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657392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 郭仙芝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到教学与教师的关系,犹如空气、水与人的关系一样,须臾不可分离。思想政治课教学,它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渐领悟到教师的高素质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性因素。在我看来,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素质应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增强自身素质的体会。一、思想品德素质献身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动力政治教师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

2、用。如果我们的工作出现偏差,整个道德体系就改变了前提和基础。我认为,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既把握着方向,又提供着动力。()政治定位。政治教师的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这一任务决定了我们在教学和教研中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即要求政治教师在大是大非、事关方向、原则和大局的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教育人,塑造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们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提高。

3、他们不仅注意对书本知识的吸收掌握,而且特别关注社会问题,如现在搞市场经济还要不要雷锋精神?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还存在腐败现象?国有企业不景气的原因何在?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选择私有制?等等。如何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支持还是阻止,这涉及到政治立场问题。如果我们回避甚至拒绝回答这些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育功能就无从谈起。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没有鲜明的观点和态度,而是对学生的种种提问一味敷衍塞责,含糊其辞,那便是玷污了政治教师的称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要敢于迎着热点问题上,善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自觉教书育人。()事业

4、定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如果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那么它仅仅是人们得以谋生的一项工作;而作为事业,它则是一个人精神的寄托,是人们一生执著追求并甘愿为之献身的目标。时下,教师待遇较低,加之社会上一些人对教育还存在某些偏见,对教师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因此,部分教师只把教育工作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谋生手段。这样必然对教育爱不起来,提高教学效果随之成为一句空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的教育事业兴旺与否,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能否继往开来的大事。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应时刻提醒自己:要把教师这一职业当做事业去追求,达到职业与事业

5、的一致。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热爱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才能真正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职业使人能够生活,安身立命;而事业则使人生活得有意义,安心立命。()人格定位。人格魅力是人们自身构建在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基础上,源自于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一种特别能吸引人的力量。红军长征途中,某部路过云中山时,一位同志穿着单衣冻死在一棵大树下,有的同志愤怒地要找军需处长,站在周围的同志们含泪相告,这位冻死的同志就是我们的军需处长。他把能发的东西都发给了大家,却没有给自己留下应得的一份。这是何等撼人心魄的人格力量!那么,我们应以怎样的人格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呢?教师不仅是“授业解惑

6、”者,而且更应是“传道”者。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对人还是对事,教师的处世原则、治学态度、工作作风、个人涵养都将被学生奉为楷模。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加强个人的师德修养,才能提高教育者的威信,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感染并影响学生。二、科学文化素质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事业是伟大光荣而艰巨的。若想承担起责任,要求我们必须付出长期的努力:苦练内功,完善自我,增强实力,构筑起立体化的知识结构。()要高屋建瓴,时刻站在时代高度。当前,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实践需要。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年代,信息革命的浪潮猛

7、烈冲击着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课题:怎样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驱使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站到时代的高度上去研究,去思考。如若不然,定会被时代的高速列车所抛弃,教学工作必然会脱离社会实际,必然走入歧途。()要“身怀绝技”,具有一定业务专长。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绝不是一件件能够填满东西的容器。所以,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的本领上,更体现在学生被唤醒和被激励的程度上。教师的专业水平高、功底厚,对教材烂熟于胸,运用教学方法得心应手,讲解时洒脱自如,效果自然会好。而要想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边教

8、、边研、边学,努力充实和更新业务知识,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美学等最新的知识动态吸收进来,夯实学科的“知识根基”,否则,要想征服学生,使教学受学生的欢迎,就是一句空话。()要兼收并蓄,拓宽知识面。赞可夫说得好,大范围“扩充教师的科学知识量,几乎成了提高学生知识质量和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的最重要的条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单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须有长流水。那么,如何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想关键在于一个“勤”字:勤读书、勤看报、勤学现代新知识、勤写读书笔记、勤做资料卡片。一个“勤”字将引来源源不断的“知识之活水”。()要刻苦钻研,

9、掌握精深的教育理论。一个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得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教学对象、教材、教学方法等。而研究教学对象就不能不学点青年心理学;研究教材就必须要懂得教材教法知识;研究教学方法,就得学习教育学理论。我们只有掌握了精湛的教育理论,才能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实践的自觉性,才能在教学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朴素的教学认识得以深化。总之,要达到成功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雄厚的知识实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肩负起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伟大重任。三、教学能力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教育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我不愿仅做一个教书匠,而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基于这种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努

10、力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品位。()真品,即当一名合格教师,力求不出伪劣产品。走上教育岗位后,我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努力对所教学科知识有较为系统的把握。上课内容求充实,基础知识讲落实,习题训练求扎实。由于我教学工作踏实,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精品,即当学者型教师。这正是我为之努力的。学者型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所教学科知识有相当的造诣,且已形成自己的知识观和教学思路,并能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教学艺术渐入佳境,授课条理清楚,语言简洁,富有美感。()神品,即当教育艺术家。这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教育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特色。对所教学科知识

11、有独到的见解,对整体知识能娴熟把握,并可出神入化地带领学习者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在教学中能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将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授课方法融为一体;有一定美学的理论造诣,有高格调的艺术修养。我并非已成为学者型教师或教育艺术家,但我不愿安于做一名“教书匠”。在教学实践中,我要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这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也是我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四、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投身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学工作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其付出的精力和体力是巨大的。因此,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境。()健康的身体是其他素质的载体。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素质再好也会因健康原

12、因而不能很好地工作,不能发挥其作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体育锻炼,才会有健康的体魄,才会为教学和教研注入充沛的活力,才能体会到教书育人真是“苦中有甜,乐在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具有两极性。从心理引起积极状态还是消极状态、是提高还是降低人们的活动能力看,表现为增加与减少的两极。积极心理如乐观的情绪、良好的心境,能提高人的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能量,对教学与教研有增力功能;消极的不良的心理,抑郁自卑的心理,则抑制人的能力的发挥,对教学与教研有减力功能。一个人应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境:在感到“活得真累”的时候,想到“重任在肩”;在步入“心理误区”的瞬间,善于“蓦然回首”。我深深体会到,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在教育工作中遇到困难或挫折,甚至失败,也不会气馁,依然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祖国的教育事业正在飞速发展,伟大的时代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政治教师,需要更多的学者型、专家型的政治教师。我决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在这块充满希望的教育园地里,继续辛勤耕耘,向祖国、向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