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6570883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市高一级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地理科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第135小题中,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2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人口负担系数=(14岁以下人口数65岁及其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下图为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1三个国家人口负担系数小于50%的持续时间一般为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2人口负担系数小于50%时被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C住房

3、条件差,社会不安定,环境污染严重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右图为某地区聚落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该聚落形态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山地 B平原 C交通 D河谷4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 B乙丙 C丁乙 D甲乙丙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第5题。5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A8000 B10000 C6000 D4500读右图,回答6题。6如

4、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AA曲线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BA曲线代表的国家目前城市化速度快CB曲线代表的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B曲线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据此回答第7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1和P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BP1和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C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D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都市之间高度需求而新建的下图是某城市的成长模式,据此回答第8题。8关于图中城市内部结构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A城市中心人口、工商业密度过大,弊病增多B政府在大城市周边地带修建了大量的廉价住宅

5、C经济衰退使人们移往到城市的周边的地区D由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心城市不断发展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读图回答911题。9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东 B南 C西 D北 10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B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D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11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小的是A钢铁厂 B印染厂 C化肥厂 D服装厂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常造成重大影响,例如城市化的进程便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

6、径流量的相关分析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读图回答第12题。12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A B C D13进行下列活动,最应选择水路运输的是 A从济南到乌鲁木齐参加会议 B从哈尔滨到大连旅游C从武汉将50吨大米运往上海 D将大同一批优质煤运往秦皇岛右图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读图完成1415题。14下列各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B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C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

7、 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15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未表示出来的重要因素还有水源、科技等 B政策的导向是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因素 C影响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科技水平D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16题。16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172008年6月1日开始,全国取消无偿提供购物塑料袋的主要目的是 减少生产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销售成本 降低资源消耗A B C D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根据右图和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18塑料大棚生产蔬菜主要改变的自

8、然要素是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土壤19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回答第20题。20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A有色金属冶炼厂 B计算机装配厂C甘蔗制糖厂 D采矿厂国外一公司打算在我国某地开办一生产企业,他们在四地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幅四地生产成本柱状图。据图分析回答第21题。21从生产成本考虑,该企业厂址应选择A地 B地 C地 D地 22关于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交通运输的紧张,原料地对工业区

9、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B高技术产品企业由于技术含量高,对环境质量适应强 C信息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下图表示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回答2324题。23阶段,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专业分工程度低 总体生产能力强 各企业团结协作 各企业之间联系少 A B C D24阶段与阶段相比,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环境污染减轻 原料渠道拓宽 规模效益增强 交易成本降低 A B C D分析下列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表,完成2526题。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甲86%14%20%多乙45%55%90%少25甲

10、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 种植园农业26与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A密西西比河平原 B西欧平原 C潘帕斯草原 D墨累一达令盆地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图,据图回答2729题。27图中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型仓库,最合适的位置是A B C D28为了加强乙村与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Aa Bb Cc Dd29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穿过河流 临近港湾 穿越城区 坡度太大A B C D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回答3031题。城市外缘高速铁路、公路内、中、外三环城市道路干线丙丁甲乙30从地租水平

11、看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乙丁 D丁甲乙丙31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3233题。32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33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其影响是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性别比是研究人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下图是四组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回答3435题。342000年2010年,人口性别相对较为合理的是A B C D35若图中曲线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那么造成上世纪末该地性别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B不同性别残废率不同造成的C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加工业,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D当地民俗造成的中山市高一级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地理科试卷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第3640题,共3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