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570370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五大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资料:食品安全五大要点单位:部门:日期:年月日食品安全五大要点0食物制备过程中,要清洗操作台面并保持餐厨用具的清洁0防止昆虫、老鼠及其它有害生物进入厨房接近食物2. 生熟分开0生鲜肉类、禽类和海产类食物要与其它食物分开0加工处理生鲜食物要用单独的器具,如刀、案板和其他用具0生熟食物要用不同器皿分开存放,不要生熟混放3. 完全煮熟0食物,尤其是肉、禽、蛋类和海产品要完全煮熟0炖汤、炖菜要煮沸,食物中心温度至少应达到70C :肉和禽类食 物要煮透,不能带血丝;最好使用食物温度计0菜肴再次加热要热透0炸,烤和烘制食物时不要过度烹调.以免产生有害物质4. 食物要保存在安全温度下0熟食不要在室温下存

2、放超过2小时0熟食和易腐败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C以下)0热食在食用前温度应保持在60C以上0即便在冰箱中,食物也不能储存过久0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解冻5. 确保水和食物原材科安全0饮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水0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0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物,如巴氏消毒奶等0要清洗水果和蔬菜,尤其在生吃前0不要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食品安全五要点1保持清洁0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0便后洗手0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0避免虫、鼠及其它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2生熟分开0生的肉、禽和海产品要与其它食物分开0处理生的食物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0使用器皿储存食物

3、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3做熟0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0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70C,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 而不能是淡红色的,最好使用温度计0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0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0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C以下)0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C以上)0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0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0使用安全的水或进行处理以保安全0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0选择经过加工的食品,例如经过低温消毒的牛奶0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是如果要生食0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

4、和方法采样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 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 于 0.5Kg。鉴于采样的数量和规则各有不同,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1) 液体、半流体饮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如 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行充分混匀后采样。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 干净的容器中,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2) 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 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 取有代表性样品。(3) 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 品或混合后采样。(

5、4) 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 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 不得少于10个。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 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彳丁 校验。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 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收集或采样。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 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 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从

6、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 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 方法。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 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 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可见,采样是食品分析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采样,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分析食品的 整体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在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 或带入杂质。1. 采样步骤样品通常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采集样品的步骤一般 分五步,依次如下。(1)获得检样由分析的整批

7、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成为 检样。(2)形成原始样品许多份检验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如果采 得的检验互不一致,则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做成一份原始样品,而只能 把质量相同的检样混在一起,作成若干份原始样品。(3)得到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 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4)平均样品三分将平均样品平分为三份,分别作为检验样品(供 分析检测使用)、复验样品(供复验使用)和保留样品(供备查或查用)。(5)填写采样记录采样记录要求详细填写采样的单位、地址、日 期、样品的批号、采样的条件、采样时的包装情况、采样的数量、要求 检验的项目以及采样人等资料。2. 采样的一般方

8、法采样通常有两种方法: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随机抽样是按照随 机的原则,从分析的整批物料中抽取出一部分样品。随机抽样时,要求 使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都有被抽到的机会。代表性取样则是用系统抽样 法进行采样,即已经掌握了样品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规律,按 照这个规律采取样品,从而使采集到的样品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 质量,如对整批物料进行分层取样、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取样、定期 从货架上采取陈列不同时间的食品的取样等。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随机抽样可以避免人为的倾向性,但是,在有 些情况下,如难以混匀的食品(如黏稠液体、蔬菜等)的采样,仅仅使 用随机抽样法是不行的,不如结合代表性取样,从有代表性的

9、各个部分 分别取样。因此,采样通常采用随机抽样与代表性取样相结合的方式。3. 采样数量食品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通常取决于两个方面:采样的方法 是否正确;采样的数量是否得当。因此,从整批食品中采取样品时, 通常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确定采样的数量,应考虑分析项目的要求、分 析方法的要求和被分析物的均匀程度三个因素。一般平均样品的数量不 少于全部检验项目的四倍;检验样品、复验样品和保留样品一般每份数 量不少于0.5Kg。检验掺伪物的样品,与一般的成分分析的样品不同, 分析项目事先不明确,属于捕捉性分析,因此,相对来讲,取样数量要 多一些。4. 米样的注意事项(1)一切采样工具(如采样器、容器、包装纸

10、等)都应清洁、干 燥、无异味,不应将任何杂质带入样品中。例如,作3,4-苯并芘测定 的样品不可用石蜡封瓶口或用蜡纸包,因为有的石蜡含有3, 4-苯并芘; 检测微量和超微量元素时,要对容器进行预处理;作锌测定的样品不能 用含锌的橡皮膏封口;作汞测定的样品不能使用橡皮塞;供微生物检验 用的样品,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2)设法保持样品原有微生物状况和理化指标,在进行检测之前 样品不得被污染,不得发生变化。例如,作黄曲霉毒素B1测定的样品, 要避免阳光、紫外灯照射,以免黄曲霉毒素B1发生分解。(3)感官性质极不相同的样品,切不可混在一起,应另行包装, 并注明其性质。(4)样品采集完后,应在4h之内迅速送往检测室进行分析检测, 以免发生变化。(5)盛装样品的器具上要贴牢标签,注明样品名称、采样地点、 采样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析项目及采样人。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载修改即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