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653329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原理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2(测验2)题目1填空题01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实行的原则是按快乐行事题目2填空题02“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是纲要中语言领域教育的目标之一。题目3填空题03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交互作用题目4填空题04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会与完善社会的人来看,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与关键。题目5填空题05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题目6填空题06幼儿美育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各种审美途径

2、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题目7填空题07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消化的主动反映能力。题目8填空题08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功能特点有:价值规范性,普遍性,结果导向性和可分析性题目9填空题09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遗传、环境、学前教育和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题目10填空题10学前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确定的关于学前期儿童发展及其培养目标的总要求。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学前期儿童的要求,是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学前教育目标、确定学前教育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方法、评价学前教育效

3、果的基本依据题目11填空题11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系来看,活动教育目标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目标要素。题目12填空题12品德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部分。题目13简答题0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各领域的目标。答:(1)健康领域目标:第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第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第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2)语言领域的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

4、,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3)社会领域目标:第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第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第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第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第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4)科学领域目标:第一,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第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第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第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5)艺术领域

5、目标:第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第二,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第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题目14简答题02.什么是儿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儿童发展是指06、7周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其特征包括: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个别差异、具有“关键期”。题目15简答题03.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答:体育的基本原则:1)全面发展的原则,2)安全原则,3)趣味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智育的基本原则:1)直观性原则,2)“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

6、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德育的基本原则:1)情感互动的原则,2)正面引导原则,3)实践练习原则,4)连续一致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美育的基本原则:1)情感体验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题目16简答题04.概括儿童观的演变过程。答:儿童观的形成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儿童观。(1)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2)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3)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4)启蒙运动时期的儿

7、童观,从洛克、裴斯泰洛奇、卢梭、蒙台梭利、杜威,儿童地位逐步上升,儿童中心观逐步确立。(5)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财产,儿童是投资,“国”本位、“家”本位、“神”本位和“人”本位的儿童观。题目17简答题05.简述儿童权利的含义、意义。答:儿童权利的含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存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生命权、健康权和接受医疗关怀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有接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获得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指儿童有参加家庭、社会和各种文化生活,并就与其发展有关的事项提出自己的的权利;四是受保护权,每个儿童都有免受歧视、虐待和忽略的权利,孤儿、难民

8、中的儿童等处境不利的儿童应受到特殊保护。(2)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教师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安全事项,并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3)违背了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爱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4)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过程,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敢、拼搏、合作、进取等意志品质。在孩子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