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中真的有孩子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53234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眼中真的有孩子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们眼中真的有孩子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们眼中真的有孩子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们眼中真的有孩子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眼中真的有孩子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眼中真的有孩子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眼中真的有孩子吗?“我们眼中真的有孩子吗?”在近日举行的第38期教育之春沙龙上,北京市新源西里小学校长梁松梅的这个提问,直接指向塑造孩子心灵的教育事业,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思。27年来,新源西里小学进行了一项探索,即在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之间探索融合教育,不仅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上取得成果,更是在普通儿童的教育上有了不同以往的心得,从而形成了“无论普教还是特教,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个性化支持”的教育理念。新源西里小学的实践引起参加教育之春沙龙专家学者的关注,面对困扰着教育界多年的问题,比如“应试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等等,他们认为,我们的教育必

2、须告别“标准件”、“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让我们睁大眼睛,用心、用爱、用真情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眼中有孩子,就要看到他们的个性差异“每个孩子都有个性,这是由他们先天和后天影响形成的独特性,包括不同的认知特征、兴趣爱好、欲望要求、价值取向、创造才能潜能,个性影响孩子千差万别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共性,忽视甚至抹煞个性,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连考试都是标准化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标准件,造成严重的后果。”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说。要看到孩子们的个性,就要承认每个孩子是有差异的。新源西里小学现有孩子243人,其中特殊儿童66人,特殊儿童以智障、脑瘫、孤独症儿童为

3、主。融合教育就是让新入学的特殊儿童在特教班学习和培训一段时间,视其个体情况,让其进入普通儿童的班里进行随班就读,目前该校有8名特殊儿童全天在普通班随班就读。别小看这小小的数字“8”,却撬动了教师的价值观。“特教学生的加入,让我们的教学变得不那么随心所欲了。”该校普教部主任刘继红说,“我们老师必须跳出教书的圈子,观察这些孩子需要怎样学,结果发现有的孩子需要看听结合才能记得牢,有的孩子在操场上跑两圈以后才能乖乖上课。而当我们老师把教育这些孩子的心得,用在普通孩子身上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也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长久以来,我们习惯性地认为算不了什么。”“的确,我们发现普通孩子的差异更容易被淡化、被误解

4、,学习的压力降低了他们的动机和兴趣,他们需要提示和指导的内容更容易被教师所忽略。”该校特教部主任朱振云说,“学困生的存在更说明了这一点。作为一个特教人,走进普通教育,我发现,普通孩子比特殊孩子反而学得苦得多。”有发现就得有作为,“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注意照顾差异”成为该校老师的共识,那些经过特殊教育训练的融合教师开始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一般情况和个性特点,无论是对特殊儿童、学困生,还是优秀学生,都会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为其制定个别教育计划,例如阅读强的,老师会提供给他更多的阅读资源,学习习惯不好的,老师从写好一个字开始对孩子进行训练,从而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提优辅差。这种接纳并欣赏差异,真正做到

5、尊重每一个个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的做法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可,“我们总是大一统取中间水平,质优生得不到优先的发展,学困生跟不上。其实每个人的禀赋不同,只有充分发展他的个性,避其所短,才能使人得到充分的发展。”郭永福说。眼中有孩子,就要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八种以上的智能,但是优势智能不一样,有的先表现优势智能,有些先表现弱势智能,如果这个人先表现优势智能很合算,如果先表现弱势智能,就惨了。”中国多元智能教育协会秘书长张巨河说,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有至少一项优势智能。在新源西里小学,对学生的评价策略依据的就是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

6、只是存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好的老师就应当是这样的管理者: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从中发现美好的东西,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个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带领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梁松梅说。眼中有孩子,就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小Z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她对数学课毫无兴趣。但她的老师刘颖发现,语文课上的小Z却酷爱读书。刘老师以此为突破口,无论课上、课下,在表扬她语文读得好的同时,趁热打铁顺便讲点数学题,结果小Z在学语文越来越好的同时,对数学也有兴趣了。不仅如此,学校还鼓励每个学生看到同伴的闪光点。记者在采访有两名特殊儿童就读的普通班学生时

7、,这些学生说,他们两个特棒,一个是“计算机”,三位数乘三位数,几秒钟内就能得出答案,一个是“历史书”,知道许多他们不知道的历史知识。据了解,这两位特殊儿童,分别患有孤独症和轻度脑瘫,但他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优势智能。眼中有孩子,就要对他们心怀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他们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式也不同,而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也往往会顺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理论。“一般教师对学习成绩好,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表现出高期望,而学生在得到这样的肯定与鼓励后,就会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尊重,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而且,这些学生如果犯了错,老师也很容易原谅他们,留给他们改正的余地。”

8、梁松梅说,“但是,学习成绩差,各方面表现不突出,尤其是课堂上表现不好的学生,老师往往对他们抱有较低的期望值,态度冷漠、无情,很少用赞赏、友好的眼光去关注他们,对他们明显缺乏信心,对这些孩子来说,教育很难达到应有的目的。”在新源西里小学,融合教育已达成了共识:“对每名学生都心怀期待”。不仅老师对所有学生都寄予高期望,而且还鼓励同学之间要欣赏同伴。对每个学生都鼓励他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强项。在学校的带动下,一些家长与家庭也改变了以前的教育方式,形成了家校联动。“朱振云老师说,每个特殊的儿童都有一个神秘的世界,其实我认为,每个普通的儿童何尝不是有一个神秘的世界。”人民政协报副总编张宝川说。的确,我们真该睁大眼睛,来重新审视我们优秀的孩子。至于方法,早在两千年前孔夫子就指出来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当然,我们施行时,还可以借鉴一下新源西里小学27年如一日的热情与执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