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临床医师常见基本操作技能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53186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临床医师常见基本操作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5临床医师常见基本操作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5临床医师常见基本操作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5临床医师常见基本操作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5临床医师常见基本操作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临床医师常见基本操作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临床医师常见基本操作技能(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 临床医师常见基本操作技能手术区消毒和铺巾【目的】消灭拟作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操作方法】准备消毒用物,如皮肤上有较多油脂或胶布粘贴的残迹,可先用汽油或松节油拭去。传统方法是术者洗手后用2%3%碘酊涂擦皮肤三遍,待干后用75%酒精消毒脱碘二遍。目前消毒方法有用0.5%碘尔康溶液或1:1000苯扎溴铵溶液涂擦三遍。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可选用刺激性小、作用较持久的0.75%吡咯烷酮碘消毒。在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可用75%酒精涂擦三遍。以腹部手术为例,消毒范围至少要求上至乳头线,下至大腿上l3,两侧至腋中线。先将消毒液倒入肚脐少许,用卵圆钳夹持浸有消毒剂(2.5

2、%3%碘酊)的棉球或小纱布块,由腹部中心区开始涂擦,绕过肚脐;涂擦时不留空隙;第二、三遍都不能超出上一遍的范围。第三遍消毒完毕,翻过卵圆钳用棉球的另一侧将肚脐内的消毒液沾干。消毒完毕,换消毒液(碘伏或0.1%新洁尔灭)消毒会阴部。【注意事项】1.消毒皮肤应由手术区中心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伤口、或为肛门区手术,则应从手术区的外周涂向中央处。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回涂擦清洁处。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手术区消毒范围的确定】人体不同部位不同性质手术有不同的手术消毒区,以腹部手术胃切除术为例,手术消毒区

3、范围:上界为两侧腋窝皱褶处连线,也有为两乳头连线;下界至下肢股骨上1.3处(相当于会阴部水平线);两侧界为腋前线。颅脑手术:颈部手术:胸部手术:【铺巾】 手术区消毒后,铺无菌巾。铺巾时每块手术巾的反折部靠近切口。铺巾的顺序是:先铺铺巾者对面一侧,再铺会阴侧,再铺头侧,最后铺靠近铺巾者一侧,然后用巾钳夹住无菌巾之交叉处固定。若铺巾完毕后要修正某一铺巾只能由手术区向外移。然后再根据需要铺中单、大单,大单的头端应盖过手术架,两侧和足端部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缘30cm。【考官提醒】考试时需要说的(供操作时提醒自己并向考官背诵):洗手、戴口罩帽子,准备消毒用品,清洁皮肤,医生刷手,手持消毒钳夹住消毒纱块,

4、浸蘸适量消毒液。涂擦消毒液时应由手术中心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伤口或肛门区手术,则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皮肤。熟记手术区消毒范围,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l5cm的区域,因有手术延长切口的可能。第二、三遍消毒均不能超过上一遍的范围,消毒完毕,用消毒液擦手一次。换 药【术前准备】1.物品准备(1)治疗碗(盘)2个。有齿、无齿镊各1把或血管钳2把,探针l个,手术剪1把。(2)2%碘酊和75%酒精棉球或碘伏,生理盐水,棉球若干。引流物或根据伤口所选择的药物、敷料。(3)胶布、剪刀、汽油或松节油、棉签。必要时备酒精灯、火柴、穿刺针

5、。根据伤口需要酌情备用胸腹带或绷带。2.病人准备告知病人换药的目的,可在病房,最好在专用的换药室进行换药,病人应采取最舒服且伤口暴露最好的体位。应避免着凉,如伤口较复杂或疼痛较重,可适当给予镇痛或镇静药物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及不安。【操作步骤】换药前操作者应洗手,并戴好帽子和口罩。1.一般换方法(1)移去外层敷料,将污敷料内面向上,放在弯盘内。(2)用镊子或血管钳轻轻揭去内层敷料,如分泌物干结粘着,可用生理盐水润湿后揭下。(3)一只镊子或血管钳直接用于接触伤口,另一镊子或血管钳专用于传递换药碗中物品。(4)75%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棉球轻拭去伤口内脓液或分泌物,拭净后根据不同伤口选择

6、用药或适当安放引流物。(5)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固定,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垂直。2.缝合伤口换药(1)更换敷料:一般在缝合后第3日检查有无创面感染现象。如无感染,切口及周围皮肤消毒后用无菌纱布盖好。对有缝线脓液或缝线周围红肿者,应挑破脓头或拆除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定时换药。(2)拆线:详见后面拆线部分。3.其他伤口换药(1)浅、平、洁净伤口:用无菌盐水棉球拭去伤口渗液后,盖以凡士林纱布。(2)肉芽过度生长伤口:正常的肉芽色鲜红、致密、洁净、表面平坦。如发现肉芽色泽淡红或灰暗,表面呈粗大颗粒状,水肿发亮高于创缘,可将其剪除,再将盐水棉球拭干,压迫止血。也可用10%20%硝酸银液烧灼,再用等

7、渗盐水擦拭,若肉芽轻度水肿。可用3%5%高渗盐水湿敷。(3)脓液或分泌物较多的伤口:此类创面宜用消毒溶液湿敷,以减少脓液或分泌物。湿敷药物视创面情况而定,可用l:5000呋喃西啉或漂白粉硼酸溶液等。每天换药24次,同时可根据创面培养的不同菌种,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对于有较深脓腔或窦道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或各种有杀菌去腐作用的渗液进行冲洗,伤口内适当放引流物。(4)慢性顽固性溃疡:此类创面由于局部循环不良,营养障碍或切面早期处理不当或由于特异性感染等原因,使创面长期溃烂,久不愈合。处理此类创面时,首先找出原因,改善全身状况,局部用生肌散、青霉素等,可杀灭创面内细菌,促进肉芽生长。【注意事项】1.严

8、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凡接触伤口的物品,均须无菌。防止污染及交叉感染,各种无菌敷料从容器内取出后,不得放回,污染的敷料须放入弯盘或污物桶内,不得随便乱丢。2.换药次序先无菌伤口,后感染伤口,对特异性感染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在最后换药或指定专人负责。3.特殊感染伤口的换药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绿脓杆菌等感染伤口,换药时必须严格执行隔离技术,除必要物品外,不带其他物品,用过的器械要专门处理,敷料要焚毁或深埋。穿、脱手术衣一、准备工作1.在穿无菌手术衣前,手术人员必须洗手,并经消毒液泡手和晾干。2.无菌手术衣包事先由巡回护士打开,无菌手套亦由巡回护士备好。二、穿手术衣穿无菌手术衣穿衣前先洗手、消

9、毒。一手抓住最上面的折叠的手术衣中部,拿起,注意不要污染下面的手术衣。用双手分别提起手术衣的衣领两端,轻轻抖开手术衣,有腰带的一面向外,将手术衣略向上抛起,顺势双手同时插入袖筒,手伸向前,巡回护士在后面协助穿衣,使双手伸出袖口。身体略向前倾,使腰带悬垂离开手术衣,双手交叉提起左右腰带略向后递,由护士在身后接去后系紧。三、脱手术衣手术完毕,如有接台手术,先脱手术衣,后脱手套。由护士解开腰带后将手术衣自背部向前反折脱掉,小心使手套的腕口随之翻转于手上。先用右手将左手套扯至左手掌指部,再以左手指扯去右手手套,最后用右手指在左手掌部推下左手手套。全过程防止手部皮肤接触到手套的外面。脱下的手套如未破,则

10、不必重新刷手,只需要手臂浸泡酒精或苯扎溴铵溶液5分钟,再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如前一次手术为污染手术,不管手套是否已破,则接台手术要重新洗手。【考官提醒】考试时需要说的:任何一种洗手方法,都不能完全消灭皮肤深处的细菌,这些细菌在手术过程中逐渐移行到皮肤表面并迅速繁殖生长,故洗手之后必须穿上无菌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方可进行手术。1.在穿无菌手术衣与戴无菌手套前,手术人员必须洗手,并经消毒液泡手和晾干。无菌手术衣包事先由巡回护士打开,无菌手套亦由巡回护士备好。2.穿旋转式无菌手术衣 这是一种真正手术衣目前已在全国逐步推广。具体操作:从打开的无菌衣包内取出无菌手术衣一件,在手术间找一较空旷的地方穿

11、衣,先从衣领的两角,充分抖开手术衣,注意勿将手术衣外面对着自己。看准袖筒的入口,将衣服轻轻抛起,双手即可伸出袖口。由巡回护士在后面拉紧紧衣带,自己戴无菌手套后解开胸前左右衣带的结,再由自己穿好手术衣及戴好无菌手套的手术护士牵住手术衣右前面的一根衣带,手术者向左旋转180,将护士手中的衣带与手术衣左前面的一根衣带相互打结牢固。3.如果手术完毕,手套未破,又需连续施行另一手术时,可不用重新刷手,仅需用消毒液再浸泡或涂擦前臂。若前一次为污染手术,则连续手术前必须重新刷手。穿、脱隔离衣【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避免交叉感染。【操作步骤】穿隔离衣1.穿隔离衣前要戴好帽子、口罩,取下

12、手表,卷袖过肘,洗手。2.手持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将清洁面朝向自己将衣服向外折,露出肩袖内口,一手持衣领,另一手伸入袖内并向上抖,注意勿触及面部。一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另一手露出来。依法穿好另一袖。两手持衣领顺边缘由前向后扣好领扣,然后扣好袖口或系上袖带。从腰部向下约5cm处自一侧衣缝将隔离衣后身向前拉,见到衣边捏住,依法将另一边捏住,两手在背后将两侧衣边对齐,向一侧按压折叠,以一手按住,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腰带。3.如隔离衣衣袖过长,可将肩部纽扣扣上。穿好隔离衣,即可进行工作。脱隔离衣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塞入工作

13、服内,暴露前臂。消毒双手,从前臂至指尖顺序刷洗两分钟,清水冲洗,擦干;解开衣领;一手伸人另一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用清洁手拉袖口内的清洁面),用遮盖着的手在外面拉下另一衣袖;解开腰带,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双臂逐渐退出。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如挂在半污染区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区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挂在钩上。【注意事项】1.隔离衣长短要合适,如有破洞应补好。穿隔离衣前,准备好工作中一切需用物品,避免穿了隔离衣到清洁区取物。2.穿隔离衣时,避免接触清洁物,系领子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衣领及工作帽。穿着隔离衣,须将内面工作服完全遮盖。隔离衣内面及衣领为清洁区,穿脱时,要注意避

14、免污染。3.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4.挂隔离衣时,不使衣袖露出或衣边污染面盖过清洁面。5.隔离衣应每天更换,如有潮湿或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考官提醒】考试时需要说的:(一)穿、脱隔离衣适用范围1.进入严格隔离病区时,需穿隔离衣。2.检查、护理需特殊隔离患者,工作服可能受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体液沾染时,需穿隔离衣。3.进入易引起院内播散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病室和需要特别隔离的患者(如大面积烧伤、器官移植和早产儿等)的医护人员均需穿隔离衣。穿衣前须戴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至前臂以上并行清洁洗手。(二)操作方法1.穿衣(1)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自己将衣领向

15、外折,对齐肩缝,露出袖笼。(2)左手伸入袖内并上抖,依法穿好另一袖,两手上举,将衣袖尽量抖上。(3)两手持衣领顺边缘向后扣好领扣,然后系好袖口。(4)双手在腰带下约5cm处平行向后移动至背后,捏住身后衣服正面的边缘,两侧对齐,然后向一侧按压折叠,系好腰带。2.脱衣(1)解开腰带的活结再解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塞入工作服袖下,尽量暴露双手前臂。(2)双手于消毒液中浸泡清洗,或用含碘伏溶液浸泡5min,并用毛刷按前臂、腕部、手掌、手背、指缝、指甲、指尖顺序刷洗两分钟,再用清水冲洗3次,冲洗干净。(3)洗手后拭干,解开衣领,一手伸入另一手的衣袖口,拉下衣袖包住手,用遮盖着的手从另一袖的外面拉下包住手。(4)两手于袖内松开腰带,然后双手先后退出,手持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