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汇报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53178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科技创新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科技创新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科技创新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科技创新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科技创新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创新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技创新汇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农业科技体系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14年8月19日) 近年来,内黄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内黄奋斗目标,把农业科技体系创新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始终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突出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支持,创新服务平台,整合服务资源,着力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全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外向型农业迅速发展,为内黄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强化公益性技术服务新网

2、络各级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研究推广农业科技的主要力量。完善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是农业技术快速推广、保障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内黄县委、县政府对公益性农技推广网络建设高度重视,按照充实提高县级、加强完善乡级、延伸补充村级的总体工作思路,在经费供应、人员编制、工作场所、办公条件改善、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主体,乡镇农业服务机构为基础,村农技员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稳定增长;千方百计增加农业部门的编制,近年来先后为县、乡农业部门引进了一批专业对口大学生,招录了一批在农

3、业岗位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充实到乡镇工作;在高标准粮田内配套建设了农技推广区域站、气象信息站、地力监测点等科技项目,为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县财政每年命拿出专项资金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对高产创建完成较好的乡镇及农业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县农业部门在全县设立1000个科技示范户,建立了覆盖全县的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县主要领导经常听取农业部门关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确保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健康发展。二、发展合作性技术服务新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合作性技术服务的典型代表。由

4、于其服务方式灵活,能有效满足农民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而得到迅速发展。为鼓励、支持和引导合作社健康发展,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加强政策扶持,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培育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章程为依据、以增收为目的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截止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34家,注册资金5.6亿元,入社社员1.2万人,带动农户7.3万户,其中种植类251家、农机类75家、养殖类82家、林业类60家、其它180家。爱民、献义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

5、部级示范社;鼎盛花生、枣相情红枣、锦龙农副产品、华宇奶牛等4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服务中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我县成立的各个农机合作社在夏收和秋种时,开展大规模的跨区作业,一大批新型农业机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又如内黄县鼎盛花生专业合作社,采取“基地农户”模式,与社员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保障机制,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模式、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统一价格,在产前、产中、产后为社员提供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病虫害防治和品种推广改良等系列化服务,有效促进了花生产业的快速发

6、展。三、提升市场性技术服务新平台近年来,我县注重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充分发挥涉农龙头企业的服务主体作用,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市场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农业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县政府支持星河油脂、宋都老倔厨、乐比乐饮品等龙头企业,紧紧依托农业部门的科技力量,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推广机构和队伍,提升龙头企业的科技服务能力,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公司+市场+家庭农场等方式,使龙头企业和生产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向农户、家庭农场提供科技指导、订单销售、信息等全方位服务。四、健全技术服务新机制县农业部门

7、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逐步形成了健全稳定的技术服务新机制。一是以粮油高产创建为载体,建立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推广机制。县农业部门大力实施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在全县建立小麦、玉米、花生高产创建示范方7万多亩,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实行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安排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良种良法配套率、关键技术到位率均达到100%。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精量播种等技术,玉米一密四改、种肥同播一体机、适时晚收等技术,花生减粒增穴、机械化收打等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特别是花生种肥同播技术、起垄播种除草施肥覆膜破膜一体化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技术、有机肥和黑色可降解地膜使用技术全

8、面普及,粮油生产水平显著提升。今年夏粮实现了历史性大丰收,小麦单产和总产再创新高,实现了十二连增。2013年内黄花生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我县被中国特产协会授予“中国花生之乡”称号,10万亩花生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国家级花生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二是以新品种展示为载体,建立良种推广机制。近年来,我县农业部门把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作为良种推广的重要手段。每年引进试验新品种100多个,建立新品种试验展示田1000多亩,展示品种50多个;新品种观摩示范田2万多亩,示范品种20多个。每年在关键季节组织召开县、乡、村现场观摩会20多次,观摩群众达到2万人次以上。通过示范、展示、现场观摩及培训

9、,周麦26、周麦27、屯玉808、豫花9326等新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三是以测土配肥为载体,建立施肥技术推广机制。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44个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网点数据库和5个国家长期地力监测点数据库,依托河南农业大学,建立了一整套施肥指标体系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系统。研究制定了适合我县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肥料配方8个,在全县各村上墙公布,并将数据输入分布在全县肥料销售网点的电子触摸一体机内,大大方便了农民对测土配方技术的了解,有效解决了施肥技术“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技术服务网点410个,每年推广配方肥40万亩以上。以农业部门为桥梁和媒介,实现农民与肥料企业供需互动。四是以植保合作

10、社为载体,建立病虫害统防统治机制。创新防治体制,建立植保专业合作社28个,成立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队32个,设立病虫害测报网点10个。创新防治手段,为统防统治专业队配备防治设备900余台套,示范飞机防治,每年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5万余亩,带动全县开展统防统治面积60万亩次。创新防治技术,大力推广绿色防控,设立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260台,防控面积7000余亩;示范“生物导弹”毒蜂杀虫卡1.2万枚。五是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载体,建立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机制。从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

11、入手,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全省放心菜工程总结表彰暨现场观摩会在我县顺利召开,河南省唯一一家蔬菜质量检测中心落户内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充分发挥县检测中心、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推广区域服务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员和市场准入农残速测室作用,初步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信息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目前,全县有各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21个,监管人员625人。“三品一标”认证个数达到22个。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21个,面积38万亩。

12、2013年对全县农产品实施抽样检测1580个,合格率达到99.6%,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六是以百名科技人员包百乡活动为载体,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责任机制。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活动,建立技术服务的长效机制,实行技术人员直接到村、技术培训直接到户、技术指导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四直接”一线工作法,实行业务单位包高标准粮田建设、包高产创建示范区、包测土配方施肥综合示范区、包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基地、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包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技术人员包村、包户、包地块,责任到人、目标到人、考核到人,进一步强化各级农业技术人员的群众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群众提供植保、种子、土肥、田间管理、信息等“套餐”服务,实现与农民群众的“无缝对接”。五、打造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服务新高地2013年年底,县委、县政府规划了面积约3万亩、20平方公里的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园区入驻项目7个,园区框架已经拉开。为进一步提升园区品位和档次,县财政筹资200万元,聘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编制园区规划。园区规划将按照创意要新,定位要高、品位要高,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即“一新两高三融合”的总体要求进行编制。努力将园区打造成内黄县区位最佳、生态最优、品位最高,集观光、旅游、采摘、休闲、科普示范为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新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