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天气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53117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东天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梁东天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梁东天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梁东天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梁东天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梁东天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东天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东天气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发表的汇报指出,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7个月上涨,今年1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达231点,创历史新高。 异常天气正在成为引发粮食担忧的一个关键原因。最近数月,全球多地频发暴风雪、洪涝、干旱等自然灾难,严重影响多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中国华北黄淮旱情至今仍在连续发展,据农业部数据,截至4日,河北等八省冬小麦受旱9611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51。国际上,美国中西部地域作为粮食主产区,近期遭遇严寒暴雪,严重影响冬小麦生长。阿根廷则经受大旱,澳大利亚受到强飓风“雅斯”的攻击极端天气频发,市场担忧业已显现,国际粮价大涨,资金纷纷“屯兵”农产品市场。教授指出,尽管目前资金“屯兵”农产品

2、也是基础面的推进,并不改变市场的趋势,但需警惕的是,资金也可能推进价格的暴涨暴跌,从而对农产品价格深入上涨形成“推力”。异常天气绷紧农产品市场神经荷兰合作银行的分析师在年度展望中指出,因为很多农产品的基础面失衡,全球农产品库存在2021年已靠近历史最低水平,尽管现在玉米、大豆和小麦看起来供给仍充分,但伴随新兴市场需求的增加,在2021年,农业主产区的天气必需足够理想,才能帮助市场重新补充库存,阻止粮价飙升到前期的高点。然而进入2021年,异常天气并未伴随2021年远去。1月份,南半球农业产品出口国遭遇极端天气的攻击,关键大豆出口国巴西和阿根廷分别遭受洪灾和旱灾,可谓“二分之一是海水、二分之一是

3、火焰”。在我国,北方连续干旱仍然未能迎来有效降水。去年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连续偏少,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八省部分地域旱象露头并连续发展。受旱地域小麦马上陆续进入返青期,需水量将显著增加,而旱情可能快速发展,对小麦返青生长和分蘖极为不利,将对夏粮生产组成严重威胁。农业部4日已开启抗旱二级应急响应。在分析人士看来,异常天气使得市场对农产品供给担心的担忧“雪上加霜”。荷兰合作银行已相继下调了阿根廷玉米及大豆产量的预估。国泰君安分析师秦军也认为,南美连续的灾难天气将对大豆价格形成支撑。“作为世界关键的大豆出口国,巴西、阿根廷累计出口大豆约占全世界大豆出口额的42,在世界

4、大豆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此同时,尽管1月份天气改变对我国大宗农产品生产影响甚微,但包含小麦、稻谷和豆粕等农产品价格全部回到了以前的高位。“在2021年农产品良好表现和近期美国农业部估计全球农产品供求相对偏紧的支撑下,极端天气从心理层面提升了大家对未来农产品的涨价预期。”秦军说。资金“屯兵”农产品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粮忧”预期的连续发酵,农产品市场量价齐升。数据显示,1月份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期货上涨了近5,同时持仓量也在5个月来首次大幅增加。春节长假前,12个合约的持仓量仍较前30天增加了4万多手,总持仓量达成14万手左右,和去年7月份开始强麦期货开启涨势的态势一致。当初,强麦期货两个

5、月上涨了近9,而持仓量同期则大幅增加了近15万手。和此同时,包含棉花、橡胶和白糖等众多农产品价格也全部回到了前期的高位,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期货在去年11月份调控持仓量降低后也连续两个月回升,在1月份一度增持了9万手,持仓总量超出30万手。实际上,相对于我国市场的“被动”跟涨,国际市场的涨势更为凌厉。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显示,1月10日1月14日当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最近期货合约收盘价周平均每吨为247美元,国际食糖理事会原糖价格周平均每吨为653美元,和上年同期相比,价格涨幅分别高达61和15。检测品种中涨幅最大的棉花价格同比上涨则高达116。来自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也显示,包含大

6、豆、小麦等关键农产品期货期权的基金持仓也达成历史的高位。中粮粮油有限企业总经理助理费忠海表示,因为国际市场流动性仍然宽松,增强了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在全球天气情况不佳、灾难频发的背景下,作为市场风向标的商品市场基金不停布局处于价值洼地的农产品,形成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基础。教授指出,即使目前资金“屯兵”农产品也是基础面的推进,并不改变市场的趋势,但需要警惕的是,资金也可能推进价格的暴涨暴跌,从而对农产品价格深入上涨形成“推力”。影响中国粮价的三原因在教授看来,中国农业在成功处理吃饭问题后,“三农”正在经历一次迈向纵深的跳跃。眼下,影响粮价的三重原因不能不察。其一,伴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我国农

7、业生产的资本介入,成本上升已成为推进农产品涨价的主要原因。瑞银亚洲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以前在上海表示,中国现在正在走过“刘易斯拐点”,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逐步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速度超出劳动力供给增加的速度,需要提升工资才能保持劳动力供给得到满足的转折点。“城市人工成本上升,对应的是农业人工的机会成本上涨。”其二,粮食增产也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十一五”期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连续四年超出1万亿斤。但记者采访的部分教授指出,关键增产的地域几乎全部来自北方,而北方是中国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域,在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域,伴随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紧,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锐

8、降,包含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全部连续流出农业。其三,中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亦在逐步升级,民众对于饮食的需求逐步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未来民众将更多消费禽、蛋和肉等,而降低对原粮的消费。”中信建投证券的研究认为,对比发达国家食品消费历史,同时参考中国二元结构的经济,现在中国食品消费总体上已处于普及的后期阶段和升级的初级阶段。荷兰合作银行全球肉类和饲料部主任杰罗姆莱夫拉尔以前在上海接收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因为禽、蛋和肉等制品将会消耗更多的原粮饲料,未来饲料的缺口很可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已未雨绸缪,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一号文件62年来首次聚焦水利。在部分教授看来,农业将会连续受到高度重视,加上我国粮食的库存消费比处于高位,现在国际市场上炒作的“中国原因”不会成为“中国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