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预防知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531123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的预防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艾滋病的预防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艾滋病的预防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的预防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的预防、艾滋病的发现和流行状况1、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彻 底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艾滋病的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是艾滋病英文名的缩写。艾滋病是译音。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不断破坏人体 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2、艾滋病病毒有哪些主要特点?(1) 主要攻击机体的T淋巴细胞;(2) 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就与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 除;(3) 病毒基因多变;(4) 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 状者的脑组织中,尤以血

2、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的浓度高唾液、尿液也可能 有少量存在。(5) 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均可对艾滋病病毒有效;(6) 感染者潜伏期长,病死率高;(7) 病毒基因组比已知的任何逆转录病毒基因都复杂。二、艾滋病的传播1、全球艾滋病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自1981年美国洛杉矶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开始在全世界迅速流行。科学 研究表明,艾滋病在当今世界各地迅猛传播,并不是艾滋病病毒突然变得强大了, 而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在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1) 在同性恋人群中迅速传播;(2) 广泛的世界性旅行,带病毒者很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 地方;(3) 静脉吸毒者大量增加;(4) 输血需求

3、者增加;(5) 人群的城乡流动频繁;(6) 卖淫、嫖娼数量增加,性乱行为增加。2、艾滋病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种: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异性间性接触传播是世界艾滋病病毒播散的主要方式,全球因异性性行为感染艾 滋病病毒的人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70%。当初以同性恋和静脉吸毒传播为主的欧 美国家和外来输入为主的亚洲,现今艾滋病病毒传播正在或已经转为以异性间性 传播为主。由于特殊因素,我国的情况与全球,特别是与我们周边国家以异性性 接触传播为主的传播模式有所不同,通过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占全部 报告数的70%,但当传染源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最终同样会转到异性性传播为主

4、的传播模式上来,这是世界艾滋病流行的普遍规律,我国也不会例外。血液传播: 如果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血液制品或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或 针头,都有传播的危险。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育龄妇女在怀孕期、分 娩期或哺乳期时,可以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3、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哪些体液中?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 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艾滋病病毒也存在于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但是存在的数量很少, 一般不足以导致艾滋病的传播。4、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能长时间存活吗?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

5、数 天0高温、干燥及常用消毒药品如漂白粉、酒精等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5、输入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阴性的血液是否还有传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一般来讲,输入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的血,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但是由于 目前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有局限性,病毒感染人休后,一般需要2周至3个月才能 产生足够数量的抗体,从而被临床检验方法检测出来。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血液 中能够检测出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如果已感染艾滋病 病毒而恰逢在窗口期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可能呈现阴性,但其血液 中已有病毒,可以传播给别人,遇到这情况的几率是极少的。6、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孕妇采取什么方法可降低婴儿感染艾滋病病

6、毒的危险 性?如果HIV阳性的妇女坚持怀孕,一定要先到有艾滋病治疗经验的医院或母婴保健 机构咨询后再受孕,以使这种母婴传播的几率降到最低。具体措施包括:孕期服 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具体的药物和服药的时间由专业医生提供;选择性剖腹产 或产道消毒;避免母乳喂养,婴儿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应用以及婴儿的追踪和观 察。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使这种危险降到2%。7、艾滋病能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吗?下述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1)-般性的身体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同吃同饮;(4) 共用厕所和浴室;(5) 使用共同的办公用具、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6) 上同一所学校。8、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子体内繁殖和发育,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蚊子叮咬可传播艾滋 病病毒,艾滋病不是昆虫传播的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