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653105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摘要:土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直接受到土地生产力影响,由此开展 的水土保持在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均能够发挥 积极作用。将生态修复工作贯彻于建设施工及后续使用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实际 修复过程中,还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指定合理、适应性更强的修复计划,辅之 以有效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同时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切实有效的 工作计划,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打造一支水平更高的专业团队,为水 土保持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促进中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的共同发展。关键词: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措施引言随着社会的

2、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愈发的重视,环境保护部门正全方 位的开展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在深入贯彻治理与修复过程中,还充分尊重生 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自然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 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1水土流失的概述1.1特点我国地域辽阔,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地势,其中包含山地、丘陵、高原、沙漠、 冰川、石山等多种多样的地势,相对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存在一定的特 殊性,大部分地区存在相应的水土流失现象,具有较大的分布面积。水土流失包 含水、风和冻融等对多种多样的侵蚀形式,同时具有滑坡和泥石流等多种复杂类 型的相互交错,情况比较严重。另外,

3、我国水土流失主要是坡耕地水利侵蚀、沟 道重力侵蚀,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大大降低了土地自 身的生产力和自然的自净能力。我国工业和城市化逐渐加快,不断扩大了各项基 础设施建设工程规模,增加了工程数量,对原始地貌和植被产生严重损坏,出现 大量的废弃土和废渣,对水资源产生巨大污染。1.2危害自然生态环境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对水和土地资源产生较大的破坏。水土流 失能够转变土壤自身的肥力和各项性质,造成土壤丧失完整性,逐渐呈现出沟壑 纵横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土地涵养水资源的功能,进而农作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 中不能有效的从土壤中吸取足够的养分和水分,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农 户产生严重

4、的经济损失。土地资源自身的性能逐渐被削弱,造成水资源呈现出减 少的趋势,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土壤沙化的现象导致植 被不能正常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表水流,减少地下水资源,破坏了水资 源的平衡,对粮食的生长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对农业经济健康发展产 生严重影响。水土流失就是对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破坏,进而导致农业、畜牧业经 济不能得到良好发展,同时增加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给人们的生活和农 业发展带来严重灾难。2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的优化作用2.1提高植被覆盖率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进行生态修复以后,当地的植物覆盖率得到了显著 的提升,而且大多数的植被覆盖率都在原有的

5、基础上提升了 35成,这对于任 何城市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突破。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不仅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环境 的作用,还能够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极大程度改善生态环境对农业产生的消极影 响,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切实提高城市植被的覆盖率,还 能够有效降低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压力,切实提高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进一步优 化城市生态环境,进而减少水土流失问题出现。2.2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采取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问题,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 生态环境,还能够促进经济水平进一步发展,针对一些水土流失相对比较严重地 区,当地动植物都比较缺乏,生态系统也非常脆弱,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快速 发展

6、。利用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切实提高生态系统的自 我调节能力,还能够有效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为当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促 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3增加区域的储水能力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能够切实提高区域范围内的蓄水能力, 提高该地区的洪水抵抗能力。进行生态修复的时候,植被和土壤会产生相互作用, 形成强大的蓄水功能,切实提高土壤对水的涵养能力,能够有效保护该地区的土 壤和植被。2.4推动生态修复领域的发展通过加大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能够更加及时掌握各种先进的技术手 段,真正实现生态修复技术的创新。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 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

7、在国际上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切实提高我国生态修复技 术手段。3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措施3.1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因地制宜的进行植树造林活动,提高植被覆盖面积。林冠可储存除蒸发外剩 下的水分,渗透到土地之中成为地下水;树冠可缓冲降雨对地面的冲击力,防止 水土流失;树木的落叶飘落可在地面形成一层腐殖层,腐殖层能够起到储蓄降水、 减弱洪峰、延缓径流的作用,就像是一块大海绵。3.2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过度开发土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停止耕种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 沙漠化的农田。大力开发建设水资源、大力发展坝地、川地及缓坡梯田,逐渐打 造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的田地。3.3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各级政府可加大

8、水土流失的宣传和监督力度,设立相关补贴政策,适当的对 退耕还林人员给予补贴或奖励,鼓励人们积极主动的缩减农业农地,适当减少土 地开发,全面整顿市场,提高群众水土流失防治意识。3.4重视对种植土的保护土壤的质量决定着生态修复的实际效果,因此,生态修复目的的实现,根本 要点在于对土壤的保护及被破坏土壤的修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运用到开 挖弃渣等传统粗放型施工手段,这些施工手段对土壤植被的破坏力毋庸置疑。在 施工后将废渣重新填回,可能导致土壤水分、养分下降,从而导致很多种植物无 法种植和生长,为水土流失等问题埋下严重隐患。因此,需加强对植被及土壤的 保护与善后工作的重视。在保护方面,应尽量避开植

9、被覆盖区,尽量选择对植被 及土壤破坏较小的技术,在善后方面,需做好土壤回填的优化工作,不可将废渣 直接进行回填。3.5科学编制修复计划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水域差异较为显著,不同地区间的水土流失也存在不 同表现形式,因此水利工程水土流失修复计划编制需结合实际情况,以此结合生 态修复技术和区域特点,保证计划设计与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还需要 区别水土流失种类,科学应用各类技术手段,遵循因地制宜策略,以此基于生态 学原理充分发挥生态修复技术的效用,保证草本、灌木、乔木植物能够有效结合 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作用,通过层次分明生态系统的建设,即可促进经济、社 会、生态的和谐发展。3.6健全水土保持

10、监管体系为科学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应结合实际情况推进水土保持监管体系的建立健 全,以此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在具体实践中,需重点检查主干河流, 强化监管网络建设,以此实现科学高效监测平台的建设,水土保持监管效率和有 效性可由此更好得到保障。监管体系应涉及植物、水土、温度、降雨量等内容, 结合明确建立的奖惩制度,即可规避监督不到位问题,更好为水土保持工作中生 态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支持。结束语水土流失治理是生态修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具体实施生态修复过程 中,应全方位认识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需进一步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的技术人 员,组建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环保队伍,对区域生态开展细致的调查和分

11、析,制 定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护和治理措施,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等开展水土流失 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工作,为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参考文献1 李力.简论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吉林农业,2019(17):43.2 董碧阳.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 息,2019(16):40+45.3 贾志峰.水土保持对生态修复建设的作用及有力措施J.地产, 2019(15):20.4 吴玫.水土保持对生态修复建设的作用及措施J.吉林农业, 2019(13):48.5 王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30(12):4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