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新品种苏薯27的选育及轻简化种植技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53016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薯新品种苏薯27的选育及轻简化种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甘薯新品种苏薯27的选育及轻简化种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甘薯新品种苏薯27的选育及轻简化种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甘薯新品种苏薯27的选育及轻简化种植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薯新品种苏薯27的选育及轻简化种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薯新品种苏薯27的选育及轻简化种植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薯新品种苏薯27的选育及轻简化种植技术程润东, 王勇, 曾燕楠, 张礼浩, 王庆南*(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6)摘要:苏薯27是以苏薯8号为母本,黄心及紫心食用品种为父本,进行混合授粉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大薯型高产食用甘薯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定名。本文介绍了苏薯27的选育过程、产量、农艺性状及适合丘陵地区生产的轻简化种植技术。关键词: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也是丘陵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鲜食甘薯在南京地区具有栽培传统习惯1 ,但近年来,种植环境正在改变,种植田块从传统的干旱贫瘠的岗坡地、石边

2、地,变成设施大棚、坡地苗木套作地或水稻田;种植用途也在改变,从割藤喂猪、羊,薯块饲用、蒸煮食用为主,变成了以烘烤、蒸煮食用及薯泥加工等用途为主,兼作奶牛、鸡、猪饲料或采收叶柄食用等用途2。种植效益也在提高,目前种植优质黄心甘薯或食用紫心甘薯品种,可达42000元/ hm252500元/ hm23。但随着劳力向城市转移,人工等生产成本的增加,轻简化栽培成为了甘薯产业化、规模化种植的前提,项目组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及项目要求,进行了适合轻简化栽培的甘薯新品种选育工作,其中,苏薯27(原系号南京M6-76)以薯块大而整齐,适合机械化收获,同时能满足市场烘烤等特点而入选。本文介绍了苏薯27的选育过程、产量

3、、农艺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苏薯27产业化生产提供依据。1选育过程 苏薯27是2005年以苏薯8号为母本,混合授粉选育而成。2005年收获了380粒杂交种子,2006年杂交实生苗圃中选出单株,单株重2.15kg。其特点是结薯大而集中,薯皮光滑,淡黄心,干率中等,编号“南京M6-76”。2007-2008年在南京禄口街道金陵绿谷进行了繁殖,及株系比较鉴定,结薯整齐,产量高,单株平均达到1kg以上。2009年在南京市农科所内进行了重复比较试验,结薯整齐,产量达42285 kg/ hm2。20102013年,在溧水洪蓝及江宁横溪街道,进行小范围示范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32014年,参加

4、了江苏省甘薯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2015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苏鉴薯201504,定名苏薯27。其选育过程见图1。2005年 苏薯8号混合授粉 2006年 选出实生苗单株编号 南京M6-76 2007-2008年 多重复株系鉴定 2009年 所内比较试验2010-2012年 所内比较试验及异地鉴定2013年 江苏省区域试验 2014年 江苏省区域试验2015年 江苏省生产试验 2产量表现2.1 品种重复比较试验苏薯27在南京市农科所内进行了重复比较试验,2006年单株产量为2.15 kg 、2007年20株3次重复折合产量53280 kg/

5、hm2 、2008年60株3次重复折合产量47340 kg/ hm2 、2009年100株3次重复折合产量42285 kg/ hm2 、2010年100株5次重复折合产量50610 kg/ hm2 、2011年100株5次重复折合产量45465kg/ hm2 、2012年100株5次重复折合产量52245kg/ hm2 ,2007-2012年连续6年试验结果,鲜薯产量42285-53280 kg/ hm2。2.2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苏薯27于20132014年参加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2013年平均鲜薯产量为36972.15 kg/ hm2,比对照 品种苏渝303增产21.84%,增产极显

6、著,列参试品种第2位;薯干产量8404.2 kg/ hm2,比对照 品种苏渝303增产7.74%,增产极显著,列参试品种第6位,平均烘干率为22.73%,比对照 品种苏渝303低3.09个百分点。2014平均鲜薯产量为34976.55 kg/h m2,比对照 品种苏渝303增产13.12%,增产极显著,列参试品种第3位,薯干平均产量7772.1kg/ hm2,比对照 品种苏渝303减产1.92%,减产不显著,列参试品种第5位,平均烘干率为22.25%,比对照 品种苏渝303低3.4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鲜薯产量为35974.35kg/ hm2,比对照 品种苏渝303增产12.55%,两年平均薯干

7、产量为8088.15 kg/ hm2,比对照 品种苏渝303减产1.39%。两年平均烘干率为22.49%,比对照 品种苏渝303低3.25个百分点。2.3江苏省甘薯品种生产试验苏薯27于2015参加江苏省甘薯品种生产试验。根据句容、涟水、泰兴、赣榆4个生产试验点结果,平均鲜薯产量为32514.3 kg/ hm2,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19.57%,4个试点3个试点表现为增产,1个试点表现为减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4个试点的薯干平均产量为7476.9 kg hm2,平均比对照品种苏渝303增产4.76%,4个试点1个试点表现为增产,3个试点表现为减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平均烘干率22.90%,

8、比苏渝303低3.23个百分点。3 特征特性3.1形态特征特性苏薯27顶叶色绿色带褐边,叶色绿色,叶脉紫色,叶形心形或心形带齿,茎蔓半直立,薯蔓较短,单株平均结薯数为4.3个,薯形纺锤形,大中薯率高。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熟食品质较好,萌芽性较好。3.2抗病性 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农科院粮食所抗病性鉴定,苏薯27中抗黑斑病,中抗茎线虫病,不抗根腐病。4轻简化栽培技术4.1育苗苏薯27萌芽性好,出苗量较多,排种量以鲜薯15公斤/平方米左右为宜,一般3月中旬排种,采用薄膜覆盖温床育苗。4.2.起垄大田起垄前撒施基肥,包括高效含硫复合肥750kg/ hm2、硫酸钾150-225kg/ hm2。

9、用开沟式起垄机械进行甘薯起垄,垄高35-40cm,垄宽100-110cm,株距1622 cm,栽培密度50000-53000株/ hm2。4.3田间管理薯苗一般选择雨天栽插,如果晴天栽插,需浇透水,并在3d内复水保湿。生长期保特田间排水畅通。4. 4病虫草害防治4.4.1病害防治该品种不抗根腐病,故不宜在根腐病病区种植。在种薯贮藏和育苗时,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喷洒预防普通病害。4.4.2虫害防治由于甘薯再生能力强,虫害对产量一般不会有较大影响,但在虫害发生严重时或地下薯块用做商品鲜薯生产时需进行虫害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六月中旬用辛硫磷600倍水溶液滴注基部。斜纹夜蛾幼虫大量发生时,可用甲维

10、盐,每亩10克兑水喷雾。蚱蜢蝗虫大量发生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每亩100克喷雾。4. 4.3基于免去中耕环节的草害防治传统栽培技术中,中耕的作用是在除草同时,通过拥土增加垄高,但机械化起垄后,生长期薯垄垮塌不明显,不需要扶垄,因此,可免去中耕环节。草害防除主要是起垄后喷撒百草枯、乙草胺1000倍混合液进行地表封闭,生长中后期可用精禾草克等除草剂进行单子叶杂草防除,然后人工清除剩余杂草。4. 5 机械化收获苏薯27正常收获期为11月初,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田间长势提前收获。由于苏薯27薯形纺锤形,薯块较大,大中薯率高,丘陵地区可以采用手扶拖拉机带专用收获犁尖将薯垄破开,薯块滚落二边,再人工收

11、拾,这种犁垄收获方式漏耕,淹埋较少,基本不用人工补挖,每天可收获0.40.7hm2,相当于1520个挖掘人工。平原地区一般采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专用收获机械完成机械化收获。5应用苏薯27薯肉淡黄色,烤后呈金黄色,带有焦糖味,口感较好,较适宜于丘陵岗地作烘烤甘薯或饲料栽培,由于薯块呈纺锤形,大而整齐,可用于机械化、轻简化生产。茎叶粗壮,在苏南地区因食用习惯,可用于采收叶柄销售,亩效益可增加1500元以上。就品种适应性看,可在江苏及长江流域气候相似地区种植。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143515-2。作者简介:程润东(1982通信作者:王庆南,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甘薯育种及栽培研究。E-mail:。 通讯地址: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4-1号604室。邮编:210018参考文献:1程润东,佘义斌,周影,等.甘薯新品种苏薯19号的选育及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103-1042 王庆南,俞春涛,戎新祥.特色甘薯M.江苏科技出版社,2008,12:53-87.3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等.食用甘薯新品种苏薯1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104-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