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讲学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530162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机械运动讲学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讲学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讲学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讲学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讲学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机械运动讲学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机械运动讲学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关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讲学稿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主备人:柳赟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姓名:_ 班级:_教学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体验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重 难点: 掌握长度和时间两种测量方法。学前准备:1. 物理学中为什么要进行测量?2. 说出我们常用的测量仪器或工具。3. 说出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4. 长度的测量工具有哪些? 5. 说出时间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6 .说出常用的时间测量工具?7. 什么叫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是什么?探究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1.

2、 观察刻度尺,它的零刻度线在那里?2 .它的量程是多少?3. 它的分度值是多少?4.以自己的物理课本为例,测量它的长、宽、高,并记录测量结果。(二)时间的测量 1.古代人和现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2. 说说我们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 3. 看看你身边的各种计时器的分度值。 4. 实验室经常用什么来测量时间?课堂练习1 .单位换算:8mm= nm cm m. 1h= min s2.5Km= m mm nm 2小时15分= s2. 一支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下列值的( )A 1m B 1dm C 1cm D 1mm3.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记录数据应( ) A 只记录数值,不需要记录单位; B

3、只记录单位,不需记录数值; C 只记录准确值,并注明单位即可; D 既要记录准确值和估计值,也要注明测量单位。4.在测量课桌高度时,下列刻度尺中应该选择( )A 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 B 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C 3米长的毫米钢卷尺 D 10厘米长的游标卡尺5.若只考虑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尺测量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A 一样大 ; 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可能大些也可能小些6. 给下列数据填上单位某同学身高1.65 ; 课桌的长度60 ;课本的长度255 ; 地球的半径6.4103 。7、小燕同学用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进行了四次测量,记录数据是

4、18.21cm、15.31cm、18.25cm、18.20cm,其中测量错误的是( ),该物体的真实长度应为( )。8、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9、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 B0刻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C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10、.王小帅同学测一物体的长度,正确记录的结果是4.85cm,从他测量的数据看: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5、,该数据的准确值为( ),估计值为( )。11. 给你一只铅笔,一把刻度尺,你能想办法测出一卷细金属丝的直径吗?教(学)后记:1.2 运动的描述 主备人:柳赟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姓名:_ 班级:_教学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重 难点: 相对运动现象的分析。探究过程: (一)探究机械运动你能说出我们身边的物体哪些在运动,哪些静止?相互交流,并写出来。运动的物体有:静止的物体有:这些静止的物体是否真正静止呢?阅读课文后回答。小结机械运动的概念。(二)探究参照物小实验:把课本水平放在桌子上,课本上放一铅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移动,观察现象,并完成下列问

6、题:以桌子为标准,铅笔盒和课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以课本为标准,铅笔盒和桌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铅笔盒为标准,课本和桌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由以上实验可知: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首先要选定一个,这个标准叫。小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或静止的方法。课堂练习: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

7、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_。(5)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_。2、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论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铁轨B、在车内行走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照物是( )A、竹排、青山B、青山、江水C、青山、竹排D、江水、青山5、在人民公

8、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6、小明骑自行车在长江沙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沙对岸D、从对岸吹过来7、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自己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D、跳台8、孝感谢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

9、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9、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额是运动的B、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10、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B、桥C、人D、地面11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看树木房屋向后运动,参照物是 。车中的座椅不动,参照物是 。12甲,乙两人并肩走,如果以乙作参照物,甲是 的,路旁的树木是 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是 的。教(学)后记:1.3 运动的快慢 主备人:

10、柳赟审核: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姓名:_ 班级:_教学目标: 1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重 难点: 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速度及其物理意义:_。2、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_。3、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_。二、课堂导学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乘坐火车比汽车快,坐飞机比坐火车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物体运动有快有慢,讨论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例如:百米赛跑归纳:(1):_ (2):_如果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通过什么方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归纳:(3):_ 1、速度:(1)定义:_ (2)物理意义

11、:_ (3)公式:_ (4)单位:m/s,km/h,1m/s=_km/h,1km/h=_m/s。练习:108km/h=_m/s,10m/s=_km/h。2、运动形式(1)匀速直线运动:概念:_特点:_(2)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变速运动概念:_平均速度公式:_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三、课堂练习1、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 )A、大人B、小孩C、一样快D、无法确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平直的轨道上运行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进站的列车做变速运动。C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