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环境基本情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529076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山环境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白山环境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白山环境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白山环境基本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白山环境基本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山环境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山环境基本情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1自然环境概况3.1.1地理位置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地区的腹心地带,东部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相连,西部与通化市为邻,北部同吉林市接壤,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12142o49,东经1260712818,全市总面积17840km2,国境线长达457.6km,东西相距180km,南北长163km。3.1.2气候、气象白山市区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夏季温热多雨而短促,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4,最高气温37(1958年8月10日),年最低气温-35(1959年

2、1月9日),冰冻期193d,冰冻深度最大为1.5m。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平均频率26%,最大风速12m/s,冬季静风期较多,占全区年33%。年平均降水量1000mm,最大日降水量104.3mm(1954年8月22日),每年78月份雨量较为集中,约占全年的46%。3.1.3地形、地貌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境内山峰林立,绵亘起伏,沟谷交错,河流纵横。长白熔岩台地和靖宇熔岩台地覆盖境内大部分地区,龙岗山脉和老岭山脉斜贯全境。龙岗山脉海拔800-1200m,相对高度在500700m之间;老岭山脉山体高大,海拔10001300m,相对高度500800m之间。鸭绿江沿岸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地势较险峻

3、。境内最高点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m,为东北地区最高峰;最低点靖宇县的批州口子,海拔279.3m。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塔里木中朝准地台区(级)、辽东台隆(级)、太子河浑江褶陷断束(级)、浑江上游凹褶断束(级)上。区内主要发育北北东向的褶皱构造与北东、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2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及新生界仅有部分层位出露。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为区内白云岩的含矿层;新生界为第四系全新统。区域内岩浆岩出露有燕山早期石英闪长岩、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脉岩有闪长玢岩脉、石英斑岩脉等。区域矿产有:磁铁矿、金、铅锌、赤铁矿及白云岩、滑石

4、、泥灰岩(松花砚)、石灰岩等。目前开发的有板石沟铁矿、旱沟铁矿、遥林滑石矿、八道江石灰岩矿等。本项目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其上被第四系全新统覆盖。区内出露地层属珍珠门组上段(Pt2zh3)及中段(Pt2zh2)。珍珠门组上段(Pt2zh3)为细晶白云岩层(Pt2zh3-1),也是区内白云岩矿赋存层位;珍珠门组中段(Pt2zh2)岩性为条带状大理岩及黑色炭质板岩。珍珠门组上段(Pt2zh3):分布于区内中部,纵贯全区。长1600m,宽700m,厚600m,呈层状;走向北东20-70,倾向南东110-160,倾角40-72。岩性为细晶白云岩,局部石英含量增高,形成夹层,但规模很

5、小。珍珠门组中段(Pt2zh2):分布于0406勘探线北端,出露长度大于200m,宽度3080m。岩性为条带状大理岩及黑色炭质板岩,为矿体底板。3.1.4水文地质白山市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7倍。境内松花江、鸭绿江、浑江三大水系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浑江流经市区北部,横贯东西,形成东西长10km,南北宽4km的狭长地带,东高西低,标高相差17m。白山市地处长白腹地,其区域地质属华北区的辽东分区的浑江小区,地质构造为太子河浑江陷褶断东束的浑江上游断陷。中环路工程岩土情况为上部0.51.0m黄土,下部多为24m砂砾石层,下伏白垩系下统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地下水

6、位偏高。本项目矿区处于分水岭地段的山脊、低山水文地质单元中,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2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530m,低于最低开采标高+550m。第四系孔隙潜含水层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的小溪两侧,由冲积洪物组成,以大气降水渗入补给为主,侧向径流补给为辅,该类型地下水距矿区较远,对矿床开采无影响。风化裂隙含水层分布于整个勘探区白云岩矿体中,该层大部分被第四系残坡积薄层覆盖,覆盖层厚度1.50-8.00m,局部直接裸露。裂隙水赋存于含石英细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矿体的裂隙中,是矿区的主要含水层。裂隙地表较深部发育,裂隙深度一般不超过30m,含水层富性中等。F2正断层推测规模

7、为1000m,控制长为800m。断层揭露最大宽度为51m,向两侧逐渐变小,有尖灭趋势。断层向深部逐渐变窄,该断层内充填物为褐色断层泥、白云岩风化砂及白云岩碎块,其中未见地下水,不导水。矿区内各类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总的径流方向由西向东经由黑沟村排泄于浑江。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接受大气降水和山间溪流及基岩地下水补给,由西北流向东南,泄入小溪中。裂隙水主要接受降水补给,由高处流向低处,部分以泉的形式排泄补给沟谷的溪流。3.1.5地表水市区北部有浑江自东向西流过,面宽流缓,河床落差较小,在11.5之间,有六条支流从南、北两向汇入浑江,分别为红土崖河、金坑河、碱场沟河、大青沟河、板石沟河和库仓

8、沟河。浑江为白山市范围内的主要水系,它发源于老爷岭西北侧,白山市位于浑江水系的上游,市区河宽120m,夏季水深12m,冬季低于1m;最大流速为1.55m/s,最大流量为246m3/s,年径流量为4.2亿m3,市区地下水较为丰富,埋藏深度一般为0.7m左右,其流向与浑江基本一致,自东向西注入浑江,市区内透水层江北为3m以上,河谷下游均在4m以上,江南在24m。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砟窑沟河、黑沟及浑江,河流流向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淌,最后进入浑江。3.1.6矿区交通、自然地理和区域经济概况3.1.6.1矿区位置与交通3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矿区行政隶属吉林省白山市七

9、道江镇,其地理坐标:东经12615151261613;北纬415757415854,面积1.4827km2。矿区位于白山市284方位,直距14km。矿区东南距鸭(园)-大(栗子)铁路线浑江站约15km,南距长(春)-白(山)公路9km,西距白山-朝阳林场柏油公路1.5km,其间有砂石路相通,交通方便。3.1.6.2自然地理及气象矿区地处长白山系龙岗山脉南麓,为中低山地貌,北部相对较高,标高1000m,最低标高位于矿区南侧,标高为510m,相对高差490m。区内有浑江水系的黑沟河,该河的两条支流分别位于矿区东部和西部,流向皆为自北向南,并于矿区南部汇合流出矿区,位于矿区西部的砟窑沟河流量为0.3

10、44m3/s(2006.08.21),位于矿区东部的支流雨季流量为0.300m3/s,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该河水面高程算为510m。本区属北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历年7月平均气温为22,最高气温为36.5;1月份平均气温-13,最低气温为-35.1。年平均气温为5.2。年平均降水量为877.6mm,雨水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5%。年平均蒸发量1211.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本区冻土深度为1.52.0m。3.1.6.3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矿区附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产玉米、稻谷、大豆等,工业主要为采矿业和木材加工等。矿产品主要为铁矿石、白云岩、硅石等。矿区附近有

11、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通过,工业及民用电力充足,居民及工业用水充足。3.1.6.4建设条件资源条件总体勘探报告保有白云岩矿石资源量(111b+121b+122b+333)29699万t,资源储量完全满足年产100万t白云岩原矿规模的开采要求。供电区内供电充裕。电源引自附近变电站,10kv的高压线供电线路至工业场地变电所,矿山无用电设备。4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供水当地厂矿用水取自周边河塘,供水条件较好,矿山生产用水量较小,生活用水引自当地饮用水源,采用运水车供水。建设用地本项目建设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征地条件较好。设备维修白山市当地机修设施齐全,距矿区14km,可

12、满足矿山设备大中修理的需求。3.1.6.5矿区现状矿区范围内为原始地貌,有众多小山包,最低标高位于矿区西南角沟谷约+540m,最高标高位于矿区北侧约+732m。矿区北侧有丘陵地带,无影响开采的因素;西侧为原黑沟九队村庄(已搬迁)及天安金属镁业有限公司矿区范围,天安金属镁业有限公司矿区范围东北侧边界线与本项目矿区范围拐点1、12连线边界线共界;南侧为沟谷及旱田,沟谷中有小溪流,有简易道路通过沟谷通达矿区南侧边界。吉林省农电有限公司白山城郊分公司太安变电站(以下简称太安变电站)位于本项目爆破危险区边界,本项目与太安变电站签订有安全协议。黑沟九队村庄位于本项目后期爆破危险区范围之内,同时也位于天安金

13、属镁业矿区爆破危险区之内,在矿山后期开采至该位置时,该村庄早已搬迁,不会产生安全问题。根据现场勘察,矿区周边无重要风景区、军事设施等影响开采的因素。区内无国家保护的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无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等。3.2社会环境概况白山市原是长白山原始森林区,随着林业以及地下矿藏的开发,逐渐形成了村镇,日伪统治时期隶属通化省临江县,人口10万左右,1938年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我国煤炭、木材、铁矿等资源,在市境内兴建了鸭大铁路,此后人口逐渐增多,至1949年,全市人口达16.4万人。1959年撤销了临江县,建立浑江市,1994年更名为白山市,行政驻地在八道江镇,从此,八道江镇(白山市区)便成为全市政

14、治、经济、文化中心。白山市是一座以林、矿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目前已发展成为以煤碳、木材、电力、医药工业为支柱,以冶金、机械、塑料、造纸、纺织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有工业产品近8200种,100多种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建成区面积约6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8.1km2,市区现有人口20.3万人。白山市山青水秀,风光雄奇,景色宜人,城市交通四通八达,有铁路、公路、水运网络运营,工业基础雄厚,地处边境,是理想的投资场所。城市金融贸易、投资信贷、房地产业开发、通讯邮电、科学文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白山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矿

15、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9.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人均GDP首次突破2万元,达到2.3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5.9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完成168.4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完成95.9亿元,增长27.8%。产业结构呈现出一产下降、二三产业继续上升的新格局。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3.9:54.4:31.7调整到12:56.1:31.9,第一产业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提升1.7和0.2个百分点。反映出工业和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拉动作用更加明显。现在,白山市已经发展成为以煤炭、木材、电力、医药工业为支柱,以冶金、机械、塑料、造纸、纺织工业为骨干的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木材综合利用、能源、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特产药材和塑料制品等行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百余种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白山市正在加快供水、供气、供热、通讯、城市交通、公共环境、金融、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高等级公路、民航机场等交通设施也将投入建设。6 / 1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5.2.1区域气象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