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_应急预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528733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_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儿科_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儿科_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儿科_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儿科_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_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_应急预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预案目录1. 小儿休克应急预案2. 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与程序3. 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与程序4. 住院患儿出现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与程序5. 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与程序6. 住院患儿发生误吸的应急预案与程序7. 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与程序8. 住院患儿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与程序9. 患儿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与程序10. 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与程序11. 突 然停电的应急预案与程序12. 意外事件紧急处理流程13. 科室人员紧急替代方案小儿休克应急预案1、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如有呼吸困难, 可将头部和躯干适当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如有呼吸困难可将

2、头部和躯干适;抬高,以利于呼吸。给吸氧,必要时人工辅助通气。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尤其是休克伴昏迷者。 方法是将患儿颈部垫高下颌抬起,使头部后仰,同时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3、补充血容量,及时恢复血流灌注,是抗休克的基本措施。必须迅速建立 1 2 条大管径的静脉输液通道,快速输入2: l 等张含钠液扩容,并同时采血配血。纠正酸中毒,保持水、电解质平衡。4、注意患儿的转运。对休克患儿搬运越轻越少越好,尽可能就地抢救。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急救准备。5、对有可能或已经发生休克的伤病员,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外伤病员要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急救

3、处理。活动性大出血者要确切止血;骨折部位要稳妥固定,并予止痛;软组织损伤应予包扎,防止污染;呼吸道梗阻者需行气管切开。6、必须充分做好手术患儿的术前准备,包括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补足血容量;全面了解内脏功能。还要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休克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的措施。二、一般护理1、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患儿保暖,盖上被、毯。伴发高热的感染性休克患儿应给予降温。2、在禁食期间,由静脉供给全胃肠外营养,以后根据病情逐渐供给胃肠内营养。3、严重感染患儿,采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积极清除原发病灶(如引流排脓等),对某些可能并发休克的外科疾病,抓紧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治疗。血液细

4、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应在抗生素使用前采样。4、严密观察患儿的脉搏、血压、呼吸及尿量等情况,并随时记录。要特别观察患儿的精神症状,因为精神症状可反映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血液灌注量与供氧量,对病情的判断具有整体性意义。5、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应保持匀速输入,并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6、烦躁不安者可予镇静剂。7、对年长儿做好心理上的安抚,休克患儿的意识常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可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护士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患儿,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以稳定患儿情绪,减轻患儿痛苦。同时做好患儿家长或陪伴人员的安慰工作。8、做

5、好对家长的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耐心做好家长的病情解释工作,让家长了解患儿的病情,检查与治疗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使家长配合治疗。指导家长做一些基本的护理如给患儿适当的保温,保持合适的体位。在适当时候对家长进行儿童意外防范、紧急事件处理方面的医学常识教育。小儿惊厥的应急预案与程序【应急程序】 立即抢救 -通知医生 -继续抢救 -及时清理分泌物-观察生命体征-告知患儿家长 记录抢救过程【应急预案】1. 住院患儿出现惊厥时,护理人员应立即掐住患儿人中,就地取筷子等东西放在患儿的臼齿部,让患儿头偏向一侧,同时用负压器进行吸引,并请家长帮组呼叫其他医务人员。2. 医务人员立即给患儿持续氧气吸入。3.

6、给予建立静脉通道。4.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a、安定0.2-0.3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 0mg,直接 静注,速度1mg/min,后用1-2min发生疗效。b、水合氯醛50-60mg/kg, 配成10%容液,保留灌肠。c、苯巴比妥钠每次1-2mg/kg肌肉注射。5. 如果是高热引起的惊厥,应迅速给予物理降温。6.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7. 患儿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儿: 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衣物。安慰患儿及其家长,给予患儿及其家 长提供心理护理服务。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 6h内 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8.

7、待患儿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儿家长详细了解发生惊厥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发生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与程序【应急程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及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应急预案】1. 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2. 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 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4. 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护理部、药械科、消毒供应中心。5. 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6. 患儿家长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住院患儿出

8、现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与程序【应急程序】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作好记录-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 -抽取患儿血样 -送输血科【应急预案】1.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换生理盐水。2. 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 如是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4. 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5. 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儿血样一起送输血科。6. 患儿家长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与程序【应急程序】防范措施到位-猝死后立即抢救 - 通知医

9、生-继续抢救-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应急预案】1. 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 坚守岗位, 定时巡视患儿,尤其对新患儿、重症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2. 急救物品做到“四定” ,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完好率达到100%,急用时随时投入使用。3.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及时充电,防止电池耗竭。4. 发现患儿在病房内猝死, 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 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儿,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儿家长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5. 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儿情况

10、,依据本科室的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6. 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道,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7. 发现患儿在走廊、 厕所灯病房外的环境发生猝死, 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儿家长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8. 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儿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9. 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10. 参 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

11、认真做好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11. 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 6 小时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12. 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长将尸体运走,向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抢救过程结果,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住院患儿发生误吸的应急预案与程序【应急程序】立即抢救-通知医生 -继续抢救 -及时清理分泌物观察生命体征 -告知家长 .记录抢救过程【应急预案】1. 住院患儿因误吸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人员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当患儿处于神志清醒时: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当患儿处于昏迷状态时:可让患儿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

12、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也可让患儿处于俯卧位,医务人员进行拍背。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儿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并请患儿家长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2. 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负压吸引药品(负压吸引器、吸痰器、生理盐水、开口器、喉镜等) ,遵医嘱给误吸患儿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吸入的异物。3. 患儿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4. 给患儿行持续胸外按压,直至患儿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5. 及时采取脑复苏,给予患儿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给予患儿脑细胞

13、活性剂、脱水剂等6.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7. 患儿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儿: 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安慰患儿及其家长,给予患 儿及其家长提供心理护理服务。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 束后 6h 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9. 待患儿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儿家长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在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与程序【应急程序】备用氧气袋接吸氧管-继续吸氧-继续吸氧-或接备用氧气筒-观察病情-通知维修【应急程序】1. 立

14、即打开备用氧气袋,试好流量连接吸氧管,继续为患儿吸氧,并向患儿家长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2. 必要时将备用氧气筒装置推至床旁,给予吸氧。3. 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缺氧症状有无改善以及其他病情变化。4. 通知器械维修组进行维修。住院患儿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与程序【应急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f护士立即赶到f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 况-判断病情 -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准确记录-做好 交接班【应急程序】1. 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儿,应加床挡,并有家长陪伴。2. 对于极度躁动的患儿, 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 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儿造成损伤

15、。3. 在床上活动的患儿,嘱其活动要小心,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4. 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儿,要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儿家长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 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 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5. 教会患儿家长一旦患儿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6. 一旦患儿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儿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儿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人呆的损伤等情况。7. 配合医生对患儿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8. 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9. 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患儿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与程序【应急程序】患儿突然摔倒-立即通知医生-检查患儿摔伤情况-将患儿抬至病床-进行必要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症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