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总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527544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科学导论复习纲要+讲解第一章 绪论1.生命科学知识重要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 6个重要方面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疾病危害,能源危机,生态破坏。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对人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2.试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和我校的通识课程设计,看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文理见长的哈佛大学8类通识课,生命科学单独列出。工学见长的MIT 的人文社科和科学两大类,科学中单独生命科学。我校九大类中,也单独突出生命科学(自然进化与生命关怀),这些同时课程的共同设置说明生命科学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2、。3.为什么生命科学将成为物理学之后的带头学科,如何才能发挥它的作用?面对复杂系统的许多问题,科学界把目光转向生命科学,寻求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新的思路。生命科学必须与多学科形成交叉学科和边缘领域,才能同时提供机会与挑战。4.请从生物学,物理学角度对生命下一个定义?生物学: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物理学:生命的演化过程总是朝着熵减少的方向进行,一旦熵的减少趋近于零,生命将趋向终结,走向死亡。5.生命的四个最显著的特征及其对生命体的意义是什么?精细结构:适应不同环境;能量交换:维持分子结构需要;应激:生存需要;复制:维持生

3、命在时空上的延续6.奥巴林的生命起源假说(每个阶段的形成物质和相应条件)四个主要阶段和形成的主要分子。I.大爆炸形成的-无机物,原始气体冷凝汇流成海洋。(CO2,N2,H2O,CO)II.火山爆发和闪电的能量使气体合成简单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氨基酸, 嘧啶, 葡萄糖, 嘌啉, 核苷酸)III.-多分子体系(团聚体)溅到岩石上氨基酸聚合肽链回到水中(多肽)IV.-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蛋白质体,细胞的形成7.Miller实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模拟原始大气条件,生命的基本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单元:碱基和氨基酸8.严整有序的生命,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分子到细胞,细胞到器官,个体到生态群落。第二章 生命

4、的化学1.生命组成的四类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2.蛋白质的组成单元: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结构不同取决于R侧链的不同3.维持生物大分子高级结构的力:非共价键;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破坏了非共价键4.蛋白质功能最重要的体现:生物反应的催化剂蛋白酶。5.核酸的组成单元:核苷酸,其结构组成的三部分:戊糖、磷酸、碱基;DNA和RNA结构组成的不同6.核酸一级结构的方向性:5 37.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碱基互补;给出一条DNA链的序列,会写出另一条链的序列,方向还不能搞错8.糖类的功能:提供能量,是生物体内最重要最直接的供能者9.脂质的功能:参与形成生物膜;能量贮存10.新陈代谢包括

5、分解与合成代谢两个部分,又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方面。11.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外燃烧:生物氧化:12.分解代谢是一个生物氧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个还原过程。13.中心法则的内容:第三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简要阐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 1)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2)每个细胞相对独立,一个生物体内各细胞之间协同配合。 3)新细胞由老细胞繁殖产生。意义: 1)将动植物统一于细胞; 2)将人们的研究带入微观领域2、动物细胞的典型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以及由蛋白质亚基组装 成,和细胞形状、迁移、信息传导等有关细胞骨架。 3、主要细胞器的特点和

6、功能。内质网 由单层生物膜围成。是蛋白质合成、修饰和分泌;脂类的合成。高尔基体 由单层生物膜围成,与蛋白质修饰和分泌有关。溶酶体 由单层生物膜围成,是生物大分子分解的场所。线粒体 由双层生物膜围成,是生物氧化、产生能量的场所。核糖体 由RNA 和蛋白质形成的大颗粒,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典型结构比较: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叶绿体,有中央液泡,而动物细胞不具备上述结构。5、细胞周期:细胞从前一次分裂开始到后一次分裂开始,这段时间称为一个细胞周期。6、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直径 10 nm的核小体。7、细胞分化的定义:发育过程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

7、分化。8、衰老的机理,尚不清楚,有各种学说。自由基假说是其中广为人们接受的一种假说。9、细胞凋亡:因个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一部分细胞必定在一定阶段死去,称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 第四章 微生物1 微生物及微生物学的定义 微生物:肉眼难以看清的微小生物 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微小生物的科学,如大肠杆菌。2 微生物的分类,沃氏分类(三原界/三域分类) 沃氏根据16sRNA测定结果将生物分为:古菌,细菌,真核生物。3 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的主要贡献推翻了“微生物自生说”;微生物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巴斯德消毒法;发现疫苗的制备方法。4 自生学说与雁颈瓶试验 生物可以从它们存在的物质元素中自然发

8、生。 雁颈瓶试验说明自生学不正确。5 科赫定律的含义。从动植物的体内分离出病原物; 进行纯培养; 回接到同样类型的动植物体,引起同样的病症; 再分离得到与第二步一致的菌系。6、了解几种常见疾病的病原物。沙眼等。沙眼-沙眼衣原体;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胃病-幽门螺旋杆菌;SARS-冠状病毒。7. 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速;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8.生长曲线及细菌生长四个时期生长曲线:细菌(微生物)在新的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动态变化过程。迟缓期;对数生长期;平台期;死亡期9.什么是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根据革兰氏染色的两大类细菌细

9、胞壁特点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一般0.50.55.0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裂殖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基本结构:为全部细菌细胞所共有。如细胞壁、细胞膜、核质体(核区)、细胞质等。两大类:G+, 肽聚糖厚,以肽聚糖为主。代表金色葡萄球菌G-, 肽聚糖薄,成分复杂。代表大肠杆菌。10. 根据细菌形态将细菌分类并举例细菌的形态主要有:球菌 (金色葡萄球菌) ; 杆菌(大肠杆菌); 螺形菌(幽门螺旋杆菌)。第五讲 植物学1.植物的分类低等植物 藻类、地衣高等植物 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孢子植物 藻类、地衣、苔藓、蕨类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蕨类植物2.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10、,以及各自包括哪些植物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种子 只有一个子叶 有两个子叶花朵 花瓣数为3的倍数或3 花瓣数为4或5的倍数或4,5茎 呈散乱分布 呈环状分布次生长 很少出现 常有叶子 呈单片生长 呈双片生长单子叶植物:小麦、百合、香附双子叶植物:棉花、扁豆、辣椒、玉兰、康乃馨、菊花、丝瓜、葡萄、油菜、月季、柴胡3.植物生活史,有性世代,无性世代的概念植物生活史:种子植物的种子或非种子植物的孢子经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又形成新一代种子和孢子的整个生活历程。有性世代(单倍体世代、配子体世代): 从减数分裂开始到成熟胚囊(雌配子体)或23个花粉细胞(雄配子体)形成为止,仅含单倍染色体n。无性世代(二倍

11、体世代、孢子体世代):从合子到胚囊母细胞或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细胞染色体为2n。4.植物组织的分类分生组织成熟组织:薄壁(基本)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5.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根:结构:P146图功能:吸收:水分、无机盐输导:运输水分、无机盐固着:固定植株贮藏:养分繁殖:产生不定芽与微生物共生:根瘤、菌根茎:结构:P148图功能:支持:地上部分输导:水、矿物质、有机物贮藏:营养繁殖:产生不定根/芽叶:结构: 功能: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蒸腾作用:促进水的吸收,散热吸收能力:农药、SO2、CO繁殖能力:不定芽6.花的基本结构与性别基本结构:P150图性别:两性花

12、雌雄同株:黄瓜、豌豆 雌雄异株:柳树 单性花7. 花序,有限花序,无限花序的概念有限花序:花轴顶端或最中心的花先开。(勿忘草、益母草) 无限花序:各花的开放顺序是花轴基部的花先开,然后向上方顺序推进,依次开放。(青菜、柳树)8.种子的形成(双受精)双受精 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融合 一个精子与卵子融合9.果实的形成,真果与假果概念花在完成双受精作用后,雌蕊的子房迅速生长,逐渐发育成果实。真果:桃、柑橘、花生假果:梨、苹果、瓜类10.果实种子传播的方式风力(苍耳)、水力(连鹏、椰子)、果实自身的弹力自身的力量(豌豆、野燕麦)、人类和动物的活动第六章 动物学1、惠特克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提

13、出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2、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 3、物种的基本概念:(1)物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阶元,它与其他分类阶元不同,纯粹是客观性的,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明确界限,可以与别的物种相区别。(2)种与种间在历史上是连续的,但种又是生物连续进化中一个间断的单元,是一个繁殖的群体,具有共同的遗传组成,能生殖出与自身基本相似的后代。物种是变的又是不变的,是连续的又是间断的。变是绝对的,是物种发展的根据,不变是相对的,是物种存在的根据。(3)

14、形态相似(特征分明、特征固定)和生殖隔离(杂交不育)是其不变的一面,为藉以鉴定物种的依据。 (4)物种的定义可以表达如下: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5)在所有分类阶元中,除种以外,其他较高的阶元都是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所以是客观性的,是由于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划分的实体;它们又是主观性的,由于各阶元的水平以及阶元与阶元之间的范围划分完全是由人们主观确定的,并没有统一的客观准则。4、亚种是一个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与同种内任何其他种群有别。人工选育的动植物种下分类单元称为品种。5、目前统一采用的物种命名法是“双名法”和三名法。(1)双名法规定每一个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一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该动物的属名,后面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2)三名制:亚种的学名命名方法,由属名种本名亚种名三部分组成6、海绵动物的基本特点:海绵动物是后生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的类群,细胞分化相当简单,无明确的组织分化,体壁各层细胞彼此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故结合松弛。没有神经和肌肉系统。 7、腔肠动物是第一类真正的后生动物,它是处在细胞水平上的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8、扁形动物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