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3.3超声与次声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试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52733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全册3.3超声与次声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3.3超声与次声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3.3超声与次声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3.3超声与次声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3.3超声与次声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全册3.3超声与次声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全册3.3超声与次声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 超声与次声一.选择题1.(2019.南通二模)刚竣工的港珠澳大桥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音色太差 D.频率太高【答案】D【解析】超声探伤仪是利用超声波的频率高和穿透力强制成的,超声波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因此人耳不能察觉,故D正确。故选: D。2.(2018.无锡期中)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A.地震预报 B.B超 C.声呐 D.塑料焊接器【答案】 A 【解析】A、地震预报技术是从地震监测、大震考察、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 室内实验研究等多方面对地

2、震发生的条件、规律、前兆、机理、预报方法及对策等的综合技术,和超声波无关。故A符合题意: B、B超是利用超声来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声呐,又叫超声雷达,是依靠超声来实现距离的测量的,故C不符合题意;D、塑料焊接器又叫超声波塑料焊接器,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 A。3.(2018淄川模拟)下列实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倒车雷达发现障碍物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答案】B【解析】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B正确

3、;C、倒车雷达发现障碍物,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错误;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 4.(2019.北京中考)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答案】A【解析】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当把空气全部抽空后听不到声音,再让

4、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说明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故选:A5.(2019.福建中考)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答案】A【解析】我们应该避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这里的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选:A。二填空题6. 蝙蝠能发出 波,利用回声在黑夜里进行捕食;台风来临前,水母听到台风产生的 波,会游到礁石缝里躲起来。【答案】 超声 次声【解析】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20 20000Hz之间,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蝙蝠

5、能发出超声波回声,利用回声在黑夜里进行捕食,台风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水母听到台风产生的次声波,会游到礁石缝里躲起来。故答案为:超声;次声。7.(2018秋昆明期末)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 减弱噪声;车驶过学校区域禁止鸣笛,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答案】传播过程中 声源处。【解析】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车驶过学校区域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传播过程中;声源处。8.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人的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

6、,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答案】次声波 振动【解析】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20Hz,人耳不能直接听到。被困人员敲击物体可使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故答案为:次声波;振动。9.(2018水磨沟期末)医院里用“B超”诊断胎儿发育是否正常,“B超”是超声波(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有能量。预测地震、台风来临是利用了次声波(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答案】超声波 能量 次声波【解析】医院里用“B

7、超”诊断胎儿发育是否正常,“B超”是超声波;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地震、台风、火山喷发时发出人类所感知不到的次声波,但一些动物听得到。故答案为:超声波;能量;次声波。10.(2018丰台期中)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超声波及其应用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

8、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3)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超声波还应用在哪些领域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答案】(1)高于20000Hz;(2)能量;(3)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加湿器等;(4)3000。【解析】(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所以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

9、音叫做次声波。(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的特性;(3)利用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和反射情况,可以制成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的频率较大,超声波能传递能量。能把普通水“打碎”成直径仅为几微米的小水珠,制成“超声波加湿器”;(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l500m/s,来回的时间是4s,由v得,svt1500m/s4s6000m,故海洋的深度:hs6000m3000m。答:(1)高于20000Hz;(2)能量;(3)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加湿器等;(4)3000。一选择题1.(2017.乌鲁木齐)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听起来

10、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A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 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由于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AB错误;CD、次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声波,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D错误。故选: C。2.(2019.广东)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手根据鼓声齐心协力划桨,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

11、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答案】D【解析】:A、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B正确;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音调越高,但传播速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D。3.(2019.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

12、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 C 【解析】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A错误;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C。4.(2019.荆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大石头发声时,大石头没有振动B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B 超”是利用声音传播能量的

13、【答案】A【解析】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敲击大石头使其发声时,大石头也在振动。故A错误;B、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会不同。故B正确;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利用B超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病变,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5.(2019.湘西)“暴风骤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A.回声B.音色,C.音调 D.响度【答案】D【解析】 暴风骤雨, 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是指声音很大,所以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响度。故选: D二填空题6.(2019德惠市模拟)关于地震的发生,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

14、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答案】次 超【解析】(1)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2)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故答案为:次;超。7.(2018秋汇川月考)蝙蝠确定目标采用的方法是 ,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利用它可以探知海洋深度,获取鱼群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外科医生利用 振动来除去人体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答案】回声定位;声呐;信息;超声波;能量。【解析】(1)蝙蝠是利用发射和接受超声波,即回声定位的方法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的,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声呐。(2)利用声呐探知海洋深度、获取鱼群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答案为:回声定位;声呐;信息;超声波;能量。8.(2018钦州模拟)在影院里,我们要将手机音量关小,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当有电话打入时,手机会接收到信号,这种信号的传输是利用了 (选填“超声”、“次声”或“电磁”)。 【答案】声源处 电磁【解析】(1)将手机音量关小,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