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记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527325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培训记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2年05月06日培训地点:综合楼会议室主讲人:刘虎培训对象:全院职工培训主题: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培训内容: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 除急症及特姝情况外,操作应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医师应事先 开出医嘱,以便准备必要的用物及配备助手 (医师或护士)。2 操作者及助必须熟悉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操作冃的,掌握 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操作生疏或初次进行者,应有上 级医师在场指导.3 操作前必须认贞核对医嘱与患者床位、姓名、操作种类、部位。4 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意义,以消除思想顾虑。有明显危险或新 开展的操作,应事先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以取得合作。精神

2、紧 张患者或儿童患者,必要时,可给予小剂量镇静药。5 某些操作应预先选择适出部位(如胸腔穿刺术等),必要时可用1% 甲紫做标记,并做好发生意外时的抢救准备工作。 操作前术者应戴好 口罩。6 淸洁盘的准备:糖瓷盘一只,内盛20%碘酊及75%乙醇各一小瓶(约1020ml,敷料罐一只(内盛小纱布、棉球)、短镊一把(浸于01%苯扎溴铵即新洁尔灭及0 5%亚硝酸钠溶液瓶内)弯盘一只,胶布、 棉签一包,必要时另加治疗巾及橡皮巾各一条, 无菌手套一副,酒精 灯、火柴。操作要求1 . : 一 . . ! _ 体位,既要方便操作,又要注意患者的舒适。操作中应固定好操作部 位,必耍时适当约束患者*但不可强制或强迫

3、患者#以防总外。.: (1)操作部位必要时先用肥皂水洗净,剃净毛发。(2)用2%碘酊以穿刺(或注射、切开)点为中心,由内向外作环形涂擦, 待完全干后,用75%乙醇以同样方式拭去碘酊,即可开始操作,消毒 面积按操作要求决定,消毒后如有污染,应依上法重新消毒。3 操作必须戴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或治疗巾,以保证操作部位不受污染。洞巾规格,可因操作种类及要求不同而异, 操作时应 注意无菌洞巾的固定。4 订川2 10ml注射器接5号或6号针头,根据手术 种类及方法之不同,抽吸一定量的 12%普鲁卡因,先在穿刺(或切 口)中心点皮内注射0 2ml形成小丘,然后将针头由小丘中央垂直 刺透皮肤,边刺入边注射

4、(应先抽吸,无回血者方可注射,直达预定 深度为止,麻醉范围,依手术种类与要求决定。拔出针头后,应用手 按压1 2min后即可开始进行操作。5 口莎*匕和倒mm、表情、脉搏、呼吸等,有不良反应 时应停止操作,并予以相应处理。6 : : . . . . , 1 酊棉球压迫片刻,然后以无菌纱布敷盖*用胶布固定。操作后处理病情及具体操作规程决定,如腹腔穿刺及肝穿后应以腹带包扎, 腰穿 后宜免枕平卧或俯卧等。2 . . I . :3 税亡站叵富吁汛豊的.仝乩 书蔦和也;恳羔沐圧空沁兰.:;疋 注意观察及处理可能发生的反应与并发症。二、一般诊疗技术操作规程胸腔穿刺术1常用于检查积液的性质、给药、抽脓,或为

5、了减轻积液所致的压迫症 状和预防胸膜粘连。2 塗虫症(一)抽液帮助临床诊断,以明确病因。(二)放液:1)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积液过久不吸收或发热持续不退者;2)肺炎后胸膜炎胸腔积液较多者;3)外伤性血气胸。(三)胸腔内注入药物。3 逐代臾泾(一)对精神紧张的病员,在胸穿前半小时给小量镇静剂或可待因003g,嘱患者术中避免咳嗽和转动。(二)嘱病员反坐在靠背椅上,面朝椅背,双手平放在椅背上缘,头伏 于前臂上。病重不能起床者,取半坐半卧位,可行侧胸穿刺。(三) 可选择胸部叩诊最实的部位为穿刺点。 如有大量积液,可任选肩 胛骨下第七至第九肋之间隙、腋中线第六或第七肋间隙、腋前线第五 肋间隙。包裹性积液可

6、结合 X线或超声波检查决定。(四)以2%碘酊和70%酉精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后,术者须戴口罩及无菌 手套,盖上消毒洞巾,然后在穿刺点肋间的下肋骨上缘注入适量的1%普鲁卡因溶液,深达胸膜。(五)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住穿刺点皮肤,将针尾套上有橡皮管和附有 钳子的穿刺针沿肋骨上缘慢慢刺入,待觉得胸膜壁层被穿过,针头抵 抗感消失后,取注射器接于像皮管,除去钳子,抽吸胸腔内积液,盛 在消毒量杯中,以便记录和化验。(六)放液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4 注煮吝怎(一)放液不要过多、过速,一般第一次不要超过 600ml,以后每次不要超过1000ml,诊断性抽液50 100ml即够。(二)穿刺和抽液

7、时,应随时防止空气进入胸腔。(三)术中不断观察病员,如发现头晕、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和剧烈疼痛、昏倒等胸膜过敏现象,或连续咳嗽、吐泡沫状痰等抽 液过多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放液,并注射1 : 1000肾上腺素0.3 0.5ml。人工呼吸术1人工呼吸术是在病人呼吸受到抑制或停止,心脏仍在跳动或停止时的 急救措施。此时以借助外力来推动隔肌或胸廓的呼吸运动, 使肺中的 气体得以有节律的进入和排出,以便给予足够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 碳,进而为自主呼吸的恢复创造条件,力争挽救生命。2 .适应症(一)溺水或电击后呼吸停止。(二)药物中毒,如吗啡及巴比妥类中毒。(三)外伤性呼吸停止,如颈椎骨折脱位,压迫脊

8、髓者。(四)呼吸肌麻痹,如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严重的周 期性麻痹等。(五)颅内压增高,发生小脑扁桃体疝或晚期颞叶钩回疝有呼吸停止者。(六)麻醉期中麻醉过深,抑制呼吸中枢,或手术刺激强烈,发生反射 性呼吸暂停,或使用肌肉松弛药后。3 .人工呼吸的方法甚多,但以口对口呼吸及人工加压呼吸效果最好。 故 在呼吸停止、尤其是循环骤停的抢救中,应首先选用。术前措施:施术前应迅速检查,消除患者口腔内之异物、粘液及呕吐 物等,以保持气道畅通。(一)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此法简单、易行、有效。它不仅能迅速提高 肺泡内气压,提供较多的潮气量(每次约500 1000ml),而且还可以 根据术者的感觉,识

9、别通气情况及呼吸道有无阻塞。 同时,该法还便 于人工呼吸术及心脏按压术的同时进行。1) 操作步骤:(1)病人仰卧,术者一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 用托下颌的拇指翻开病人的口唇使其张开,以利吹气。(3) 于病人嘴上盖一纱布或手绢(或不用),另一手捏紧病人的鼻孔以 免漏气。(4) 术者深吸一 口气后,将口紧贴病人的口吹气,直至其上胸部升起 为止。(5) 吹气停止后,术者头稍向侧转,并松开捏病人鼻孔的手。由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作用,自然出现呼吸动作,病人肺内的气体则自行排 出。(6) 按以上步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 1420次。2) 注意事项:(1) 术中应注意患者之呼吸道通畅与否。(2)

10、 人工呼吸的频率,对儿童婴儿患者可酌情增加。 吹气的压力应均匀,吹气量不可过多,以 500- 1000ml为妥。用 力不可过猛过大,否则气体在气道内形成涡流,增加气道的阻力,影 响有效通气量;或者因压力过大,有使肺泡破裂的危险,以及将气吹 入胃内发生胃胀气。(4) 吹气时间忌过短亦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的三分之一为宜。(5) 如遇牙关紧闭者,可行口对鼻吹气,方法同上,但不可捏鼻而且 宜将其口唇紧闭。(二) 举臂压胸法:此法也是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病人潮气量可达 875ml,仅次于口对口呼吸法。(1) 病人仰卧,头偏向一侧。肩下最好垫一块枕头。(2) 术者立(或跪)在病人头前,双手捏住病人的两前

11、臂近肘关节处,将上臂拉直过头,病人胸廓被动扩大形成吸气,待23秒钟后,再屈其两臂将其放回于胸廓下半部,并压迫其前侧方向肋弓部约2秒钟,此时胸廓缩小,形成呼气。依此反复施行。2)注意事项:(1) 病人应置于空气流通之处。(2) 病人衣服须松解,但应避免受凉。 如病人口中有呕吐、血液、痰液等,应迅速予以清除;有义齿者, 应当取出。必要时,将其舌以纱布包住拉出,以免后缩阻塞呼吸道。 呼吸速度,以1416次/分为宜,节律均匀。(5)压胸时压力不可过大,以免肋骨骨折。(三) 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1) 患者仰卧,背部垫枕使胸部抬高,上肢放于体侧。2) 术者跪于患者大腿两则,以手掌贴于患者两侧肋弓部,拇指向

12、内, 余四指向外,向胸部上方压迫,将气压出肺脏,然后松手,胸廓自行 弹回,使气吸入。3)如此有节奏地进行,每分钟按压18 24次为宜。(四)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1)患者俯卧头向下略低,面转向一侧,两臂前伸过头。2)施术者跪于患者大腿两则,以手掌贴于患者背部两侧肋弓部,拇指向内,余四指向外,压迫背部下后方两侧。每分钟1824次。注:压胸或压背呼吸法过去常用,但因潮气量很小,其效果远较口对 口及举臂压胸呼吸法为差,故目前已很少用。(五)膈神经刺激法,应用毫针及电子仪器刺激膈神经,使膈肌产生节 律性收缩,从而达到节律性呼吸的目的。方法:以一寸半毫针刺入膈神经刺激点。该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前沿的 中点,颈

13、总动脉搏动处,亦即人迎穴部位,向下方刺达横突再退出少 许,接上68型治疗仪,以两侧人迎穴作为一对电极。也可在人迎穴 旁再插一毫针,与人迎穴作为一对电极,两侧共两对电极。一般治疗 仪的H、皿频率,通电后即出现膈式呼吸。呼吸频率及深浅,可通过 调节强度的旋钮来控制。(六)加压人工呼吸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简易呼吸器法:简易呼吸器是由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及衔接管 等部分组成。呼吸囊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是泡沫塑料,外层是由特 制的乳胶制造的。呼吸囊有弹性,挤压后能自动恢复原形。呼吸囊入 口处装有单向进气活瓣相接,挤压时空气由此而出。在进气活瓣处装 有另一活瓣,放松囊时进入空气;其前出口处与另一气

14、活瓣相接。 挤 压时空气由此而出。在进气活瓣处装有另一侧管,可接氧气;呼吸活 瓣处亦装有一侧管,可与面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相连, 挤压 呼吸囊时,使病人吸入空气(或氧气);放松呼吸囊时则呼气,并通过 呼吸活瓣而排至大气中。本法一次挤压可有500 1000ml的空气进入 肺。简易呼吸器轻巧便于携带,特别适用于现场抢救及基层医疗单位。2)空气麻醉机法:空气麻醉机的构造有面罩、螺纹管、呼吸囊、单向 的吸入及呼出活瓣。应用时用面罩罩住病人的口鼻,托起下颌,有节 律地(14 16次/分)挤压折叠风箱即可达到加压人工呼吸的目的,每次挤压可进入气体500 1500ml。亦可将衔接管接压气管插管或气管

15、切开套管上行加压呼吸,效果很好。腹腔穿刺术1 m %采取腹水标本常规化验、培养、脱落细胞检查、染色体检查等以助诊 断和鉴别诊断,或注入药物以进行治疗和抽改腹水以减轻症状。2 養豆用(一)结核性腹膜粘连时不可穿刺。(二)疑有卵巢囊肿或多房性包虫病可能者不能穿刺。(三)肝昏迷者不可穿刺。3(一)穿刺前排空小便,患者作卧位或坐位。(二)穿刺点一般在脐、髂前上棘连线外1/3和中1/3交点,或脐与耻 骨之间腹白线中点旁4 5cm处(通常选用左侧)。(三)常规局部消毒铺洞巾和局麻。(四)以腹腔穿刺针逐步刺入腹壁,待穿透腹壁、针锋阻力消失时,可用针筒抽取或引出少许腹水于消毒试管中备验。 然后于穿刺末尾接以 橡皮管,引腹水于地上的器皿中。如试验穿刺,用50ml注射器连于1号针头上,自麻醉点刺入,抽 50 100ml。(五)放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上消毒纱布,以胶布固定。大量放液 后需用多头带将腹部包扎。4 注煮茅(一)放腹水速度要慢。消毒前,以宽布带缚于上腹部。当腹水流出时, 将布带渐拉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