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建筑工地实习报告2019范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526587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建筑工地实习报告2019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参观建筑工地实习报告2019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参观建筑工地实习报告2019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参观建筑工地实习报告2019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参观建筑工地实习报告2019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观建筑工地实习报告2019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建筑工地实习报告2019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观建筑工地实习报告 2019 范文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 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 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 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 让我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 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实习概况参观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地参观, 使我了解土木工程建筑、 结们通过实践对土木工程的施工现场和施工体系进行考查, 构、施工的基本知识, 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 激发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后续课 程的求知欲, 为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感性认识的基础。 使我们进一步

2、了 解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增加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的自信心。、实习时间2019 年 x 月 x 日三、实习地点xx 区建筑工地四、实习内容安全当我们一进入工地,不管老师还是工地师傅都要求我们带上安全帽, 是工地上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也是首要的问题。 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空作业, 不安全因素较多, 有些工作危险性较大, 是事故多发性行业。 每年死亡人数仅次 于矿难,居全国各行业的第二位。从伤亡事故数量来看,仅次于矿井,给国家和 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大很损失,制约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来,建筑施 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 据统计,因高处坠落、 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坍塌这五类

3、事故占事故总数的 85% 以上。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以包代管,导致安全管理薄弱。 安全制度形同 虚设,监管部门力度不够。 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 上,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 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 全知识,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 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日常检查中, 经常 可以发现工地上民工不戴安全帽, 即使有的戴了, 也不扣帽扣, 而帽扣不扣等于 不戴。 目前,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好的队伍,从工程开工第一天 起,就能高起点、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各级主管部门任何时候去检查工地,都能 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此外,我们在工地师傅的带领下,了解认

4、识了许多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 还有一些施工标准, 许多都是我们以后要接触的, 但由于时间关系, 工地师傅只 给我们介绍了一小部分。 在现场,我们看到了部分梁的端处有不少伸出来的钢 筋头,看上去比较奇怪。 于是就问老师是什么东西。 老师告诉我们那就是预应力 钢筋。说实在的,提起预应力混凝土,我相信没有讲几个同学不知道,但是说到 真正的,我估计则没有几个同学真正的见过。这一次参观, 使大家能从感官上对一些建筑构造有个直观的了解, 对我们以 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 粗,在承重柱的四周有细一些的构造柱, 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 以避免因 墙身过长导

5、致容易坍塌。 我们看到上面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 这些支架是用钢管 和模板组成的, 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 支撑力。我们看到了施工后浇带,里面还有钢筋网。老师告诉我们在施工完成后这些后浇带就会被浇上。 在一楼入口处旁边, 大 家还看到了地下室的通风采光口。 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 问题。 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 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 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 由

6、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 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 现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 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 即会出现裂缝。 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 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 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 1/10 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 104 ,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 1 04 .由于原材料不均匀, 水灰比不稳定, 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

7、 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 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 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 则 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 但是在施工中混 凝土由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 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 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 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五、实习反思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 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了安全体系之后各个

8、部门要适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并且还要注意检查的时候要仔细、 认真。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多管齐下 管理建筑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跳出侧重于技 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怪圈,要注意多管齐下,要技术、经济、组 织三者齐头并进。还要注意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不要仅仅以包代管,更不要 管理紧紧地依靠在包工头手里。还有特别要注意安全观路问题,每每我们都会看 到因为全管理疏漏而导致的悲剧。严把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 建筑施工作后的目的就是为了建出质量高的建 筑成品出来。所以在社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 防止偷工减料,另外还要注 意监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验收单位在验收的过程中千万不可马虎

9、、 大意,一 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 认真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地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 建 筑施工是建筑得以实现的途径,解决建筑施工问题不仅仅是建筑施工者们的问 题,也是所有人为共同关心的问题。实习中我看到了建筑材料的不必要浪费,这一方面与工人的节约意识有关, 一方面也与监管人员的统筹管理有关, 如果能够有效的节约资源, 那么或许可以 产生更多的经济利益。 另外,施工现场内外堆放着一些建筑垃圾, 这些建筑垃圾 的堆放既不美观又污染环境, 能否将这些建筑垃圾回收利用, 变废为宝也是我们 可研究的一个问题。六、实习总结整个实习过程虽然只有一天, 收获是不少的, 自己的所学和今后的工作实际 还是有差距

10、的。 虽然时间不长, 但是接触到了许多之前不曾了解的东西。 许多知 识都是以前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 通过这次实习, 我增强了实践能力, 离开了书 本,切身来到工地才真正感受到实习的必要性, 也使我认识到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总之,目前,我认为很多工程在施工管理中海存在很多不足, 我也希望自己 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探索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工作后将其运用进 去,做出优良的工程。参观建筑工地实习报告 2019(二)为了通过参观典型建筑, 建筑工地, 使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 对 本专业的概貌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增强我们学习 本专业的兴趣。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建

11、筑工地的实习。一、实习时间2019 年 x 月 x 日二、实习地点xx 小区、 xx 体育馆施工现场、学校实验室三、实习内容(一)建筑外观第一天下午,同学们来到 xx 小区,参观该小区。一路上指导老师就所看到 的建筑给我们进行讲解, 并给我们分析某一构造设置的作用, 设置原因, 设计的 优缺点。同时结合具体的问题, 告诉我们现行建筑规范是怎样规定的。 在参观的 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并请老师解答,并及时作记录。通过大 家有针对性的问答, 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比如可以在建筑物顶上 安装成排的短型避雷针,使其具有传统避雷针的效果同时又不影响建筑物的美 观;虽然使用太阳能

12、热水器能节约能源, 但是规范禁止用户自行安装, 以免影响 建筑的整体外观, 但可以在建筑物设计时将其统一规划、 安装。我们还从老师那 里了解到,该小区的设计理念是“爸爸是湖,妈妈是溪,我是快乐的小鱼儿”。 事实上,这一设计理念也在设计中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小区中的湖、 小溪与周围 的精致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拉近了人与大自然的距离。(二)建筑施工第二天下午,同学们又到 xx 体育馆施工现场进行参观。 在施工现场的外面, 我们惊喜的发现, 这个建筑的设计单位就是我们学校的建筑设计研究院。 所以同 学们都很激动, 参观过程中似乎也更加积极了。 在现场, 我们看到了部分梁的端 处有不少伸出来的钢筋头,

13、看上去比较奇怪。 于是就问老师是什么东西。 老师告 诉我们那就是预应力钢筋。 说实在的, 提起预应力混凝土, 我相信没有讲几个同 学不知道,但是说到真正的,我估计则没有几个同学真正的见过。这一次参观, 使大家能从感官上对一些建筑构造有个直观的了解, 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 是很有帮助的。在现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粗, 在承重柱的四周有细 一些的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 在三楼,我们看到上面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 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在一楼, 我们看到了施工后浇带

14、, 里面还有钢筋网。 老师告诉我们在施工完成后这些后浇 带就会被浇上。在一楼入口处旁边,大家还看到了地下室的通风采光口。(三)建筑内部第三天是我们的最后一次实习。 地点在学校的结构实验室。 由于是大型的实 验室,并且实验内容比较特殊, 所以这个建筑的设计也有很多特别的地方。 实验 室采用大跨度, 框架结构, 其中屋顶为网架结构。 在实验室的柱顶上安有预埋件 和钢板,通过螺栓节点连接屋顶的平板网架。 据老师讲, 采用平板网架和螺栓节 点,适合于跨度不大的结构 (50-60m )。在建筑组合上采用了错层的组合方式。 建筑主体空间为实验室,在南面又加设了第二层,作为办公室。由于实验的要求, 实验室中

15、设置了 10t 的吊车,相应就有吊车梁。 这一点与 工业建筑很像。 但据指导老师说, 在吊车梁与高侧窗的设置上有点问题。 高侧窗 正好被吊车梁挡住,影响了其采光作用的发挥。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在当初设计时就考虑吊车梁和高侧窗的相对标高, 以免发生这种遮挡的问 题。此外,在设计这种大型的车间形式的建筑物时, 最好设在其相邻建筑物的南 面,以免影响高侧窗采光。 但这个实验室在这一点上设计的并不太合适, 因为它 建在建筑材料实验室的北面,采光会受到其影响。在屋顶增加几条条形采光带, 增加采光, 以补偿侧窗造成的采光不足。 但 应注意屋顶的防水问题。 实验室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地

16、面。 为增强建筑 的刚度, 墙和地面采用的整浇施工。 据给我们讲解的指导老师说, 实验室内北部 地面厚达 1.2m ,全为轻钢砼材料,因为北面安置有大型实验仪器,实验时对地 面产生很大的荷载。 而南面地面则和墙的厚度一样, 采用预应力砼材料做成, 为 地面自承重。由于地面厚度相差较大,我们看到在厚薄地面的交界处出现了裂缝, 但指导老师说,这并不影响使用,也不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这使我们放心下来。四、实习总结通过参观实际建筑,我们增加对建筑的认识程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参观和老师的讲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的优缺点,我们提高自身的观察 能力和欣赏水平,为以后自己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实习,我们了解建筑工程施 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通过在实际施工现场的参观实习, 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 品质和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