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52576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2014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湖南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语 文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蕴藉(ji) 瞥(pi)见 遏()见 殒(yn)身不恤 B.贿赂(lu) 沼(zho)泽 翌(y)年 毋(w)庸置疑 C.洗涤(d) 从(cng)容 砥(d)砺 忸(ni)怩不安 D.贬谪(zh) 埋(mn)怨 毗(p)邻 迥(jing)然不同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驻足 徜徉 附加值 坚如磐石 B.废墟 遨游 万户侯 终南捷径 C.鉴赏 倾注 笑咪咪 娓娓到来 D.透彻

2、 煎熬 俱乐部 摇摇欲坠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演讲辞作为演讲时的文稿,除了具有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鼓舞听众的情绪和听众的共鸣。 B当怀着感激之心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时,我们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产生情感的共鸣,找到写作的题材。 C朗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朗诵,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表现出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D讲究文采并不是堆砌华丽辞藻,而是在准确表达内容的前提下,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4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原称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

3、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庄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的散文擅长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它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D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新”在用白话文写诗,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5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参加辩论,首先 ,其次 ,再次 ,此次 。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洁、生动、连贯要广泛搜集与辩题有关的资料,找好论据要认真研究辩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把

4、握辩题的内涵要深入分析对方观点,推测对方所持的理由和依据,制定辩论的策略 A B C D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找回对汉字的热爱 张颐武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起的作用,所谓书同文;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 在我看来,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画,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

5、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从软笔到硬笔,从书写到输入。两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当然,简体字成为规范的正体字也是汉字在二十世纪的重大的、不可逆的深刻变化。简体字是今天全球汉字应用的主流,也是汉字的现代规范写法。这些变化之中,不变的是汉字本身。 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比如微博,不过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

6、当、错别字等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这种情况在成年人身上更为常见。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莫言就曾说过,使用电脑敲字撰文会使得他常顺手选用电脑提供给他的一些词汇,而无法组织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新词汇,所以他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另外,如今学生普遍课业重、压力大,常为了应付考试而囫囵吞枣地接收学校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不经过消化吸收、没调动兴趣,很容易学了便忘。 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能

7、,如同吃饭走路一样无需投入过多学习精力。这种认识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数理化或英语能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我们在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我常遗憾地发现,一些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非常糟糕。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完成了最基本的文化学习后,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缺失,对知识有了精益求精的追求,因此社会开始重视汉字的读写。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好现象,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学中文出身,却也常感于自己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也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因

8、而,我觉得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找回对母语的热爱。 (选自新湘评论2 01 3年第24期,有改动)6下列选项不属于“汉字”作用的一项是 A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 C汉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 D汉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7下列做法不属于“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措施的一项是 A领悟汉字本身的意蕴,体会汉字的形之美、意之美和声韵美。 B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习压力,呼吁学生少上网和少发微博。 C掌握汉语、汉字

9、的基本技能,提高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 D加强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推出重视汉字读写的电视节目。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每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 B当今社会,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的现象则更为普遍。 C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这种便捷最终导致了人们忽视汉字本身的意蕴。 D我们总以为学习汉语、汉字无需投入过多的精力,这种认识偏差使得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都非常糟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10、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

11、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

12、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好:喜好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景象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名称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距其院东五里 其孰能讥之乎?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然力足以至焉C有怠而欲出者 险以远,则至者少D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此余之所得也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于是余有叹焉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2下列对文章内

13、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阐释了“学者”治学的道理。B文章第一、二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C文章第三、四段是议论,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心得体会。D文章写作技巧高明,记游是重点,为后文的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二、非选择题(第1 3至22小题,共76分)13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译文: (2)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译文: 14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1)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诗经卫风氓)(2)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