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524829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修订)一、目的与依据为促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以下简称“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准确核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1126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的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本行政区域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可参照本办法执行。三、考核原则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遵循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的原则。四、考核内容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满分100分):(一)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及培训情况(分)。包括减排

2、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情况和减排监测体系培训情况。(二)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与验收情况(2分)。包括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验收情况和现场端自动监测设备安装、验收情况。(三)自动监控系统运行及数据有效性审核开展情况(40分)。包括现场端运行维护、自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比对监测、现场核查、监督考核情况。(四)自动监控系统应用情况(20分)。包括通过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的自动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排污收费、总量核算方面的应用情况和污染源监测信息发布情况。(五)能力经费保障情况(5分)。包括国家补助经费拨付及使用情况、地方资金配套情况和标准化建设情况等。五、考核程序考核包括各省自评、现场核查、专家审核三个阶段

3、。(一)各省自评各省(区、市)按照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指标解释及评分细则(附件一)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核查表(附件二)要求,准备相关材料,认真填写核查表,编写自查报告。(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组在听取地方人民政府自查情况汇报的基础上,采用查阅相关资料、现场抽查、现场核实等方式,检查各地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同时依据各督查中心的日常督查检查情况,核定各地填报的核查表,编写现场核查报告。(三)专家审核审核专家在听取现场核查组汇报的基础上,依据各地提交并经现场核查组认定的现场核查报告、核查表,以及各相关部门掌握的材料,对各地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得分情况进行复核。六、

4、考核时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考核工作纳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工作一并进行,每年一次。七、考核结果各地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成绩,将与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结果一并上报国务院,并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通报。八、其他(一)本办法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二)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办法(试行)(环办2948号)同时废止。附件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考核指标解释及评分细则一、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一)指标定义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制定情况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针对减排监测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制定工作计划并正式下发文件的情况,包括五

5、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规划和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分,其中五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规划2分,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分。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将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纳入政府环保规划,或者环保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五年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规划,并下发文件,得2分,未制定计划并下发文件的不得分;2.环保部门制定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及运行计划,并下发文件,得05分,年度计划内容全面、详细,得0.分。未制定计划并下发文件的不得分。(三)计分依据1.环境保护五年规划;.年度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计划的正式文件。二、减排监测体系培训(一)指标定义减排监

6、测体系培训是指各地按照国家要求以及依据实际需要,组织开展涉及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内容的监测培训情况,包括减排监测体系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2分。减排监测体系培训计分方法为:2分培训完成率,培训完成率=实际培训人数计划人数,完成率低于5%得分;培训计划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酌情扣分。(三)计分依据1.开展减排监测体系培训的正式通知及总结;2参加培训人员名单(签到表);3培训教材。三、监控中心建设及验收(一)指标定义监控中心的建设及验收是指各地按照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规范的要求,建设省、市监控中心以及开展验收的情况,包括监控中心建设及验收和监控中心建设规范性检查。(二)计

7、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3分,其中监控中心建设及验收1分,监控中心建设规范性检查分。1.1家监控中心未建成或未通过验收或验收材料不齐全,扣05分,扣完为止;2.在通过验收的监控中心中抽查不低于家,检查其建设规范性,1家未达到建设规范要求,扣0.5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省、市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情况报表;2.监控中心验收报告或意见;3.日常管理制度;4.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规范(暂行)(环函0724号)。四、现场端安装(一)指标定义现场端安装是指辖区内国控企业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情况,包括现场端安装率和现场端安装情况检查。(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9分,其中现场端安装

8、率3分,现场端安装情况检查6分。1.现场端安装率计分方法为:分安装率,安装率=国控企业实际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数量应当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数量(设备数量按污染物项目计,如1个安装位置既有SO2又有NOX设备,按套计),安装率低于50%得0分,在已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3家,检查安装情况,1家未安装,扣分,扣完为止;.在已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0家,检查安装规范性情况,家安装不规范,扣1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国控企业自动监测设备安装情况报表;.现场检查情况报告;3.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污染源监控现场端建设规范(暂行)(环发200825号);4.固定污染源烟

9、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27);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 353-007)。五、现场端验收(一)指标定义现场端验收是指环保部门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对辖区内国控企业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进行验收的情况,包括现场端验收率和现场端验收情况检查。(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8分,其中现场端验收率2分,现场端验收情况检查6分。1.现场端验收率计分方法为:2分验收率,验收率=国控企业通过验收自动监测设备数量应当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数量,验收率低于5得0分,在自动监测设备已通过验收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2家,检查是否有通过验收的文件资料,1家没有,扣分,扣完为止

10、;2.在自动监测设备已通过验收的企业中抽查不低于0家,检查验收文件资料,家验收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相关管理和技术规范要求,扣1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国控企业自动监测设备安装情况表;2.验收文件及资料;.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2007)4.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T 7-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T354-2007)。六、现场端运行维护(一)指标定义现场端运行维护是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单位按照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持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处理异

11、常和缺失数据,定期编制运行自检报告的过程。包括运行管理制度、现场运行、自检报告。(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分,其中运行管理制度1分,现场运行分,自检报告分。1.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的,得分,家企业不完善的,扣0.2分,扣完为止;2.抽查不低于10家企业的现场运行情况,1家企业未达到设备运转率超过8%(设备运转率=实际运转小时数应当运转的总小时数),未定期校准和校验仪器或未及时处理异常和缺失数据要求的,扣1分,扣完为止;3.及时编制自检报告且内容完整的,得2分,家企业未及时编制自检报告或内容不完整的,扣0.5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制度;2.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定期校准和校

12、验记录;异常和缺失数据行标识和补充记录;4.自动监测设备日常运行自检报告;5.各督查中心对企业自动监控设备的日常督查检查记录;6.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7-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J/T 72007);8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JT5607);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2007)。七、数据传输(一)指标定义数据传输是指污染源监控中心与现场端的运行联网、实时数据传输、历史数据传输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5分,其中监控系统联网率1分,实时数据传输2分,历

13、史数据传输2分。1.监控系统联网率计分方法为:1分联网率,联网率=已联网企业数应监控企业数,联网率低于50%得0分,在已联网企业中抽查不低于10家,检查是否与监控中心联通,1家未通过,扣0.5分,扣完为止;2.各监控中心均可查看已联网企业实时监测数据的,得2分,1家已联网企业的实时数据无法查看的,扣0.5分,扣完为止;3所有已联网企业数据传输率达到7%以上的(数据传输率=实际传输数据量应当传输的总数据量),得2分,抽查不低于1家企业,家企业数据传输率未达到5%以上的,扣0.5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测设备安装验收情况表;2现场检查情况报告;3.自动监测设备日常运行

14、自检报告;.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表;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HJ7-209);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T212005)。八、现场核查(一)指标定义现场检查是指责任环保部门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开展的现场监督工作的情况。包括现场检查工作的完成情况、现场监督检查报告编写及上报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分,其中现场检查工作的完成情况4分、现场监督检查报告编写及上报情况分。1.按要求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现场检查工作的,得4分,抽查对10家企业的检查情况,家未做到每月至少进行次检查或检查表填写真实、完整的,扣04分,扣完为止;

15、2.及时编写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情况报告并上报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得1分,抽查责任环保部门,家未编制并上报报告,或者报告不完善的,扣0.分,扣完为止。(三)计分依据1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例行检查表;2.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重点检查表;3. 现场监督检查工作情况报告及上报文件;.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5.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规范。九、比对监测(一)指标定义比对监测是指各级环境监测站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状况下,对自动监测设备开展的验证其数据是否准确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包括比对监测工作完成率,比对监测季报编写及上报情况,比对监测质控抽测及报告编制情况。(二)计分方法该指标分值为0分,其中比对监测工作完成率7分,比对监测季报编写及上报情况分,比对监测质控抽测及报告编制情况1分。1.比对监测工作完成率计分方法为:分总完成率,单个企业每季度完成率=实际完成的比对监测设备套数应完成的比对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