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风险评估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52325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备风险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械设备风险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械设备风险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机械设备风险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机械设备风险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备风险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备风险评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设备风险评估1使用范围机械设备风险评估主要目的在于从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即将危害因子纳入 考虑,并设法消除,因此风险评估是消除危害,保障安全的第一步。风险评估 必须至少考虑设计意图(Design Intent ion,含机械设计范围)、危害因子鉴别 (Hazard Identification)、危害侦测(Hazard Detection)及安全保护(Safety Pro tec tion)等层面。2.名词解释(1) 安全对策:消除危害或是降低风险的方法。(2) 残余风险:实施安全对策之后仍然存在的风险。(3) 可预见的:在合理的范围内,依据学理、习惯、现况等,可推算或预测 的结果。(4)

2、伤害:物理性受伤和/或对健康的损害,或对财务的损坏。3使用场所(作业)、行业、职种、相关作业环境风险评估有定性评估、半定量评估和定量评估法,有由上而下的(Top Down Assessment),也有由下而上的(Bottom Up Assessment)。对于任何一个问题, 必须考虑事件的特性及大小、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影响程度、可取得的信息、 可投入的资源等因素,决定所要采用的评估方式。原则上没有最完美的评估 方法,只有最恰当的评估方法。使用1.机械设备风险评估是以一连串具有逻辑的步骤,并以系统性的方法,检视 机械设备相关危害的作法。通常机械设备风险评估之后,紧接着进行危害消除。当此程序重复

3、的进行时,即成为尽可能消除机械设备相关危害的闭回路循环系 统,进而增进机械设备的安全性。2.风险评估通常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量两部份;其中风险分析包括:决定 机械设备的使用限制、危害因子鉴别和风险估算。危害消除虽然紧接着风险评 估之后进行,但不属于风险评估的一部份。风险评估的流程可以用下图表示:图1机械设备风险评估的流程3.进行风险评估时,必须依据学理和事实做合理的判断与决定。此判断和决 定必须以定性法或定量法为依据,并尽可能使用定量法进行,尤其是可预见危 害的伤害及严重性很高时,更应使用定量法。然而实际进行风险评估时,由于 数据数据的限制,通常无法进行定量评估,只能使用定性评估。4. 定量法

4、同时可评估各种不同的安全对策和方法,并决定何者的安全防护 性最佳。5进行风险评估(不论使用定性法或定量法)时,必须充分的收集数据,这 些数据最少应包括:(1) 机械设备的使用限制(2) 机械设备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需求(3) 设计图或其它任何形式足以表明机械本质的数据(4) 机械动力源的数据(5) 此类型(甚至相似类型)机械设备曾发生意外事故的数据(6) 对健康造成伤害的任何数据上述数据在设计的过程中或是进行修改后,应随时更新以保持数据的正确 性。6.若是缺乏此类型机械设备的意外事故的记录,或是甚少发生意外事故,或 是意外事故的严重性很低,都不可以自行假设此机械设备的风险很低。7.进行定量评估时,

5、可使用数据库、手册、实验室中的数据,和制造商所提 供的规格和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必须具有公信力或是被工程界所认可的。若是 这些数据具有不确定性,则应在评估过程中加以说明。8. 进行风险评估时应至少考虑下列因素:(1) 机械设备生命周期的各个层面(2) 机械设备的使用限制,包括使用范围与方式(正确的使用方式和合理可 预见范围之内的误用或机械故障)(3)机械在所有范围内可预见的使用包括工业用、非工业用或家庭用;可能的 使用者的性别、年龄、惯用左/右手和生理能力的障碍,如体型、体力、视障或 听障等(4)可预见使用者的能力、经验和接受训练的程度,如操作者(包括受过训练的 维修人员及技术人员)、正在受训的

6、学员、生手或是一般大众(3) 可预见的范围内其它人员可能曝露在机械设备的危害下9. 所有与机械设备有关的危害因子、危害条件与状态和危害事故都应加以 鉴别。10. 当各项危害因子都已鉴别时,即可针对各别的危害因子进行风险估算。11. 风险是危害发生可能性与危害发生后严重性的函数,即风险=f(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危害发生后的严重性)。12.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通常由下列三项因素决定:(1) 人员曝露在此危害下的频率和时间(2 )发生危害事故的可能性(3) 避免或限制危害发生的技术及人为因素,如降低操作速度、紧急停机装 置、警告标示和讯息、人员操作状态和注意力、训练程度等13.上述考虑通常无法准确的定义

7、,只能大致估算,尤其是对危害发生的可能 性。有时危害发生后的严重性也无法计算,例如因为毒性物质或生理压力造成 人员的健康危害等。13. 计算危害发生后的严重性时,应考虑下列各项因素:(1) 防护的对象A. 人员B. 机械设备或财物C. 环境D. 生产停顿(2) 对健康造成危害的严重性A. 轻微的(通常是可复原的)B. 严重的(通常是不可复原的)C. 死亡影响的范围A. 一人B. 多人(4) 财物损失A. 单机B. 多机C. 生产线D. 全厂E. 容易修复F. 不容易修复(5) 环境影响A. 厂内B. 扩散至厂外C. 容易清除D. 不容易清除(6) 生产停顿A. 数小时B. 数天其它的影响因素如

8、环境清除费用、居民围厂、商誉损失、停工待料损失等, 可以在评估的过程中考虑是否加入考虑。15 计算曝露的频率和时间,应考虑下列因素:(1) 进入危险区域的必要性,包括正常操作、维修或修理时(2) 自动或手动进退料(3) 持续进入危险区域的时间(4) 需要进入危险区域的人数(5) 进入危险区域的频率16. 计算发生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应考虑下列因素:(1) 机械设备和其组件的可靠度或其它的统计数据(2) 发生意外事故的历史记录(3 )对健康危害的历史记录(4) 与类似机械设备风险的相对比较(5) 监测系统与保护系统的完整性,如互锁装置等17. 计算避免或限制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应考虑下列因素:(1)

9、机械设备的操作者A. 有经验及技巧的技术人员B. 无经验或技巧的人员C. 无人操作(自动化操作)(2) 危害事件发生的速度A. 突然发生B. 很快的发生C. 很慢的发生(3) 风险的警告讯息A. 一般警告讯息B. 直接观察C. 由警告标示和警报装置提供(4) 人员的反应以避免或限制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如反射行为、快速逃离等)A. 可能B. 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能C. 不可能(5) 对机械设备的知识或实务经验A. 有经验B. 对类似的机械设备有经验C. 没有经验18. 估算风险时应对每项危害因子,考虑下列项目:(1) 曝露的人员,包括操作员及其它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员(2) 曝露的型式、频率和时间(3)

10、曝露与危害影响之间的关系(4) 人因/人体工学,如人机接口、人与人的反应、生理/心理状态、对危险 的反应等(5) 安全功能的可靠度,考虑各种安全功能的效果(最好用定量法),并决定 最佳的安全防护对策及方式。(6) 避开或破坏安全防护功能的可能性,此项因素与安全防护的型式及其设 计息息相关。(7) 继续维持安全防护能力的可能性。19.执行风险估算之后,即进入风险评量阶段,以决定机械是否已达到安全的 要求,或是尚未达到安全的要求,而必须进行危害消除。如果必须进行危害消 除,则必须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安全对策,并重复进行上述的风险评估。另一方 面也需要注意,不可因为增加安全对策,而引发二次危害,同时也应

11、将此项纳 入风险评估的范围内。19. 常用的风险分析的方法有:(1) 假如分析法(Wha t-If Analysis)(2) 查核表(Checklist Analysis)(3) 危害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 ility Analysis)(4) 失误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5) 事件树分析法(Event Tree Analysis)(6) 失效模式和影响(和关键性)分析法【Failure Mode,Effects(andCriticality Analysis】这些方法中包括了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有些分析方法如FTA、ETA和 FME

12、CA可适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方式,甚至适用于半定量分析法;然而有些分 析方式如What-If和Checklist多使用在定性分析方面。一般而言,定性分析 所使用的人力、经费、时间和资源较少,相对的所得到的结果较不完整和深入。 定量分析可得到完整而深入的量化结果,可提供决策者充实的数据与数据,做 为政策决定的判断依据,然而相对的,所投入的人力、经费、时间和资源也需 要相对的增加。决定使用定性或是定量分析方法的依据,在于可投入的人力、 时间和相关的资源与系统的危害度和关键程度。若是系统的危害度和关键程序 都很高,则应实施定量分析法。反之,定性分析法即已足够提供所需的信息了。 同样的这些分析方法中有的

13、是由下而上的(Bottom-Up Analysis)如FMECA等, 有些是由上而下的(Top-Down Analysis)如FTA、ETA等。这两种方式各有其优 点与缺点,端视系统的特性和预期分析的结果,决定使用的分析方法。必须说 明的是,没有任何一种分析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系统与状况;同时没有最好 的分析方法,只有最恰当的分析方法,端视系统的特性、操作/使用的状态、预 期分析的目的等因素而定。21.假如分析法:此种分析方式是最简单,也最经济的分析方法。其做法是将 系统(或次系统、子系统)内可能发生的危害情况列出,接着决定这些危害可能 产生的影响及其严重程度,系统内是否有适当且足够的保护装置

14、或措施,订定 对系统现况的改善建议或应采取的行动。简易的假如分析表可采用下表中的 格式:表一:假如分析表格式系统名称:日期:分析负责人:假如影响/严重度保护装置/措施改善建议/行动假如分析法的成败取决于参与分析的人员与其专业性,因此参与分析的成 员非常重要。成员不但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要对分析对象的操 作、使用、维修、安装等状况充分了解,才能够进行有意的分析。另一方面分 析负责人不但需要确认成员的能力,也必须确认成员的广度,足以包括分析对 象所有的层面,这样才能确保分析的完整性,否则很容易发生遗漏。同时分析 负责人的整合能力及专业素养也是决定分析结果与质量的重要关键。此分析法 的优

15、点是简单、快速、投入的资源较节省。而其缺点为分析结果取决于分析负 责人和成员、分析的结构性不够严谨、结果无法量化、分析完整性不足等。22 查核表:查核表的分析方式,通常也是应用在定性分析时使用。其优点与缺点和假 如分析法类似,其作法为将系统内可能发生的所有危害,以查核表的方式列出, 并根据这些危害发生的机率,发生后的严重度,决定此项危害的风险值。同时 由系统内的保护装置,隔离装置和侦测装置等决定是否足以减少危害发生的机 率或降低危害的影响,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改善。若是系统过于复杂,则可 将系统分为数个次系统,以方便分析的进行。常见的查核表分析法可用下表的 格式进行分析。表二:查核表分析格式(以机械式动力冲床为例)飞轮区项目危害发生机率影响严重度风险值保护装置建议/行动飞轮卷入5315已加装护罩无旋转棒打击155加装护盖无操作区项目危害发生机率影响严重度风险值保护装置建议/行动无双手按钮248设置双手按钮双手按钮应具备同时性无按钮盒236无装按钮盒电气区项目危害发生机率影响严重度风险值保护装置建议/行动电线绝缘破坏3515无加强检查与更换电线跳接5420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