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1)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494529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1)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1)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1)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1)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1)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1、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2、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从本质而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具体表现在: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而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尽管可在贯穿整个采访写作过程,但是,认识事实的任务基本上在采访阶段完成;抓新闻就是抓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写作有赖于对事实的采访;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新闻写作的基础在于采访,采访决定新闻写作,这是人们对客观事实认识的规律,

2、也是新闻采写经验的总结。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转化过程中,新闻写作是一个必经阶段和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采访活动也要受写作的制约和检验,新闻的写作对于采访有能动作用。总之,按照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既要深入采访,又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但从采访写作关系的实质来看,应该说是采访决定写作。3、采访写作的两个明显的特点:是更加强调实践性;是有鲜明的政治性。4、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的两个“正确”对待:是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是要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5、新闻采访艺术:主要研究如何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求实观点和群众观点,正

3、确处理好新闻采访中的微观与宏观、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并运用心理分析加以调节和控制,使采访逐步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地把握事实和报道事实。6、新闻采访的概念和性质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看问题,采访的性质是主观认识客观并把握客观,是记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活动”,但与一般的调查研究又有不同。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7、采访的特点:采访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与一般的调查研究比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

4、同点。它们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都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都以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探求其本质与规律;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不同点表现在:采访这种调查研究活动有其特殊性: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灵活性、持续性8、采访的目的、任务与作用:采访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新闻;采访的任务,主要是发现、了解和选择新闻,并掌握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事实材料采访的作用有:发现和落实了线索;获取第一手材料;增加感性认识;核对新闻事实。9、增加感性认识的作用有:捕捉一些生动的情节和细节增加真实感,增加知识和见闻

5、,获得真知灼见有记者自己的比较深刻的感受,能写出独到的见解,能写的感人10、记者需要掌握的新闻事实材料,一般包括:全面情况主要事实有关背景典型事例和细节11、采访的指导思想:我们的采访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4个方面: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讲究唯物辩证法要有历史发展观点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12、如何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要真正处理好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是要有实事求是的勇气是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13、怎样讲究唯物辩证法?正确地选择事实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14、怎样有历史的发展观点?

6、要作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要善于从事物发展中捕捉其特点和新意;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趋势,发掘事物深刻的内蕴15、在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是,要正确外好几方面的关系:人民群众和领导个人活动的关系先进人物和群众作用的关系领导机关活动与人民群众实践的关系16、采访的原则:记者采访活动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无产阶段党性原则。在党性原则的指导下,具体的说,要坚持以下几个采访原则:实事求是依靠领导执行政策内外有别17、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应注意划清几个界限: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18、记者在采访中依靠领导,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依靠领导与独立思考的关系;依靠

7、领导与深入基层的关系;领导审稿与自己把关的关系。19、在采访工作中,如何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要看形势,识大局;要看政策规定和报道时机;要看对党和人民是否有利。20、采访的工作路线:记者采访工作路线,概括地说,就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21、深入群众要做到:到第一线去、重要的“心入”、建立采访基点、持之以恒“身入”与“心入”也就是采访要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22、写作的特殊规律及认识依据: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从新闻形成过程看,新闻写作的特殊

8、规律,集中表现为: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形式受制于事实,具体来说: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立脚点先服从事实,再是要服从事实的报道;服从事实,报道实事求是,对新闻写作来讲,是根本,是立足点,也是衡量一篇新闻作品成败的基本标准;新闻写作服从事实的报道,就是要全面把握新闻特性和新闻的传播需要,以事实为本,争取时效。认识依据: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是: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报道这一规律,归根结底,决定于新闻对事实的依存关系和能动作用。首先,新闻源于事实、报道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就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新闻与事实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其次,新闻虽由客观存在的事实构

9、成,却不是事实原封不动的翻版,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体现了新闻对于反映事实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23、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纪实写真用事实说话交代新闻要素24、新闻写作要如实地反映事实,要处理好两个关系: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注意的问题之一: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之二:不能不顾及宏观事实,在微观中顾及宏观。主观意愿与客观反映的关系;主观脱离客观的表现:合理想象、表述不当。25、新闻中存在的用事实说话方面的问题:是概念化;是套话多;是事实少,议论多,不着边际26、怎样要事实说话:直接陈述;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实事求是

10、,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采取第三人称注明消息来源。27、为什么必须交代新闻要素:是新闻的构成规律所决定的为适应新闻受众的普遍心理也是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要求28、新闻写作的具体要求:新、快、短、活所谓短,就是要: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空话少说一事一报语言准确、洗练善于删改所谓活,就是要: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多写视觉新闻29、新闻体裁的分类:消息通讯特写边缘体裁30、消息的概念和特点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消息的特点:篇幅较短,内容简明

11、扼要,文字干净利落;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31、通讯的概念和特点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只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通讯的特点: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32、特写的概念和特点: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

12、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特写的特点:内容集中在一点,着力于细节描写;现场感强烈,注重记者的直观反映;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形象化的刻画人物或事物33、新闻主题的概念、标准、提炼方法:概念: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确定一个好的新闻主题有以下标准: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主题的提炼方法:从认识事实入手在比较中鉴别上头下头结合4.选好主题角度34、关于

13、主题的具体问题1)在确定主题的标准中,要正确并有针对性,其中针对性的依据是:党的政策当前形势客观实际2)在主题的提炼方法中,第一条是从认识事实入手,其中认识事实的制约因素有:事物的多层次,多侧面本质展示的渐进性,阶段性主体的实践水平,认识水平的制约3)选取角度的方法:从说明或回答政策这一角度提炼主题;从人们普遍关切的角度提炼主题;从提倡基本种时代精神或风尚角度提炼主题35、新闻典型:是指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既能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又具有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和事物的报道36、新闻选材的概念、原则及要求: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

14、新闻选材的原则:要围绕主题,说明主题要区别主次,反映实质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新闻选材的要求:新闻选材的总体要求是最大限度的体现新闻的价值,具体有:选新鲜生动的材料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包括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要注意三方面的动向:政治动向、思想动向、经济动向选独具特色的材料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37、新闻选材与写作的关系:选取准确、真实、生动、深刻的反映事实的材料而进行的写作才能产生有益的传播价值,否则将产生极大的负效应;新闻事实客观存在,如何反映则为观念形态,这里就有选材的倾向性问题;新闻事实是一个立体多面材料系列,反映什么会一个目的性的问题38、新闻结构的概念及一般规律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的具体要求是: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有利于表现主题适应受众心理紧凑又富于变化符合体裁的特点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