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艺术的思考和探索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491758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价艺术的思考和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评价艺术的思考和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评价艺术的思考和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评价艺术的思考和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评价艺术的思考和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评价艺术的思考和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价艺术的思考和探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价艺术的思考和探索论文导读:教师要艺术地将教学目标、教学的意图蕴含于激励性评价之中。提出几点思考。探索,评价艺术的思考和探索。关键词:艺术,思考,探索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的评价理念已走进了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的评价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不可否认老师们这样做,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深远影响。但在实际操作实施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地走入了一些误区。笔者听过几节课,深感其中隐忧重重,提出几点思考,共同探讨。一、 真情实感是评价的前提。笔者听过的几节课,均有雷同的教学现象,一

2、堂课中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你真棒”。或者学生们“啪-啪-啪啪啪”整齐划一的表扬掌声。从老师的话中,我们没有听到学生棒在哪儿的真情表白;从老师的脸上,我们也没有看见为学生独到见解而焕发的惊喜于是,激励成了美丽的空中阁楼,学生则无从获得真正的惊喜、自信,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也会随之而渐渐地淡漠。如何使激励性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催化剂呢?我认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怀有对学生真诚的爱,要抓住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让表扬具有情景性,然后再寄予鼓励期待的语言,才会使表扬获得最大效应。在学习庐山的云雾时,我让同学们通过朗读来理解“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意思,有一位同学读课文的时候竟然做

3、起了动作,他说:“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他伸手向空中摸去)漫步山道,(他慢慢地走,边走边看)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他伸开双臂,上下摆动作飞行状)针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我及时做出赞赏性评价:“做得好。我看你马上就要变成神仙了。腾云驾雾还可以怎么做?”一语惊起千层浪,学生们争相举手发言:“我觉得还可以像孙悟空那样。”“我觉得像小鸟飞一样。”由于将感悟的方法蕴含在激励性评价中,学生朗读、感悟的兴趣被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极大地被激发出来。由此可见,能激发学生内驱力的评价,必须有根有据,以事实作为落脚点进行激励,从而使孩子们产生超乎意料的学习热情和

4、创造力。二、教学目标是评价的目的许多老师在备课时,能够从三个维度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做出评价时,往往把学习目标弃之一边,或本末倒置,让学生“误入歧途”。我认为评价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博士论文,探索。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艺术地将教学目标、教学的意图蕴含于激励性评价之中。在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文中有一段“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我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森林里美丽的景色。博士论文,探索。第一位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这么响,可我只看到了花。”第二个学生读得有进步了,我就说:“哦,你不但让我看到了

5、花,而且看到花在舞动。”第三位学生情感到位了,我说:“呀,老师不但看到了,还闻到了花香,真是芳香扑鼻呀!”为实现教学目标,我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点拨,每个学生都读得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在这一朗读指导过程中,我的评价犹如一把“梯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登高,评价伴随着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三、正确落实多元评价是关键。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价,恰如其分的表扬会让人觉得你有诚意,言过其食的表扬则招致怀疑。培根说过:“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就会招来轻蔑和嫉妒。”在课堂上有的老师过分追求多元化无原则“尊重”学生,会导致教师在学生面前

6、改变教学目标,使学生无所适从。在学习蘑菇该奖给谁时,有一位老师请同学们说说:“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把最大的蘑菇将给谁?”在谈了应该将给小白兔之后,为了让学生有多元的理解,老师这样启发:“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在教师的“诱导”之下,有学生说:“如果我是兔妈妈,我会把最大的蘑菇将给小黑兔,因为这次小黑兔和乌龟赛跑时没有像上次一样睡觉”教师随即肯定:“你读书可真仔细,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博士论文,探索。”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多元化体验,把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机械割裂,使学生对人物的评价前后矛盾。机械的、形式的所谓“多元”,不仅背离了课文的人文精神,而且把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体验引入了歧途。这样

7、一来,不仅无所得,而且搅乱了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在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中发挥评价的功能呢?我认为教师应从文本的整体着手,在关注学生独生气勃勃体验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引导。博士论文,探索。教师决不能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和毫无价值取向的中立者。另一位老师在执教蘑菇该奖给谁时,有学生也发表了应该将蘑菇将给小黑兔的观点,教师马上做出评价:“你敢于发现自己的见解,但请再好好读读全文,再仔细看看插图你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看法。”教师的评价、引导,很好地把学生的独特体验与课文的人文价值统一起来。四、适时、适度地评价是艺术及时、准确是评价的基本要求,可有时及时地做出正误判断,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有可能适

8、得其反。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评价学生有一较常用的话:“谁能比他说(读)得更好?”紧接着第二位同学的发言,教师又及时的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目的是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激发起更多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欲望。博士论文,探索。可我尝试几次后发现,并没有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给他们评个上下高低。有些学生生来思维敏捷、能说会道,有些学生生性内向、不善言辞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学生做出及时、客观的评价,只会助长优等生的自傲心理,浇灭其他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的评价应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分层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各方面表现、能力的观察,在心中把生

9、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层次,当学生发言、练习时,教师可用一把弹性的尺子,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做出评价。这样,也许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会得到表扬,而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批评或否定,或者大家都得到称赞。不管怎样教师设置不同的评价层次,让学生把老师的评价作为自己前后学习情况的纵向比较,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凡事都要有个度,不合时宜或言过其实的,有时不但起不到应表扬有的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所罗门曾说:“每日早晨,大夸你的朋友,还不如诅咒他。”说明过度的表扬的危害性。课堂上“你真了不起”“你真是个天才”有些过度的表扬话不绝于耳。其实,对于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回答,老师表扬形式是多样的,老师竖起的大拇指,惊喜的表情、赞许的笑容所起到的效果并不一定亚于那言过其实的表扬。博士论文,探索。我认为,在给学生戴高帽子时,讲些艺术,只会有利而不会有害。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积极的发展,从而达到在学习中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