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制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490545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量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计量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计量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计量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管理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维护和保证项目部测量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使各项计量管理工作和各类测量设备更好地满足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经营管理、节能降耗、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需要,现结合 ISO10012测量控制体系标准要求和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所属各部门的计量管理工作。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三条 项目部计量管理工作在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下,由项目部试验室统一管理,并设一名计量管理兼职人员,负责计量日常管理工作。各部门计量管理业务受试验室的指导和管理,并由试验室建计量器具总台帐,各部门组建计量器具分台帐。 第

2、四条 总工程师计量管理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令、法规及方针政策。 2、组织员工学习计量法及上级计量有关文件。 3、计量工作规划、管理制度编制的审批和协调工作。 4、经常听取计量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五条 计量专 (兼)职人员职责 1、认真执行国家计量法令,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协助上级部门对本部门、项目部的计量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努力钻研技术业务,不断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确保本部门、项目部检测仪器设备量值准确可靠、使用合法、配备合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具有检查、奖惩等职能。 2、做好各种计量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保存工作,向上级主管部门即时提供计量工作有关报表、资料。 3、

3、在责任范围内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完成计量工作中不合格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整改和验证工作。 4、负责办理部门、项目部计量测量设备的申购、封存、降级、报废等手续。 5、负责统一管理测量设备和粘贴计量管理标识以标明其确认状态,编制测量设备各类台帐和按项目部计量管理规定编制测量设备校准计划,并负责完成校准计划任务。 6、负责新购测量设备的验收、统一编号登记入帐,作到帐物相符,不定期检查项目部的测量设备的保管与使用情况。 第六条 计量测量设备使用人员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管理等规定,维护和保证测量控制体系的高效运行,使测量设备更好地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2、各类测量数据的填

4、写必须如实、完整、规范和清晰,并对其数据负责。 3、负责所使用的测量设备完整、清洁,不得损坏其测量设备的管理标识。 4、计量测量设备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前后应检查有无造成设备损坏的可能性,并做好测量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填写各项记录等工作。 第三章 计量管理 第七条 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施工质量控制、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列入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测量设备,实行强制检定。各部门要按计量测量设备所规定的强制检定周期,依照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组织送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强制检定的计量测量设备不检或延期送

5、检。 第八条 被列入工程关键测量点使用中的计量测量设备,在有效期内要进行抽查检定,以考查所定的检定周期的合理性,保证在用计量测量设备量值准确可靠。抽查检定通常只检定该器具的主要项目或示值,不代替周期检定。 随机抽检由计量管理人员组织,使用人员应支持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抽检。抽检主要检查计量测量设备的外观、相互作用,刻度线和零位准确性等。抽检时必须作好抽检记录。 第九条 大型的计量测量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校准证书等由使用部门、各分部计量人员妥善保存。 计量测量设备台帐,有关法令、法规制度、计量技术资料、计量规划、计划总结等由计量管理人员妥善保存。 第十条 计量测量设备必须经过确认合

6、格后、登记建帐、未经建帐的 “黑量具”禁止使用;标准器必须经有关部门考核授权后,方可用作量值传递。 第十一条 任何计量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除规定可以由使用人进行的调整外,不准随意拆卸、调试、破坏计量测量设备的准确度。 第十二条 计量测量设备按A、B、C分类进行管理,以达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全面监督,区别管理的目的。 1、强检计量测量设备 (属于 A 类) 由政府技术监督部门直接实施或授权企业实施强制检定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测量设备和标准器。 2、A 类测量设备: 2.1工作标准器、标准物质。 2.2 向用户或向社会提供检验数据的测量设备。 2.3用于最终产

7、品质量检验的测量设备。 3、B 类测量设备: 3.1企业内部用于能源、物资核算的测量设备。 3.2用于工艺工序过程参数监测与控制的测量设备。 3.3企业内部用于检验、测量和试验的一般性测量设备。 3.4对准确度有一定要求的、用于辅助生产、生活福利方面的测量设备。 4、C 类测量设备: 4.1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技术风险或安全风险的测量设备。如现场指示用盘装电表、辅助指示用计量器具等。 4.2计量特性不易改变或低值易耗的测量设备,如玻璃容器、工具类器具、自制辅助量具和其它简易器材等。 第十三条 标识包括合格证 A、B、C、准用证、封存证、报废、计量标准。标识管理是表明计量测量

8、设备所处的状态,防止错用,便于对计量测量设备的管理。 1、标识确认方法: 1.1 合格证标识,设备经检定合格 (校准)后的在用和库房用着备用、周检流转的计量测量设备贴此标识。 1.2 封存证标识,大型和精密的计量测量设备在生产、流转中长期不投入使用的,贴此标识。 1.3 报废证标识,凡计量测量设备,经检定,维修后不合格,确认报废后贴此标识。 1.4 准用证标识: 1.4.1在当地计量检测部门无法测试,可由试验人员根据产品检验说明书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后,贴此标识。 1.4.2计量人员按自校方法开展的校准项目,校准后,贴此标识。 1.4.3 国家和项目部内没有校准手段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可以对其功能进行检查,然后粘贴此标识,准许在现场使用。 第四章 考核 第十四条 项目部每年对所属各部门组织计量管理工作实行考核;考核依照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结合 ISO10012测量控制体系的规定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