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488515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二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二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二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质 学校:石油中学 命题人: 石磊 (答题时间:0分钟 满分:150分)第卷(选择题,共3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譬(p)如 木椟() 后稷() 施施(sh)从外来B.孝悌(t) 酒馔(zhun) 木铎(y) 天下恶()乎定C怃然(w) 食黍(h)击磬(n) 春省(xg)耕而补不足D沟渎(d) 曲肱(gng)便佞(nng)杀鸡为黍而食(h)之2.下列各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是鲁孔丘与 使子路反见之 . 君子一言以为知 归孔子豚 C 如日月之食焉 大王之好乐甚 .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原闻其指 .下面语段中

2、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武侠小说紫灵有这样一个情节:“他们这些无所不能而存活在世上的残暴强盗,一个个仰面摔倒在地上,嘴里惨叫了几声,蹬了蹬两腿,结束了他们罪不容诛的一生。他们哪一个人的手上不是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而恶贯满盈?今天得到这样的结果,真是罚不当罪,不过也算是他们死得其所。无所不能 B罪不容诛 C.罚不当罪 D死得其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即消除体制障碍、推进配套机构改革、加强物质载体建设。B.22X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单打比赛结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国运动员林丹为此获得了此项比赛的冠军。.为了

3、办好20X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的理念。D.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去年年底离职,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从而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A.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B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C.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诗经合在一起称“四书”。孔子名

4、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劝 学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

5、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同“缒”zu)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同“循”)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6、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注说:说教。兑:悦。堇:毒草,根有剧毒。遇合:师徒相遇而和洽。畏:被拘禁。前一个“畏”,躲藏。.对下列语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彰:彰显、显著B.圣人生于疾学 疾:疾病。这里是动词,患病C.

7、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 释:丢弃、抛弃.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 益:更加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说明“劝学”和“劝师”的一组是( )A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 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B.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C.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凡说者,兑之也.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君、父母都希望臣下、子女做到“忠孝”,臣下、子女都希望求得“显荣”,而要实现这些,只有通过学习。B.作者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尊敬老师。“师尊”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胜理”、“行义”是做老师的要务。“忠孝”、“显

8、荣”,并把曾点、颜渊和孔子作为尊师的楷模,这些都反映了本文作者的儒家思想。“圣人生于疾学”,这无疑是对圣人“生而知之”的否定,也给唐代韩愈作师说以借鉴作用。三、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分)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

9、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选自孟子万章上).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命之乎 命:命令示之而已矣 示:显示C践天子位焉 践:登上D.使之主祭而

10、百神享之,是天受之 受:接受1.下面的句子,加点的字在意义及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A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此之谓也B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 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 C 谆谆然命之乎 夫然后之中国D 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B. 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此之谓也D.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第卷(非选择题,共1分,)四、(35分)(一)翻译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

11、分) (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3分) (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缺部分。(分)(1)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_,_。(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3)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4)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7)、好仁不好学, ()、临渊羡鱼, 。(三)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7题。夫子当路于齐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

12、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

13、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注:曾西:名申,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