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6487053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中科院人事教育局中 科 院 党 校二八年三月提高针对性,增强系统性不断将中科院继续教育工作推向深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最重要的是人才质量的提高,人才群体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智力结构的不断优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迫切要求我们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同时指出,从事干部培训的教职员工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

2、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培训质量努力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继续教育不应只是对知识的一般性传授、补充、更新和拓宽,应更注重潜能的开发,重视培养开拓性的智力和方法,突出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继续教育第一位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既是继续教育成功的标志,也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涵。如何开发科技人才的潜能,悉心培养他们掌握知识技能去创造性解决科技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院继续教育工作的着力点。近几年来,我院继续教育工作着眼于培养“三支队伍”的创新能力,着眼于同院知识创新工程相结合,着眼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现生

3、产力,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继续教育工作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近三年来,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委托中科院党校,成立相关培训调查与研究课题组,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先后进行了“中科院知识创新三期职工培训需求调查”、“所局级领导上岗培训需求调查”、“青年干部培训需求调查”、“党校学员培训需求调查”、“科技领导力问卷调查”,以及“研究所继续教育需求”等多方位的培训需求调查与访谈。此外,在每期培训班开班前和结束后,都进行相关培训需求问卷和座谈,从而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中科院不同部门人员、不同年龄段人员、不同岗位系列人员、管理岗位不同级别人员、科研岗位不同级别人员、技术支撑岗位不同级别人

4、员、不同入岗时间者对知识和能力培训的差异需求。院人教局在此基础上制定并下发了中国科学院20062010年继续教育规划、中科院继续教育指南,这些成果的取得和应用逐步提高了我院继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培训效果得到了受训者的认可。为进一步做好干部培训工作,提高我院继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在规划和指南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以提升学员素质与能力、解决学员实际问题为目的,从2005年起开始进行“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并将这一研究成果编辑成册,作为内部资料供我院教育管理机构和继续教育工作人员学习、参考和使用。课程体系包括知识体系和培训项目体系。面向科技管理干部的“知识体系”,分为

5、政治、经济、管理学、信息管理、科技管理和综合6大门类,各知识门类下进一步细分知识集合、知识单元、知识模块,成为培训课程元素。为了集成运用知识体系元素,以培训项目为载体,按照“分层次、分类别”的原则,形成“所局级领导干部培训项目”、“研究所管理骨干培训项目”、“面向研究所的指导性/重点培训项目”和“公共/通用类培训学习项目”四类培训项目体系,对各层次培训班的培训目的、对象、时间、课程等关键要素进行了策划设计,重点对所局级领导、中层管理干部,以及研究所人员等相关培训项目以知识体系为基础,进行了知识体系元素的集成和运用探索,对我院各科研院所的教育培训工作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八年三月十八日中科院继续

6、教育课程体系使用指南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研发旨在规范和协助中科院各级机构持续加强履行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工作职责,提升培训组织与管理效能,强化培训质量,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设计,促使我院继续教育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以进一步提升我院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撑人员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与工作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知识创新工程。为充分发挥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作用,特做简要使用说明。一、课程体系框架说明中科院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主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继续教育知识体系篇”,第二部分是 “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篇”,其中,知识体系是培训教学课程设计的基础,培训项目是基于培训对象的不同而策划设

7、计的系列培训班次和教学计划,从这两大部分的整体构架与使用方式来说,将体现系统性、联系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的使用原则。第一部分-“继续教育知识体系篇”。该体系主要结合中国科学院各级领导与管理干部、工作人员的知识需求和当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动态而设计,主体是把各级管理干部所需要的现代管理知识分为政治、经济、管理学、信息管理、科技管理和综合6大门类,并在各知识门类下进一步细分为知识集合、知识单元、知识模块和知识点,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既自成一体,又可以灵活组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管理干部的需要组合为各种新的课程体系。因此,培训组织者可以结合本组织各类培训班的实际需求,参照该知识体系,自主选择和

8、组合相应的培训课程,实现菜单式教学。第二部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篇”。在本部分,主要按照“分层次、分类别”的原则,重点策划了“所局级领导干部培训项目”、“研究所管理骨干培训项目”、“面向研究所的指导性/重点培训项目”和“公共/通用类培训学习项目”四类培训的相关系列培训项目及其详细教学计划。因此,培训组织者在组织本单位不同类别人员的相关培训项目时,可在充分借鉴本培训项目之课程设计的基础上,依本单位实际需求适当增补相应课程来组织教学,进一步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培训效果。二、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所研发的不同层次与类别的培训项目,可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予以实施:1、所

9、局级领导干部培训项目,主要由人教局和中科院党校负责组织实施,各分院协助。其中部分培训班次课程设计可供各分院参考,用以策划设计本分院的所局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学习。2、研究所管理骨干培训项目,主要由中科院党校和人教局、以及其他职能局共同组织实施,加强彼此协调和良性沟通机制,促成培训资源整合利用与培训效果的最大化。管理骨干培训班次的课程设计同样可供各职能局、研究所参考。3、面向研究所的指导性/重点培训项目,主要由研究所组织实施,其中某些具有普遍共同需求的培训班次可适当由人教局、党校和分院统筹安排各分院研究所相关人员共同参加培训学习,使培训资源利用最大化。4、公共/通用类培训学习项目,面向全院各类人员提

10、供自主式学习平台,主要可由学员通过学历进修、培训班次和网络课堂进行自主学习,作为集中学习和研究所安排学习的重要补充。其中相关管理技能与素养等可参照研究所管理骨干、面向研究所的指导性/重点培训项目课程和“知识体系”中相关课程予以执行,其他可通过网络课堂(如研究生院网站:http:/的“空中课堂”)进行自主学习,也可鼓励工作人员参加高等学校相关学历学习,充分发挥学习需求者本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述不同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涉及院级、分院级、研究所和学习者个人,为使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有效实施,需在人教局的系统规划和组织协调下,加强党校、分院、研究所之间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整合利用培训资源,促成培训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培训效果的最佳化,使培训组织化、规范化、系统化和专业化。三、课程体系的持续完善继续教育需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服务于组织的发展与需求。同样,本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也将在持续动态跟踪与了解中科院发展战略、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各类人员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持续完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能真正体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特点,能适应新的时代与新的要求,促进我院继续与工作的蓬勃发展与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