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浸出工艺流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487050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脂浸出工艺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油脂浸出工艺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油脂浸出工艺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油脂浸出工艺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油脂浸出工艺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脂浸出工艺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脂浸出工艺流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脂浸出工艺流程油料经过预处理后所成的料胚或预榨饼,由输送设备送入浸出器,经溶剂浸出 后得到浓混合粕和湿粕。浸出设备浸出系统的重要设备是浸出器,其形式很多。间歇式浸出器-浸出罐。连续式浸出器-平转式浸出器、环形浸出器、卫星式浸出器、履带式浸出器 等。1(湿粕的脱溶烘干(1) 工艺流程从浸出器卸出的粕中含有25,35,的溶剂,为了使这些溶剂得以回收和获得质 量较好的粕,可采用加热以蒸脱溶剂。(2) 脱溶烘干设备 对预榨饼浸出粕的脱溶烘干多采用高料层蒸烘机,对大豆一 次浸粕的脱溶烘干,宜采用D(T蒸脱机。2(混合油的蒸发和汽提(1) 工艺过程混合油过滤-?混合油贮罐-?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

2、汽提塔-?浸出毛油从浸出器泵出的混合油(油脂与溶剂组成的溶液),须经处理使油脂与溶剂分离。分离方法是利用油脂与溶剂的沸点不同,首先将混合油加热蒸发,使绝大部分 溶剂汽化而与油脂分离。然后,再利用油脂与溶剂挥发性的不同,将浓混合油进行 水蒸气蒸馏(即汽提),把毛油中残留溶剂蒸馏出去,从而获得含溶剂量很低的浸出 毛油,但是在进行蒸发、汽提之前,须将混合油进行预处理,以除去其中的固体 粕末及胶状物质,为混合油的成分分离创造条件。(2) 过滤 让混合油通过过滤介质(筛网),其中所含的固体粕末即被截留,得到 较为洁净的混合油。处理量较大的平转型浸出器内,在第?集油格上装有帐篷式过 滤器,滤网规格为100

3、目,浓混合油经过滤后再泵出。(3) 离心沉降现多采用旋液分离器来分离混合油中的粕末,它是利用混合油各 组分的重量不同,采用离心旋转产生离心力大小的差别,使粕末下沉而液体上升, 达到清洁混合油的目的。(4) 混合油的蒸发蒸发是借加热作用使溶液中一部分溶剂汽化,从而提高溶液 中溶质的浓度,即使挥发性溶剂与不挥发性溶质分离的操作过程。混合油的蒸发是 利用油脂几乎不挥发,而溶剂沸点低、易于挥发的特性,用加热使溶剂大部分汽化蒸出,从 而使混合油中油脂的浓度大大提高的过程。在蒸发设备的选用上,油厂多选用长管蒸发器(也称为升膜式蒸发器)。其特 点是加热管道长,混合油经预热后由下部进入加热管内,迅速沸腾,产生

4、大量蒸气 泡并迅速上升。混合油也被上升的蒸气泡带动并拉曳为一层液膜沿管壁上升,溶剂 在此过程中继续蒸发。由于在薄膜状态下进行传热,故蒸发效率较高。其设备为长 管蒸发器。(5) 混合油的汽提 通过蒸发,混合油的浓度大大提高。然而,溶剂的沸点也随 之升高。无论继续进行常压蒸发或改成减压蒸发,欲使混合油中剩余的溶剂基本除 去都是相当困难的。只有采用汽提,才能将混合油内残余的溶剂基本除去。汽提即水蒸气蒸馏,其原理是:混合油与水不相溶,向沸点很高的浓混合油内 通入一定压力的直接蒸汽,同时在设备的夹套内通入间接蒸汽加热,使通入混合油 的直接蒸汽不致冷凝。直接蒸汽与溶剂蒸气压之和与外压平衡,溶剂即沸腾,从而

5、 降低了高沸点溶剂的沸点。未凝结的直接蒸汽夹带蒸馏出的溶剂一起进入冷凝器进 行冷凝回收。其设备有管式汽提塔、层碟式汽提塔、斜板式汽提塔。3(溶剂蒸气的冷凝和冷却(1) 工艺流程由第一、第二蒸发器出来的溶剂蒸气因其中不含水,经冷凝器冷却后直接流入 循环溶剂罐;由汽提塔、蒸烘机出来的混合蒸气进入冷凝器,经冷凝后的溶剂、水 混合液流入分水器进行分水,分离出的溶剂流入循环溶剂罐,而水进入水封池,再 排入下水道。若分水器排出的水中含有溶剂,则进入蒸煮罐,蒸去水中微量溶剂后,经冷凝 器出来冷凝液进入分水器,废水进入水封池。(2) 溶剂蒸气的冷凝和冷却所谓冷凝,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气体放出热量转变 成液体的过

6、程。而冷却是指热流体放出热量后温度降低但不发生物相变化的过程。 单一的溶剂蒸气在固定在冷凝温度下放出其本身的蒸发潜热而由气态变成液态。当 蒸气刚刚冷凝完毕,就开始了冷凝液的冷却过程。因此,在冷凝器中讲行的是冷凝 和冷却两个过程。事实上这两个过程也不可能截然分开。两种互不相溶的蒸气混合 物一水蒸气和溶剂蒸气,由于它们各自的冷凝点不同,因而在冷凝过程中,随温度 的下降所得冷凝液的组成也不同。但在冷凝器中它们仍然经历冷凝、冷却两个过 程。目前常用的冷凝器有列管式冷凝器、喷淋式冷凝器和板式冷凝器。(3) 溶剂和水分离来自蒸烘机或汽提塔的混合蒸气冷凝后,其中含有较多的水。利用溶剂不易溶于水且比水轻的特性

7、,使溶剂和水分离,以回收溶剂。这种分 离设备就称之为溶剂一水分离器,目前使用得较多的是分水箱。(4) 废水中溶剂的回收 分水箱排出的废水要经水封池处理。水封池要靠近浸出 车间,水封池为三室水泥结构,其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4米,封闭水柱高度大于保 护高度2(4倍,容量不小于车间分水箱容积的1(5倍,水流的入口和出口的管道均 为水封闭式。在正常情况下,分水器排出的废水经水封池处理,但当水中夹杂有大量粕屑 时,对呈乳化状态的一部分废水,应送入废水蒸煮罐,用蒸汽加热到92?以上,但 不超过98?,使其中所含的溶剂蒸发,再经冷凝器回收。4(自由气体中溶剂的回收(1) 工艺流程空气可以随着投料进入浸出器,

8、并进入整个浸出设备系统与溶剂蒸气混合,这 部分空气因不能冷凝成液体,故称之为自由气体。自由气体长期积聚会增大系统 内的压力而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要从系统中及时排出自由气体。但这部分 空气中含有大量溶剂蒸气,在排出前需将其中所含溶剂回收。来自浸出器、分水 箱、混合油贮罐、冷凝器、溶剂循环罐的自由气体全部汇集于空气平衡罐,再进入 最后冷凝器。某些油厂把空气平衡罐与最后冷凝器合二为一。自由气体中所含的溶 剂被部分冷凝回收后,尚有未凝结的气体,仍含有少量溶剂,应尽量予以回收后再 将废气排空。(2) 工艺设备石蜡油尾气回收法、低温冷冻法。5(浸出车间工艺技术参数(1) 工艺参数?进浸出器料胚质量

9、直接浸出工艺,料胚厚度为0(3毫米以下,水分10,以下; 预榨浸出工艺,饼块最大对角线不超过15毫米,粉末度(30目以下)5,以下,水分 5,以下。?料胚在平转浸出器中浸出,其转速不大于100转,分钟;在环型浸出器中浸 出,其链速不小于0 (3转,分钟。?浸出温度50,55?。?混合油浓度入浸料胚含油18,以上者,混合油浓度不小于20,;入浸料胚含油大于10,者,混合油浓度不小于15,;入浸料胚含油在大于5,、小于10,者,混合油 浓度不小于10,。?粕在蒸脱层的停留时间,高温粕不小于30分钟;蒸脱机气相温度为74,80?;蒸 脱机粕出口温度,高温粕不小于105?,低温粕不大于80?。带冷却层

10、的蒸脱机 (DTDC)粕出口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10?。?混合油蒸发系统汽提塔出口毛油含总挥发物0(2,以下,温度105?。?溶剂回收系统 冷凝器冷却水进口水温30?以下,出口温度45?以下。凝结液 温度40?以下。(2 )产品质量?毛油总挥发物0(2,以下。?粕残油率1,以下(粉状料2,以下),水分12,以下,引爆试验合格。?一般要求毛油达到如下标准:色泽、气味、滋味正常水分及挥发物(,)0(5杂质(,)0(5酸价参看原料质量标准,不高于规定要求?预榨饼质量,在预榨机出口处检验,要求:饼厚度12毫米饼水分6,饼残油13,,但根据浸出工艺需要,可提高到18,(3) 有关设备计算采用的参数料胚密度

11、(Y)400,450千克,立方米饼块密度(Y)560,620千克,立方米层式蒸炒锅总传热系数K,628千焦,(平方米?时?)入浸出器料胚的容重,大豆粕按360千克,立方米,预榨饼按600千克,立方 米,浸出时间90分钟。有关列管式传热设备的总传热系数,常压蒸发应不低于下列数据:第一蒸发器总传热系数1170千焦,(平方米?时?)第二蒸发器总传热系数420千焦,(平方米?时?)溶剂冷凝器的总传热系数754千焦,(平方米?时?)溶剂加热器的总传热系数420千焦,(平方米?时?)设备布置应紧凑,在充分考虑操作维修的空间后,可考虑车间主要通道为1(2 米,两设备突出部分问距如需操作人员通过则为0(8米,

12、如不考虑操作人员通过可 为0(4米。靠墙壁无人路过的贮槽与墙距离为0(2米。如有管路经过,上述尺寸尚 需考虑管子及保温层所占空间。车间内不准设地坑、管沟以免溶剂蒸气积聚。4)消耗指标(蒸汽消耗量500(350)千克,吨料电消耗量15千瓦?时,吨料冷却水量20(30)吨,吨料溶剂消耗量,5千克,吨料注意:蒸汽消耗量中,括号内数字为负压蒸发工艺消耗数。(5)管路系统设计 对每条管线进行管径计算,同时按输送的原料选择所需管的 型号材质。每条管线应进行编号,并编制管路、阀门、疏水器、仪表明细表。浸出 车间管径计算,可选用流速数据如下:主蒸气管25米/秒,支蒸气管20米/秒,水 管1 (5米/秒,混合油

13、溶剂管1(0米/秒。B成港百祖浸出法制油工艺技术1(浸出法制油的基本过程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 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的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的油脂被萃取出来的 一种制油方法。其基本过程是: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 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的 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油脂(浸出毛油)。 溶剂蒸气则经过冷凝、冷却回收后继续使用。粕中亦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经脱溶 烘干处理后即得十粕,脱溶烘干过程中挥发出的溶剂蒸气仍经冷凝、冷却回收使 用。2.浸出法制油的优点浸出法

14、制油具有粕中残油率低(出油率高),劳动强度 低,工作环境佳,粕的质量好的优点。浸出法制油的缺点是油脂中会残留溶剂,且 对人体有害;油脂的营养价值破坏较大,几乎没有营养。由此可见,较之压榨法、浸出法制油的确是一种高效的制油方法,目前已普遍 使用。3(油脂浸出的基本原理油脂浸出亦称“萃取”,是用有机溶剂提取油料中油 脂的工艺过程。油料的浸出,可视为固一液萃取,它是利用溶剂对不同物质具有不 同溶解度的性质,将固体物料中有关成分加以分离的过程。在浸出时,油料用溶剂 处理,其中易溶解的成分(主要是油脂)就溶解于溶剂。当油料浸出在静止的情况下 进行时,油脂以分子的形式进行转移,属“分子扩散”。但浸出过程中

15、大多是在溶 剂与料粒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它除了有分子扩散外,还有取决 于溶剂流动情况的“对流扩散”过程。4(浸出法制油工艺(1)浸出法制油工艺的分类按操作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间歇式浸出和 连续式浸出:?间歇式浸出 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 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分批、间断、周期性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 型。Bmi洛百祖?连续式浸出 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 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型。按接触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浸泡式浸出、喷淋式浸出和混合式浸出:?浸泡式浸出

16、料胚浸泡在溶剂中完成浸出过程的叫浸泡式浸出。属浸泡式的浸 出设备有罐组式,另外还有弓型、U型和Y型浸出器等。?喷淋式浸出溶剂呈喷淋状态与料胚接触而完成浸出过程者被称为喷淋式浸 出,属喷淋式的浸出设备有履带式浸出器等。?混合式浸出这是一种喷淋与浸泡相结合的浸出方式,属于混合式的浸出设备 有平转式浸出器和环形浸出器等。(2) 浸出法制油工艺按生产方法可分为直接浸出和预榨浸出:?直接浸出直接浸出也称“一次浸出”。它是将油料经预处理后直接进行浸出 制油工艺过程。此工艺适合于加工含油量较低的油料。?预榨浸出预榨浸出油料经预榨取出部分油脂,再将含油较高的饼进行浸出的 工艺过程。此工艺适用于含油量较高的油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