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本研究提高教研效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485917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校本研究提高教研效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强校本研究提高教研效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强校本研究提高教研效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校本研究提高教研效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校本研究提高教研效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校本研究,提高教研效益一、现状分析 很多老师学习机会少: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很少有机会到外面学习,听听课,增长见识。偶尔有机会在网络上、远程教育上或是在教育教学专刊上学到一些微不足道(优秀课例)的经验,也无法比拟身临其境融入这种师生浓浓相互共究的架构教学之中。好多教师所带功课多而杂,无暇顾及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艺术,哪能谈上教学效果。再加上每学年教师的工作业绩与绩效工资相挂钩,教师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无非进一步加大,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二、采取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学校领导、学科负责人安排到各教研组,组织和指导集体备课活动;在校本教研中大力倡导教师带着问题听课,要求每位

2、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为了着力抓研究课、公开课的实效,我们可以推行 “教研员下水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结对教师互助课”等方式,督促青年教师多上公开课、研究课,校领导实行“推门听课”、全校教师实行“随堂听课”的制度。并要求各教研组组织集体学习、备课,进行研究课探讨;课题组成员听课、评课。2、多学多问,了解新型教学动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学习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支撑,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新课程理念的解读、学科教学新理念及由此引起的课堂教学方式、学习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等都需要学习。我们应改变原先的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理论学习形式,逐步转

3、化成教师个人学习为“主”,集中学习为“导”的理论学习形式。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的质量监控,要求教师带着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进行理论学习,定期开展理论学习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拓展理论学习的渠道,不仅提倡教师充分利用信息网远程教育等,开展理论学习和展示学习成果,还要求教师可进行定向理论学习,缺什么、补什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今后发展方向,针对性的就以某一方面进行理论学习,充分体现教师个人志向。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努力转变教师的角色,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多研多练,落实课堂教学艺术。 专家引领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没有专业引领的实践是

4、低效的实践。专家引领可以把教育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名师带动作用,让名师带动更多的年轻教师。他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深入课堂,耐心辅导传授经验,以身试教。在相互示范与交流中,使教师的各种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场所。在校本教研中课堂是最好的培训场地,课堂教学的锤炼是永远的培训内容。教师只有在这里经历一次又一次成功和失败,才会诠释新课程理念,才会探索出更合适的教学策略。每一次教研,让每一位教师都是这节课的设计者,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精心备好这节课,并在评课中渗透自己的理念,有时在教学比武中,同一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让不同风格的几名教师同题会课。你上我听,我上你听,课后执教者个人反思,集体评议时,大家可以有比较的、深刻的发言,尤其是对教学的预设和动态生成有了更深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对比性强,可以大大调动教师们的积极参与意识。 总之,加强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多学多问,了解新型教学动态,多研多练,落实课堂教学艺术,有利于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