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解读和复习题16(单位制、实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48514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解读和复习题16(单位制、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解读和复习题16(单位制、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解读和复习题16(单位制、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解读和复习题16(单位制、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解读和复习题16(单位制、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解读和复习题16(单位制、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第一轮考点及考纲解读和复习题16(单位制、实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狼-高考一轮复习考点及考纲解读(16)单位制、实验内容要求说明112单位制。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小时、分、摄氏度()、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升、电子伏特(eV)113长度的测量11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1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1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1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1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1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20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2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22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12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124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125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126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27用电

2、表探素黑箱内的电学元件128练习使用示波器129传感器的简单应用130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31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I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2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3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以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4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名师解读单位制要求较低,近十年

3、来,单独考查单位制的试题很少,主要是渗透在其他试题之中来考查。同学们要掌握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实验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常考的教材中学生实验共有19个,其中涉及测量物理量的实验有8个,涉及验证和探索实验规律的有11个。高考热点为电阻的测量(包括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电源电动势与内电阻的测量等。本部分命题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如何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考查大家对实验技能掌握的程度。复习时,一定要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如测定电源电动势、测定内电阻等重要实验的原理,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等基本实验的器材选取、步骤设计等。还要仔细阅

4、读教材,注意教材演示实验的原理、器材、操作程序等。另外还要学会将所学的实验方法迁移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样题解读【样题1】(北京海淀区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原来的教科书采用图161甲的方法,经过编者修改后,现行的教科书采用图161乙的方法。两个实验装置的区别在于悬挂重垂线的位置不同图甲中设计有一个支柱(通过调整,可使两球的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上面的小球被碰离开后,支柱立即倒下),图乙中没有支柱,图甲中的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抛出点分别在通过O、O点的竖直线上,重垂线只确定了O点的位置,比较这两个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61A采用图甲

5、的实验装置时,需要测出两小球的直径 B采用图乙的实验装置时,需要测出两小球的直径 C为了减小误差,采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时,应使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尽量光滑 D为了减小误差,采用图乙的实验装置时,应使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尽量光滑(2)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图162如果采用(1)中乙图装置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某次实验得出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162所示,图中数据单位为cm,假设碰撞动量守恒,则之比m1:m2_。在实验中根据小球的落点情况,若等式ON_成立,则还可证明碰撞中前后系统的动能相等。分析 (1)采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时,入射球和被碰球做平抛运动的初始位置不同,需验证的是m1OPm1OMm2

6、(ONOO),OO2r,所以需要测出两小球的直径,A项正确;采用图乙的实验装置时,入射球和被碰球从同一位置(O点正上方)做平抛运动,需验证的是m1OPm1OMm2ON,所以不需要测出两小球的直径,B项错误;采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时,两球碰撞后立即做平抛运动,所以不需要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尽量光滑,C项错误;采用图乙的实验装置时,碰后入射球还要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运动一段距离才做平抛运动,为了减小误差,应使其尽量光滑,D项正确。(2)将图中数据代入m1OPm1OMm2ON可得m1:m24:1。若要碰撞前后系统的动能相等,需要与m1OPm1OMm2ON联立可求得ONOM+OP。答案 (1)AD(2)m1:m

7、24:1 ONOM+OP解读本题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题,考查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能力要求。本题将不同教材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进行对比,同学们可以体会实验改进后测量误差减小了(不用测小球直径),实验操作简化了,当然摩擦力又带来新的误差,只要控制地好,这种改进还是有价值的。-+图163【样题2】使用如图163所示器材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已知小灯泡标有“6,3”的字样,电源是12的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R1标有

8、“5,2”,R2标有“100,20”。各电表的量程在图中已标出,测量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并测多组数据。(1)把图中实物连成实验电路,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2)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64所示,则 。051015V0123图164-+图165分析 (1)由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电流为0.5A,所以电压表选015档,电流表选00.6档;题目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并测多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接成分压式,并且选用阻值小的,便于调节,即选择1。实物连线如图165所示。(2)因电压表选用015档,表盘中每一小格代表0.5V,读数为3.7V。答案 (1)如图165所示,1(2)3.7解

9、读本题是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考查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要求。考生要重点掌握实验器材的选择依据,尤其是滑动变阻器分压式和限流式接法的选择。AB图166【样题5】(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届高三联考)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没有压力,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针对这种环境,某兴趣小组通过查资料获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其中m时振子的质量,k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他们设计了一种装置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如图166所示,A是带夹子的金属块,金

10、属块和夹子的总质量为m0,B是待测质量的物体(可以被A上的夹子固定),弹簧的劲度系数k未知,当他们有一块秒表。(1)请你简要地写出测量待测物体质量的方法,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_;_。AB图167(2)用所测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求待测物体质量的计算式为m_ _。(3)由于在太空中受到条件闲置,只能把该装置放在如图167所示的粗糙的水平桌上进行操作,则该操作对该实验结果_(填“有”或“无”)影响,因为_。分析 (1)由公式得,可用秒表测出不放B和放上B时弹簧振子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t1和t2,即可求出待测物体的质量。(2)不放B时,放上B时,解得。(3)没有影响。因为人造卫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

11、体对支持面没有压力,也没有摩擦力,所以弹簧振子的周期不变。答案 (1)不放B时用秒表测出弹簧振子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t1将B固定在A上,用秒表测出弹簧振子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t2(2)(3)无,物体与支持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弹簧振子的周期不变解读本题考查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权威预测1(容易题)读出图168所示的两个螺旋测微器测量的读数。010 150 5 1025 30图1682(南京师大附中分校20

12、11届高三检测,容易题)某同学在应用打点计时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获取一根纸带如图169,但测量发现0、1两点距离远大于2mm,且0、1和1、2间有点漏打或没有显示出来,而其他所有打点都是清晰完整的,现在该同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2、3、4、5、6、7六个点到0点的长度hi(i1,2,3,7),再分别计算得到3、4、5、6四个点的速度vi和vi2(i3,4,5,6),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01234567图169hv20图1610(1)该同学求6号点速度的计算式是v6 (2)然后该同学将计算得到的四组(hi,vi2 )数据在v2h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坐标点,将四个点连接起来得到如图16

13、10所示的直线,请你回答:接下来他是如何判断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的?(说明理由)图16113(中档题)如图1611所示是测定电流表内阻的电路图电流表的内阻约100左右,满偏电流为500A,用电池做电源。(1)现备有以下可变电阻:A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B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C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200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20 K在上述可变电阻中,电路图中的R应选用 ,R应选用 (2)某同学进行的实验步骤如下:先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合上S1,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转到满刻度;合上S2,调节R和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转到满刻度的一半;记下R的阻值。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什么错误。答: 4(中档题)图1612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材料样品,截面为外方(正方形)内圆,如图1612所示。此金属材料质量约为0.10.2kg,长约为30cm,电阻约为10。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密度为0因管线内径太小,无法直接测量,请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其内径dA毫米刻度尺 B螺旋测微器C电流表(0.6A,10) D电流表(3A, 0.1)E电压表(3V, 6k) F滑动变阻器(2k,0.5A)图1613G滑动变阻器(10,2A) H直流稳压电源(6V,0.05)I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1)除待测金属材料外,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只填代号字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