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法指导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48292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法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法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法指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将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学习之中 ,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过程。实施学法指导有多种渠道 ,但是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主渠道。那么在具体实施中如何表达呢?一、坚持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很多 ,其中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 ,都是在教师的指引、启发下进行的 ,学生学习离不开教师这个最积极、最活泼、最能左右其他因素的因素。因此 ,教师必须是已能者 ,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

2、 ,更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本人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探索新学习方法 ,不断地提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要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接受大容量的间接知识 ,学生的学习必须是积极主动的。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控制、调节与强化。尤其是学习方法的传授与学习容易为教师和学生所无视 ,更应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二、通过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行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属于教学论的范畴 ,它是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过程 ,是一种模拟好的学习方法。而这种模拟好的学习方法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

3、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 ,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 ,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后者对开展能力更为重要。三、通过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学法指导学生课业学习的内容 ,是由国家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各科知识的体系统一规定的。因此 ,教育者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 ,把学法指导融入教学内容当中 ,使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有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法那么的指导 ,可根据例题给出的步骤进行模仿 ,经过反复的练习、理解 ,逐步领会、掌握有理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法那么 ,到达熟练运用的目的。四、通过教材内容设置的顺序性进行学法指导按教学大纲、教科

4、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也是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的根底上进行有 ,因此教材内容的设置也呈现一定顺序性、连贯性和系统性。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几何教材内容的大致顺序为:根本几何知识点、线、角等、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等 ,其中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是学习其它内容的根底。如在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互平分时 ,指导学生转化为三角形全等;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指导学生将其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 ,进行探索与猜测 ,并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进行证明;在

5、学习圆幂定理时 ,先将等积线段转化为线段成比例 ,再转化为三角形相似;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如面积、周长 ,可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解。五、通过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学法指导进行科学正确的学法指导 ,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改变“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为学生以后自学打好根底 ,因此 ,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有效实施学法指导 ,必须把自学引入课堂。在指导学生自学时 ,应该是在教师组织、诱导、点拨下的学生独立思考、阅读教材、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 ,尤其是通过自学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

6、的方法的过程。教育者切勿让学生自学时“海阔天空 ,任我遨游 ,对自学的某个单元 ,首先给学生指明重点、难点 ,以及需要掌握的概念、公式等 ,并布置反映上述问题的思考题、练习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六、通过展示师生思维过程进行学法指导宋以后 ,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 ,学堂兴起 ,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 ,对于在“校或“学中传

7、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皇室 ,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1、教师在解题过程中 ,应充分展示自己“失败的思维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

8、课堂上听懂了 ,也知道某一类型的题型用某一方法解答 ,但在具体操作中却不知所措。实践证明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尤其是失败的思维过程 ,对学生的启发更大 ,因为教师失败的思维过程也正是学生的障碍所在。如在教授分组分解因式时 ,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分组的失败过程 ,来说明采取分组法进行分解因式时 ,分组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尝试的过程 ,第一次不一定成功 ,往往要进行再次或屡次分组 ,才能成功。2、充分展示自己“成功的思维过程。在解题中教师的思维方法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影响力 ,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观念。如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时 ,告诉学生通常证明线段相等主要看以这两条线段

9、为边组成的三角形是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中还是在同一三角形中:假设在两个三角形中 ,一般证明这两条线段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全等;假设以这两条线段为边组成了同一三角形 ,那么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对的角相等;假设以这两条线段为边没有组成三角形 ,那么想方法通过添加辅助线组成三角形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证明。这样做 ,使学生学到的不只是一道题的解答 ,也不只是简单的一招一式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数学观念。宋以后 ,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 ,学堂兴起 ,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 ,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皇室 ,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一题多解 ,多种证明方法 ,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最正确时期。在课堂教学中 ,要善于开掘和引导学生展现思维过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