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482366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专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学专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医学专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医学专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医学专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专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这个定义提示我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而是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情绪稳定,行为有目的性,不放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社会适应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2、每个人

2、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和(或)维护自身及他人健康的责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为主,越早越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投资。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求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

3、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作贡献。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献血救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无偿献血利国、利人、利己、利家人。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一定要到国家批准的正规血站献血。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患者

4、、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都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关爱和帮助,这不仅是预防、控制疾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要接纳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和患者,不要让他们感受到任何歧视。要鼓励他们和疾病作斗争,积极参与疾病的防治工作。对精神障碍患者,要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患者的家庭成员要积极帮助他们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对于残疾人和康复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他们,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检查中若发现健康问题和

5、疾病,应及时就医。有针对性地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140 mmHg,舒张压60mmHg且90 mmHg;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正常成年人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90mmHg,小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60mmHg,小于90mmHg,白天略高,晚上略低,冬季略高于夏季。运动、紧张等也会使血压暂时升高。脉压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正常为30-40mmHg。收缩压达到130-139mmHg或舒张压达到85-89mmHg时,称血压正常高值,应当向医生咨询。成年人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

6、,早晨略低,下午略高,1天内波动不超过1,运动或进食后体温会略微增高。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次为16-20次/分,老年人略慢;呼吸频次超过24次/分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亢及心衰等;呼吸频次低12次/分为呼吸过缓。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心率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8、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当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相对于

7、疾病所造成的致死、致残风险和经济、精神损失,接种疫苗的费用是很少的。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我国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现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预防15种传染病。我国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出生1个月内应办理预防接种证

8、,每次接种疫苗时应携带预防接种证,儿童在入托、入学时需要查验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监护人应按照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因故错过接种的要尽快补种。9、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致病性强,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免疫力低、抵抗力弱,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和流感病毒匹配的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儿童、老人、体弱者等容易感染流感的人群,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流感疫

9、苗。由于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得有效保护。10、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是指含有病毒的血液经破损的皮肤、粘膜暴露而传播,或含有病毒的血液通过输血或者血液制品而传播。与感染者共用针头和针具、输入感染者的血液或血成分、移植感染者的组织或器官可造成传播;与感染者共用剃须刀和牙刷、文身和针刺也可能引起传播。性接触传播是指(异性或同性)无防护性行为引起的传播,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会因生殖体液的接触而传播。母婴传播是指感染病毒的母亲经胎盘或分娩将病毒传给胎儿,

10、也可以通过哺乳传给婴儿。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都不会借助空气、水或食物传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乙肝和丙肝患者或感染者的一般接触不会被感染。艾滋病、乙肝和丙肝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不会通过一般社交上的接吻、拥抱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播。11、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当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具有传染性的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产生的飞沫核(微小颗粒)传播结

11、核菌。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有可能产生结核感染,人体感染结核菌之后只有少数人会发病,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抵抗力和结核菌毒力。连续2周以上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要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染他人的可能性。12、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肺结核患者应在所在地结核病定点医院或者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 肺结核患者需要接受为期68个月直接督导下的短程药物治疗,这是当前治疗结核病的最主要方法。规范治疗23周后,肺结核患者的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得了肺结核病并不可怕,只

12、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规律、全程、按时服药,坚持规范治疗,大多数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不但易导致治疗失败和疾病复发,还有可能产生耐药。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时间更长(18-24个月)、治疗费用更大,而且治愈率较低。传染期肺结核患者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应佩戴口罩。要做到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减少结核菌的传播。与感染性肺结核患者接触,出入较高危险场所(如医院、结核科门诊等)时,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家庭中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时应尽量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避免家人受到传染。13、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当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13、。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人和家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简称“疫水”),就会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感染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10月。预防血吸虫病,不要接触有钉螺(血吸虫病传播的中间宿主)孳生的湖、河、塘及水渠的水体,不要在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中游泳、戏水、打草、捕鱼、捞虾、洗衣、洗菜或进行其他活动。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14、家养犬、猫应当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4、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所致,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舐,为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级暴露。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随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一定要按照程序按时、全程接种。为控制狂犬病传播,饲养者要为犬、猫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防止犬、猫发生狂犬病并

15、传播给人。带犬外出时,要使用犬链,或给犬戴上笼嘴,防止咬伤他人。15、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蚊子可以传播疟疾、乙脑、登革热等疾病。搞好环境卫生,消除蚊子孳生地。蚊幼虫生活在水中,要将环境中的各类积水加以清理,无法清理的积水可定期投放杀蚊幼剂。根据情况选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杀虫剂、驱避剂等防蚊灭蚊用品,防止蚊子叮咬。苍蝇可以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消化道疾病。搞好环境卫生, 管理好垃圾、粪便、污物,消除苍蝇孳生地。不乱丢垃圾,生活垃圾袋装化。不随地大小便,处理好宠物的粪便。安装纱门、纱窗、防蝇门帘等防蝇设施,切断苍蝇侵入途径。保管好食物,防止苍蝇叮爬。灭蝇措施可优先使用苍蝇拍、

16、灭蝇灯、粘蝇纸(带、绳)等物理方法。老鼠可以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老鼠的藏身之地。安装防鼠门、防鼠网、封堵孔洞等。保管好食物,减少老鼠对食物的污染。杀灭老鼠可以使用鼠夹、鼠笼、粘鼠板等捕鼠工具,还可以使用安全、高效的灭鼠药物。要注意灭鼠药的保管和使用方法,防止人畜中毒。蟑螂可以携带痢疾、伤寒等多种病原菌,其排泄物与尸体中的蛋白可诱发人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蟑螂多生活在温暖、潮湿、食物丰富的环境中,保持室内干燥、清洁,可以减少蟑螂的孳生。要将食物密闭存放,餐具用热水冲洗干净,炉灶保持清洁,及时清理餐厨垃圾。可以使用杀蟑毒饵等药物或粘蟑纸杀灭蟑螂。1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