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模拟卷练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6481483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考模拟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指考模拟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指考模拟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指考模拟卷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指考模拟卷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考模拟卷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考模拟卷练习(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壹部分:選擇題,共55分一、單一選擇題(34分)1. 下列各組內的字,讀音相同的選項是:甲、扳手/舢舨 乙、溯溪/橫槊賦詩 丙、芻蕘/嬌嬈 丁、腓骨/俳句 戊、煨熱/依偎己、迍邅/鷹鸇(A)甲乙丁( B)甲丁己 (C)乙丙戊(D)丙戊己2. 杜甫在旅夜書懷中寫道: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道破了在文學上成名並非文人士子的本意。然而真正讓他們永遠活在後人心中的,卻不是官場上的豐功偉業,而是那些在荒遠 地域、淒冷歲月裡寫下的篇篇文章。下列對於貶謫之作的說明,敘述正確的是:(A)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運用情景交融的筆法託物言志,藉西山之怪特點出官場中人阿諛奉 承的奇特行徑(B)白居易與元微之書:信中

2、特錄三泰,除寬慰知己外,也表現傳統士 人面臨困境的自處之道(C)范仲淹岳陽樓記:融敘事、寫景、抒情、說理為一體,寫景 狀物多用散體,敘事議論多用駢體,為一篇駢散合一的佳作(D)歐陽脩醉翁亭記:運用平提側注法,逐步推演出與民同樂的情懷3. 下引文章中揣、指、患、辟四個字,各自與下列選項內相同的字比較,意義相同的選項是:愚不揣有見於此,故凡文不關於六經之指、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而既以明道救人,則於當今之所通患,而未嘗專指其人者,亦遂不敢以辟也。(顧炎武與人書三)(A)懷中揣了書呈,逕投端王宮中來(B)頭髮上指,目眥盡裂(C)不患人之 不己知,患不知人也(D)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3、4. 斟酌下列文句,中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甲、這時候流蘇對柳原多了一層認識,覺得到海邊上去去也無妨,因此他們到那裡去消磨了 一個上午,他們並排坐在沙上,可是一個面朝東,一個面朝西那口渴的太陽地吸著 海水,漱著、吐著,嘩嘩的響,人身上的水分全給它喝乾了,人成了金色的枯葉子,輕飄飄 的。(張愛玲傾城之戀) 乙、大飯廳的外面有一株高大的銀杏樹,矗立半空,扇形的叢葉庇蔭著校園,像一龕綠沁沁 的祝福。整個校園的衆生之中,他不但最為碩偉,也最為長壽,顯然是清朝的遺老,這一戶 人家的滄桑榮辱,甚至嘉慶以來、乾隆以來的風霜與旱澇,都記錄在他一圈圈的古祕史 裡。(余光中思蜀)丙、我的手臂過夜色,如同泅者,泅過黑

4、水溝,那深暗的洋流。我彎下腰去,用手指觸摸 腳尖,宇宙漠然,天地無情,唯我的腳趾尖感知手指尖的一觸,不需華燈,不需明目,我感 受到全人類的智慧也不能代替我去感知的簡單觸覺。 (張曉風我的幽光實驗)(A)咕咕/淪漪/揮(B)汩汩/年輪/划(C)靜靜/圓弧/拍(D)狠狠/滄桑/振5-6為題組,閱讀下列短文,回答 5-6題。啊!啊,樹是沒有腳的。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樹離根根離土樹即毀滅。它們的 傳統是引頸受戮,即使是神話作家也不曾說森林逃亡。連一片葉也不逃走,無論風力多大。任憑頭 上已飄過十萬朵雲,地上叠過百萬個腳印。任憑那在枝椏間跳遠的鳥族已換了五十代子孫。任憑鳥 的子孫已棲息每一座青

5、山。當幼苗長出來,當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說:你綠在這裡,綠著生,綠著死,死復綠。啊!所以那樹,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勞無用的貢獻,在星空下仰望上 帝。這天,一個喝醉了的駕駛者以七十哩的速度對準樹幹撞去。於是人死。於是交通專家宣判那樹 要償命。於是這一天來了,電鋸從樹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樹僅僅在倒 地時呻吟了一聲。這次屠殺安排在深夜進行,為了不影響馬路上的交通。夜很靜,像樹的祖先時代, 星臨萬戶,天象莊嚴,可是樹沒有說什麼,上帝也沒有。一切預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與 樹為鄰的一位老太太偏說她聽見老樹歎氣,一聲又一聲,像嚴重的氣喘病。伐樹的工人什麼也沒聽 見,樹緩

6、緩傾斜時,他們祇發現一件事:原來藏在葉底下的那盞路燈格外明亮,馬路豁然開曠,像 拓寬了幾尺。(王鼎鈞那樹)5. 下列關於本文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A )以樹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表明樹 如春泥護花般護衛大地,至死也不願離開這塊土地(B)對於伐樹工人而言,這棵樹的存在是 利弊相參(C)樹被砍伐的主要原因是基於美化市容(D)於是人死。於是交通專家宣判那樹 要償命,由殺人者須償命的邏輯,可顯示交通專家判定的合理性6. 關於本文寫作技巧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用那樹僅僅在倒地時呻吟了一聲的擬人手法,凸顯大樹雖遭砍伐,仍不屈服的精神(B)用飄過十萬朵雲、疊過百萬個腳印的 類疊句法,藉由數字

7、表現出樹悠久的歷史(C)你綠在這裡,綠著生,綠著死,死復綠,藉 由不斷出現的綠字,說明樹也有生死輪迴(D)作者以第三人稱娓娓道出大樹的故事,語 調柔和,不帶個人主觀情感7. 馮諼客孟嘗君中的客字,由名詞客人,轉而用作動詞作客,是為轉品修辭。下 列文句內,屬於何作動詞用的選項是:(A)列卒周匝,星羅雲布(班固西都賦)(B) 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聊齋誌異?狼)(C)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蘇軾赤壁賦)(D)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李白子夜吳歌 ?秋歌)8. 閱讀下文,關於本文之寓意,正確的選項是: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

8、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鬥牛也,牛鬥力在角,尾搐 入兩股間。今乃掉尾 而鬥,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 可改也。(蘇軾書戴嵩畫牛)【註 拊掌:拍手。註 搐:抽搐,指夾起尾巴。註 掉尾: 搖動尾巴。】(A)術業有專攻(B)朝聞道,夕死可矣(C)愚者千慮,必有一得(D)問道於盲9. 先秦諸子的思想與文章各有其特色,請推斷甲、乙、丙、丁之敘述,各出自於何書?甲、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 賞之謂德。乙、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丙、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

9、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 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丁、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 未睹巧之久也。甲乙丙丁(A):韓非子老子管子墨子(B)荀子韓非子孫子老子(C):管子莊子墨子孫子(D)韓非子老子荀子孫子10. 漢字的部首具有表意的功能,例如示部的字多與神靈概念有關。下列各字所屬的部首及相 關敘述,正確的是:(A)美原指羊肥大則味甘,故屬於大部(B)而,象形,象鬍 鬚下垂形,屬於而部(C)悶指關閉門窗致使空氣不流通,故屬門部( D)銜 為鐵製勒馬口之具,可以控制馬匹行止,故屬行部11. 閱讀下列現代詩,選出

10、敘述 錯誤的選項:一掠顏色飛上了樹 看,一隻黃鸝!有人說。 翹著尾尖,它不作聲, 豔異照亮了濃密 像是春光,火燄,像是熱情。 等候它唱,我們靜著望, 怕驚了它;但它一展翅 衝破濃密,化一朵彩雲; 它飛了,不見了,沒了像是春光,火燄,像是熱情。 (徐志摩黃鸝)(A)一掠顏色飛上了樹,以一掠顏色寫出了黃鶴的色彩與動感(B)詩中兩次出現的 像是春光,火燄,像是熱情寓指美好的東西(C)前一節充滿了熱情的期待,而後一節則 流露失望之情(D)這是一首敘事詩,藉由黃鶴鳥來去自如,歌詠春光爛漫12. 下引文字,依文意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是:瓷器追求著玉的貴重與精緻, 甲、它要脫盡土氣 乙、持續著沉穩厚實如大

11、地的聲音 丙、而陶甕卻守著它土器的本分 丁、宋瓷則是借著這沉穩厚實往上翻騰激越的高音 戊、土甕像歌詠隊中的低音部享有玉的尊榮。(蔣勳甕)(A)乙丁甲戊丙(B)丙丁乙戊甲(C)丙戊乙丁甲(D)戊乙丁丙甲13. 梅的堅毅高潔歷來被文人所讚美,古今詠梅的詩文亦不勝枚舉,下列詩歌中所指涉的梅,何者 用以象徵君子不屈的性格? ( A)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不信今春晚,倶來雪裡看。樹動 懸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B)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 聊贈一枝春(C)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瓊樓傍古岑。標格原因獨立好,肯教富貴負初心(D)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14

12、. 如果要祝賀人工廠開業,適用的題辭是:甲、肱傳三折乙、輸巧婁明丙、祕傳金匱丁、開物成務戊、經之營之己、大雅扶輪(A)甲丙戊(B)甲丁己(C)乙丙己(D)乙丁戊15. 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今往O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O2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米;擊轅之歌O,有應風雅; 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O 4大義,彰示來世也。昔揚子雲O5先朝執 戟之臣耳,猶稱壯夫不為也。吾雖德薄,位為蕃侯O 7,猶庶幾戮力上國O8,流惠下民,建 永世之業,留金石O9之功;豈徒以翰墨為勳績,辭賦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則 將采庶官00之實錄,辯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成一家之言。雖未能

13、藏之於名山O 11,將以 傳之於同好。此要之皓首012,豈今日之論乎?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O 13也!明早相迎, 書不盡懷!植白。(曹植與楊德祖書)往:致贈、贈送。0通:量詞,計算文書的單位。 擊轅之歌:敲著車轅時所唱的歌,指俚俗之歌。轅,車前用來套駕牲畜的兩根直木,左右 各一。0揄揚:稱揚、宣揚。O5揚子雲:揚雄,字子雲,西漢成都人,少喜作賦,多仿司馬 相如,後薄之而不為,於是作太玄以擬易 ,作法言以擬論語 。06 執戟:職官 名,秦漢時的侍郎官,掌管宿衛殿門。0 7 蕃侯:身為國家屏藩的諸侯。0 8 上國:外藩對朝廷 或附庸國對宗主國的稱呼。0 9金石:指用以頌揚功德的箴銘,常用以比喻

14、不朽。金,鐘鼎彝 器。石,碑碣石刻。010庶官:百官,多指一般官員。0 11藏之名山:比喻著述極具價值,能流 傳後世。名山,古帝王藏書之府。012要之皓首:期望於老年。要,音丨幺,期望。O 13惠子之知 我:惠子與莊周為莫逆之交,惠子死後,莊周過其墓,曾以匠石斫堊的寓言,感慨知友不在的落寞, 後比喻朋友相知之深。此以惠子借指楊德祖。(A) 依據文中所述,曹植的最大心願為定仁義之衷,成一家之言(B)言及恃惠子之知我,乃藉惠子以說明自己尚友古人的寫作歷程(C)昔揚子雲先朝執戟之臣耳,猶稱壯 夫不為也,說明揚雄認為寫作辭賦時的雕章琢句乃不足稱道的小技(D)依上文所述判斷,曹植認同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

15、朽之盛事的主張16. 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1981年讀到鄭德坤教授之中國歷史地理論文集,知東漢明帝時王景治水 ,明帝賜以山 海經等書,可見當時看山海經為實用地理書,而自漢書至舊唐書之間近900年,觀念沒改變,甚至到明朝亦是如此。然而到胡應麟少室山房筆錄以其個人所見認為 山海經為古今語怪之書,將傳統數千年視山海經為地理書之觀念開始扭曲,至清代 修四庫全書,將山海經放在子部小說家類 ,從此山海經就被後世之人視為神 怪(神話)書。我覺得很奇怪,一部流傳數千年的地理書,在明朝被一位學者以一己之見扭曲為神怪書, 後世學者不僅不去還原山海經的原貌,進行地理志的研究,當今若干學者竟附從沿襲扭 曲觀點,大作山海經神話及神怪文章,何能稱為史實研究?(呂應鐘山海經為最古老全球 地理書)根據文章內容判斷,下列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