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调研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6480698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益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益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益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益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益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调研(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XX9月电子信息产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技术产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电子信息产业因其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角,是全球经济中发展最迅速、最具规模的产业。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增强本国或本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在近几年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整体形势仍是规模偏小、层次不高、产业链短、集聚度低、创新能力不足,针对这些差距我们开展了此次调研,目的是从政府角度探寻一些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市电子信

2、息产业更快地发展。一、 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一基本情况据统计,20XX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类企业近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比重8.6%;上缴税金7521万元,比上年增长35.9%;从业人员达8800余人。预计20XX底,规模企业可增至50家,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增长40%以上,上缴税金达到1亿元以上,从业人员将突破1万人。二现状特点1、产业产能日趋规模化。20XX,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企业仅1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5.6亿元,但随着科力远、晶鑫新能源、龙建达电阻、恒辉电阻、宇康通讯等企业的成功引进,

3、以及艾华科技集团等本地企业的快速成长壮大,到20XX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8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35亿元的目标。近两年,汇盛科技、益源光电落户,科力远第三期项目竣工投产,产业发展继续保持旺盛势头,今年预计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比重将超过10%,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图1: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图年过10亿元的企业达2家。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典型的两头在外的一大新兴产业,在全省的地位也逐渐提高,20XX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比重为8.8%,若不计入软件产业,所占比重高达14.7%,在省市州排位仅次于长株潭位居第四,今年预计完成70亿元目标

4、任务,可望进入全省三强。2、产业布局呈现集聚化。目前,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城区的会龙电子信息产业园、龙岭电子工业园和电工业园,三大园区逐步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20XX三大园区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6亿元、12.6亿元和8.9亿元,占全市产业收入的96.3%如图2所示,图2: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图其中,高新区会龙电子信息产业园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区。3、产业产品日益多样化。早在六、七十年代,我市已是全国有名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基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品由最初的电阻电容器等元器件逐步扩展到研磨机、线切割机、耐高温电池、镍氢动力电池、锂离子

5、电池、仪器仪表、电脑、手机、显示器件、机顶盒、充电器、精密线路板、结晶硅、太阳能级多单晶硅、LED大功率照明光源、自动控制系统、风光互补发电设备、BD/GPS双模授时设备、嵌入式软件、差旅通软件等中高端产品和电子整机产品。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已涉及国家电子行业12个中类46个小类中的10个中类和27个小类近百种电子产品,省重点支持发展的光伏产业、消费类电子整机业、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和软件业等四个领域的电子产品我市均已涉足,并拥有一批在省外市场份额大、技术先进和填补空白的电子产品。据统计,20XX四大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8.0亿元、5.3亿元、3.2亿元和0.46亿元如图3所示。图3:电子

6、信息产业结构图三突出问题1、产业规模仍然偏小。从发展规模看,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虽在全省市州中排位靠前,但跟、株洲两市相比差距甚大,20XX长株两市主营业务收入均已过100亿元,而我市只及的1/5,株洲的1/3;而与过1000亿元的、等城市比更是不可望其项背。从企业规模看,全省过亿元企业63家,我市仅6家,比重不及1/6;近年省电子信息产业企业20强排位,我市只有3家企业榜上有名,过10亿元的企业仅2家。从项目建设情况看,目前全省在建项目投资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有50多个,我市仅有3个,投入产出后劲乏力。2、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品虽日益多样化,但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从20XX的主营

7、业务收入看,电子元器件业38亿元、光伏产业5.3亿元、消费类电子整机业3.2亿元、软件业不到0.5亿元。电子元器件比重高达77.7%,其中又多为传统的电阻电容电缆。软件业我市才刚起步,而全省软件业已占总收入四成,发达地区更是软硬件平分秋色。从规模企业结构看,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30家,虽形成产业规模,但同质化严重;而光伏产业生产企业3家,消费类电子整机生产企业2家,软件企业1家,几乎一个企业代表一个子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且与之配套的关联企业甚少,也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自主产品研发能力弱,缺乏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的技术研发机构和产品开发中心的强力支撑,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在

8、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极其匮乏。4、融资环境尚不健全。在财政投入方面,地方政府还没有设立专门用于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引导基金,来自省财政资金投入也明显不足。在社会融资方面,目前也缺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发展信息产业的鼓励政策,银行也没有把电子信息企业作为优先放贷的对象,银企的深度接触还不够充分,各种社会、民间的投资担保机构还不够壮大,尤其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尚不健全。二、国外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1、美国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举措。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动力,其战略举措主要有:第一,实施战略性计划促进信息产业的

9、不断升级和结构优化。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实施的NII、GII、IT2等计划,极促进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美国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保证了美国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地成长。第二,政府加强对信息产业的引导和支持。美国是世界上制订国家信息产业战略最早、颁布国家信息产业政策最多的国家。政府不断投入巨资直接资助信息技术领域一系列项目,利用税收手段来间接刺激投资。美国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5.7%,占世界同类投资的40%以上。第三,注重技术进步和产品的开发。在国际上,高新技术企业的RD费用一般占到销售额的5%,但是Intel公司的投入占到9.6%,Motorola公司占到8.1%

10、,Ericsson公司的投入占到15.3%。第四,实施人才战略促进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国家专门投入巨资培训IT人才,支持企业进行的培训活动。IT产业成为全美中外国雇员最多的行业。第五,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基地的作用。美国出台了硅谷基地IT企业保护区、金融援助、科研项目等鼓励政策;此外,还制定了一些影响企业改革和创业的法律,如专利法、反垄断法、移民法等,这些法律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硅谷信息产业的发展。2、日振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举措。1日本是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第二大国。在日本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日本电子信息产业以家电制造业为切入点,通过消化先进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在世界电子信息产

11、业发展中具有领先地位。日本政府在20XX公布的IT新改革战略基础上,20XX制定了2009-2015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即i-Japan战略2015,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产业发展。日本政府旨在通过数字化社会的实现,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参与解决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确保日本在全球的领先地位。2国是电子信息产业大国,其信息产业产值占其国生产总值的17%,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40%。国政府今年7月发布了IT国未来战略,决定未来5年投资189.3万亿元发展电子信息核心战略产业,以实现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为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其中政府计划投资14.1万亿元,重点扶持中小型企业开展产业研发。3、西欧

12、国家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举措。近年来西欧各国纷纷推出了新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扶持和引导。英国政府投入巨资推出了数字英国计划。德国政府1999年以来投资4.5亿马克,促进中小企业在电子、家用电器,以及电子产业化等方面的科技发展,此外政府实施绿卡计划,积极引进非欧盟国家软件专家,每个专家年薪至少在10万马克以上。慕尼黑政府每年拨出25万欧元交给电子科技园区管理中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培训员工。4、我国及国发达地区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1国家各类基金支持产业发展措施。20XX国家正式发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实施了相关产业政策: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科技部8

13、63专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财政部产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平台式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商务部出口机电产品研究开发资金等等。2市支持产业发展措施。市IT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六成,约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六分之一。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对企业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新创办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对规划的重点软件企业,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集成电路产品,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营

14、业税,返还增值税地方分成部分的50,之后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营业税,返还增值税地方分成部分的50;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奖励和分配给员工的股份,凡再投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凡在注册,对IT产业技术投资额占其总投资额的比重不低于70的,可按当年总收益的35提取风险补偿金,用于补偿以前年度和当年投资性亏损;外国投资者含港、澳、台人士投资兴办高新信息技术企业其出资额不足注册资本25的,可注册为资企业。3市支持产业发展措施。市是全国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全市电子信息产值占全国产值十分之一。未来两年,市政府将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到20XX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15、将重点突破微电子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等主要关键技术和大规模生产技术;重点提升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在整个信息产业总量中的比重。4市支持产业发展措施。是全国重点建设的三个电子工业基地之一,是西南最大的电子工业重镇,20XX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800亿元。近年来,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关于鼓励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等文件,明确提出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予以扶持,并列为一号工程优先发展。三、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1、国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目前,世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仍将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硬

16、件与软件在各种创新性思维的推动下,不断完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推出新,信息技术仍将是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人类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从国际市场看:20XX,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将逐步回暖并步入全面复阶段。根据世界电子数据年鉴预测,未来3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将维持3%-4%的增幅,预计20XX市场规模将达到15159.7亿美元,20XX将达到16558.2亿美元如图4所示。同时,未来3年信息技图4:未来3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市场预测术应用将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深度应用将催生出一批新的增长点;绿色IT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绿色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并购重组步伐加快,新兴市场拓展将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引擎,印度、巴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