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高频易错题举例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478243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高频易错题举例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考数学高频易错题举例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考数学高频易错题举例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考数学高频易错题举例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考数学高频易错题举例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高频易错题举例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高频易错题举例解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高考数学高频易错题举例解析高中数学中有许多题目,求解的思路不难,但解题时,对某些特殊情形的讨论,却很容易被忽略。也就是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注意转化的等价性,会经常出现错误。本文通过几个例子,剖析致错原因,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加强思维的严密性训练。 无视等价性变形,导致错误。,但与不等价。【例1】f(x) = ax + ,假设求的范围。错误解法由条件得22得+得错误分析采用这种解法,无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满足条件的函数,其值是同时受制约的。当取最大小值时,不一定取最大小值,因而整个解题思路是错误的。正确解法由题意有, 解得:把和的范围代入得在此题中能够检查出解题思路错误,并给出正

2、确解法,就表达了思维具有反思性。只有结实地掌握根底知识,才能反思性地看问题。无视隐含条件,导致结果错误。【例2】(1) 设是方程的两个实根,那么的最小值是思路分析本例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设了3个陷阱,很容易上当。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易得:有的学生一看到,常受选择答案A的诱惑,盲从附和。这正是思维缺乏反思性的表达。如果能以反思性的态度考察各个选择答案的来源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能从中选出正确答案。原方程有两个实根,当时,的最小值是8;当时,的最小值是18。这时就可以作出正确选择,只有B正确。(2) (x+2)2+ =1, 求x2+y2的取值范围。错解由得 y2=4x216x12,因此 x2

3、+y2=3x216x12=3(x+)2+,当x=时,x2+y2有最大值,即x2+y2的取值范围是(,。分析没有注意x的取值范围要受条件的限制,丢掉了最小值。事实上,由于(x+2)2+ =1(x+2)2=113x1,从而当x=1时x2+y2有最小值1。x2+y2的取值范围是1,。注意有界性:偶次方x20,三角函数1sinx1,指数函数ax0,圆锥曲线有界性等。无视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导致结果错误。【例3】:a0 , b0 , a+b=1,求(a+ )2+(b+ )2的最小值。错解(a+)2+(b+)2=a2+b2+42ab+44+4=8,(a+)2+(b+)2的最小值是8.分析上面的解答中,

4、两次用到了根本不等式a2+b22ab,第一次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第二次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显然,这两个条件是不能同时成立的。因此,8不是最小值。事实上,原式= a2+b2+4=( a2+b2)+(+)+4=(a+b)22ab+(+)2+4= (12ab)(1+)+4,由ab()2=得:12ab1=, 且16,1+17,原式17+4=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a + )2 + (b + )2的最小值是。不进展分类讨论,导致错误【例4】(1)数列的前项和,求错误解法错误分析显然,当时,。错误原因:没有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是。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检验时的情形。即:。(2)实数为何值

5、时,圆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错误解法将圆与抛物线联立,消去,得因为有两个公共点,所以方程有两个相等正根,得,解之得错误分析如图221;222显然,当时,圆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xyO图222xyO图221要使圆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方程有一正根、一负根;或有两个相等正根。当方程有一正根、一负根时,得解之,得因此,当或时,圆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思考题:实数为何值时,圆与抛物线,(1) 有一个公共点;(2)有三个公共点;(3)有四个公共点;(4)没有公共点。以偏概全,导致错误以偏概全是指思考不全面,遗漏特殊情况,致使解答不完全,不能给出问题的全部答案,从而表现出思维的不严密性。【例5】(

6、1)设等比数列的全项和为.假设,求数列的公比.错误解法,。错误分析在错解中,由,时,应有。在等比数列中,是显然的,但公比q完全可能为1,因此,在解题时应先讨论公比的情况,再在的情况下,对式子进展整理变形。正确解法假设,那么有但,即得与题设矛盾,故.又依题意,即因为,所以所以解得说明此题为1996年全国高考文史类数学试题第21题,不少考生的解法同错误解法,根据评分标准而痛失2分。(2)求过点的直线,使它与抛物线仅有一个交点。错误解法设所求的过点的直线为,那么它与抛物线的交点为,消去得整理得直线与抛物线仅有一个交点,解得所求直线为错误分析此处解法共有三处错误:第一,设所求直线为时,没有考虑与斜率不

7、存在的情形,实际上就是成认了该直线的斜率是存在的,且不为零,这是不严密的。第二,题中要求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它包含相交和相切两种情况,而上述解法没有考虑相切的情况,只考虑相交的情况。原因是对于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和“只有一个交点的关系理解不透。第三,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后得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要考虑它的判别式,所以它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即而上述解法没作考虑,表现出思维不严密。正确解法当所求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即直线垂直轴,因为过点,所以即轴,它正好与抛物线相切。当所求直线斜率为零时,直线为y = 1平行轴,它正好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一般地,设所求的过点的直线为,那么,令解得k = ,

8、所求直线为综上,满足条件的直线为:?章节易错训练题?1、集合M = 直线 ,N = 圆 ,那么MN中元素个数是 A(集合元素确实定性)(A) 0 (B) 0或1 (C) 0或2(D) 0或1或22、A = ,假设AR* = F,那么实数t集合T = _。(空集)3、如果kx2+2kx(k+2)0恒成立,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C(等号)(A) 1k0 (B) 1k0 (C) 1k0 (D) 1k04、命题3,命题0,假设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的取值范围是C(等号)ABCD5、假设不等式x2logax0在(0, )内恒成立,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等号)(A) ,1) (B) (1, + )

9、(C) (,1)(D) (,1)(1,2)6、假设不等式(1)na 2 +对于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等号)(A) 2,)(B)(2,)(C) 3,)(D) (3,)7、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满足:;当时,;对于任意的实数、都有。证明:为奇函数。(特殊与一般关系)8、函数f(x) = ,那么函数的单调区间是_。递减区间(,1)和(1, +)单调性、单调区间9、函数y =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1定义域10、函数f (x)= , f (x)的反函数f1(x)=。漏反函数定义域即原函数值域11、函数f (x) = log(x 2 + ax + 2)值域为R,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0、D(正确使用0和0 , b0 , a+b=1,那么(a + )2 + (b + )2的最小值是_。(三相等)22、x kp(kZ),函数y = sin2x + 的最小值是_。5三相等23、求的最小值。错解1错解2错误分析在解法1中,的充要条件是即这是自相矛盾的。在解法2中,的充要条件是这是不可能的。正确解法1其中,当正确解法2取正常数,易得其中“取“的充要条件是因此,当24、a1 = 1,an = an1 + 2n1(n2),那么an = _。2n1(认清项数)25、9、a1、a2、1 四个实数成等差数列,9、b1、b2、b3、1 五个实数成等比数列,那么b2 (a2a1) = A(符号)(A

11、) 8(B) 8(C) (D) 26、 an 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判断Sk,S2kSk,S3kS2k成等比数列吗?当q = 1,k为偶数时,Sk = 0,那么Sk,S2kSk,S3kS2k不成等比数列;当q1或q = 1且k为奇数时,那么Sk,S2kSk,S3kS2k成等比数列。无视公比q = 127、定义在R上的函数和数列满足以下条件:,f(an)f(an1) = k(anan1)(n = 2,3,),其中a为常数,k为非零常数。1令,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当时,求。(2004天津)等比数列中的0和1,正确分类讨论28、不等式m2(m23m)i (m24m +

12、3)i + 10成立的实数m的取值集合是_。3(隐含条件)29、i是虚数单位,的虚部为C(概念不清)(A) 1(B) i(C) 3(D) 3 i30、实数,使方程至少有一个实根。错误解法方程至少有一个实根,或错误分析实数集合是复数集合的真子集,所以在实数范围内成立的公式、定理,在复数范围内不一定成立,必须经过严格推广前方可使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是对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而言的,而此题目盲目地把它推广到复系数一元二次方程中,造成解法错误。正确解法设是方程的实数根,那么由于都是实数,,解得31、和a = (3,4)平行的单位向量是_;和a= (3,4)垂直的单位向量是_。(,)或(,);(,)或(,)(漏解)32、将函数y= 4x8的图象L按向量a平移到L/,L/的函数表达式为y= 4x,那么向量a=_。a=(h,4h+8)(其中hR)(漏解)33、|1,|,假设/,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