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477788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篇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句意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虑。” 白话:“ 君子胸怀坦荡、心底宽广,而小人却经常忧心忡忡。” 编辑本段现代诠释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鼓励本人。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忍别人,包容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虑,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君子心胸活泼,思想上坦白干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服安定。小人内心欲念太多,心理负担非常重,就常忧虑、担忧,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模样。

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是孔子关于君子形象的一个著名的描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胸怀坦荡、心底宽广,而小人却经常忧心忡忡。即“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虑。”这里作为君子比照的是“小人”,这里说的小人并不是指坏人,而是有些缺陷的一般人。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马牛请教如何去做一个君子,孔子答复说:“君子不忧虑,不恐惧”。司马牛不大明白,接着又咨询:“不忧虑不恐惧,如此就能够称作君子了吗?”孔子的答复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确实是说,假如本人咨询心无愧,那有什么能够忧虑和恐惧的呢?所以,君子坦荡荡,不仅是一个行为端正的咨询题,同时也来自于人的内在品德。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根本品德仁爱、智

3、慧和英勇。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确实是说人假如有着一颗博爱之心,有着高远的人生智慧,有着英勇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就必定会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而心底宽广、胸怀坦荡。篇二:君子坦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坦荡 小人长戚戚4:9 字号:【 大 中 小 】“四书五经”中的许多名言警语早都不记得了,惟独孔老夫子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倒还时时记起。征诸古籍,“君子”与“小人”,在西周时期原是分别代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迨至春秋末年,“君子”与“小人”的解释多了一层含义,即也被人们用作为有德者与无德者的称谓。照此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有德者心肠平坦宽广,无德

4、者却经常局促忧郁。 予生也晚,没有见到过那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士黔娄或隐君子陶潜,但心肠光明、坦荡无私的革命者,却接触过许许多多。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涵养一书中列举了共产党人的种种高尚品行,其中一条确实是:“他也可能最诚恳、坦白和愉快。由于他无私心,在党内没有要隐藏的事情,事无不可对人言,除开关怀党和革命的利益以外,没有个人的得失和忧虑。”借用古语来表述,也能够说是“君子坦荡荡”吧。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那种心肠褊狭、猥琐不堪,丝恩发怨耿耿不能去怀的人。他们得利那么跃跃以喜,失意那么戚戚以忧,庸人自扰,患得患失,有时竟会闹到凄凄惶惶的地步。读过契诃夫小说一个小官吏

5、之死的人,当会记得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的委琐形象。在看戏时,他无意中打了个喷嚏,本来并没有喷出多远,但当看到坐在前面的将军正在一个劲儿地擦本人的秃顶和颈项,嘴里还嘟囔着什么,他心中不免嘀咕:坏了,我那该死的喷嚏喷到他的头上了,这可该如何办?他始而惴惴不安,继而想到,应该向这位高官认认真真地解释一番,诚心诚意地抱歉。因此,他把身子向前探去,凑近将军的耳根,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看在上帝面上,原谅我,我不是成心的。”弄得人家莫明因此,非常不耐烦,这使他更加忧心忡忡。第二天,又来到将军的接待室,接着抱歉,照旧是那番话,没完没了。将军说“这简直是胡闹”。他觉得,其因此弄到这种地步,是由于话没有说透,因此

6、第三天又前去赔礼抱歉。将军恼怒至极,忽然脸色发青,周身发抖,大吼一声:“滚出去!”这一声吼,吓得他魂飞魄散,以致时间不长,便一命呜呼。 为什么会闹成如此?吃亏在一个“怕”字上。他怕无意中的喷嚏给上司留下不良印象,断送了本人的前程。可见“小人长戚戚”的根子,正是种种私心杂念。“荡荡”与“戚戚”,就其本质来说,是个胸襟、风度、气质、精神状态咨询题,透彻地展示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清正刚直的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凭原那么办事,靠真理吃饭,毁不吾伤,誉不我喜,“心底无私天地宽”,自然会襟怀坦荡,无惧无虑。而那些夤缘求进、附凤攀龙,专事请托干谒、走后门跑关系的势利小人,那些受陈腐观念束缚,满

7、脑子利己主义,专门打一己小算盘的人,必定整天瞻前顾后,穷于应付,形神交瘁。所以,也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但凡忧心戚戚者都是私心作祟。忧乐本身并不代表事物的本质,关键要看是为谁而忧,是为公依然为私。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那么徐在流放新疆途中,赋答难友邓廷桢曰:“扬沙瀚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他把戍途酸苦视假设等闲,一心为国,别无私念。明知应该旷怀达观,无奈强敌入侵的连天烽火已经照彻了东南沿海,而朝廷的卖国求和日炽,这实在令人忧心忡忡啊!同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的“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皆尽显仁人志士忧国忧民的凛然浩气,与斤斤于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者判假设云泥。篇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名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