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476876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3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1.1加强本公司生产设备的管理,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1.2安全、合理、有效地发挥设备效能,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1.3保证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地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二、适用范围1.1凡本公司生产部下属车间及各部门,装备部及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操作、使用、检查、维护、保养等各项工作,均依照本制度进行办理。三、管理职责1、1设备主管领导1.1.1负责事业部所有设备设施的全面管理工作,负责事业部设备采购。1.1.2审核修改设备设施管理文书,监督各类人员设备制度实施情况,审批设备制度奖罚。1、2维修人员管理职责1.2.1维修人员负责公司设备的维修工作,

2、按维修单及时做好问题诊断与维修。1.2.2维修人员按设备保养手册和设备说明书制订保养计划建议,并按计划实施保养工作。1.2.3根据库存情况提交备件采购申购表,负责备件的验收与急购备件的提交。1.2.4指导操作工完成设备使用及简单保养工作。1.2.5做好日常设备的巡视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隐患。1.2.6负责根据备件消耗情况提交降耗及国产化建议,并逐步降低所管区域备件消耗。1.2.7做好预防性保养、维护工作,降低本区域停机时间及设备原因造成的报废量。1.2.8完成上级委派的其他任务。1、3操作人员管理职责1.3.1认真执行设备使用与维护相结合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1.3.2单人使用的设

3、备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包运转、包维护、包检修)。1.3.3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主要管、线缆装置,实行区域负责制,分片包干的管理办法。1、4设备管理人员根据需要编写生产设备操作规程,发放给各使用部门,同时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现场考核,确认合格后方可让其操作。四、工作标准1.1设备使用人员为日常检查的责任人,每日负责对设备进行_次或数次检查。1.2设备管理人员为定期检查的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工作。1.3生产管理部经理、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设备检查办法,规定定期检查的项目、内容、方法工具、周期等。1.4设备管理人员应将定期检查的时间通知设备使用人员,并告

4、知其必要的联络事项。1.5设备使用人员应积极配合设备管理人员做好各项设备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的效率和品质。1.6设备管理人员应编制设备的维护保养规程,将设备的保养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1.7设备管理人员应提前制作好设备的保养流程卡片及润滑卡片,并准备好设备养护的工具及用品。1.8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前应对其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保养规定等,达到“三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会排除故障)的要求。1.9遇节假日,作业人员应清洗设备、清除油污、进行润滑及环境清理,并由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五、业务流程1

5、、1润滑保养1.1.1在特殊设备的日常保养中不得随意拆卸部件,特别是光学部件,应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保养。1.1.2特殊设备保养中所使用的润滑品、擦拭材料及清洗剂等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使用,不得随意代替。1.1.3若特殊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进行处理,不允许带病运行。1.1.4在特殊设备不工作时,应将整机或关键部位罩上护罩,如果特殊设备长期停用,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擦拭、润滑及空运转。1.1.5对于特殊设备的附件及保养工具,应设立专柜妥善保管并保持清洁,防止丢失和锈蚀。1、2特殊设备保养的“四定”原则。1.2.1定使用人员,此类设备的使用人员应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

6、担任,并保持稳定,无故不得更换。1.2.2定操作维护规定,由设备管理人员会同技术部根据设备的特点编制并严格执行。1.2.3定保养计划及备件,由设备管理人员根据每台设备对生产的影响分别确定每台设备的保养计划及方式,同时保证设备维修时备件的及时供应。1.2.4定检修人员,此类设备的维修人员应固定,以便熟悉、积累此类设备的检修经验,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处理问题。六、考核标准1.1未经领导批准,不得乱修、拆卸或配用其他人员的机器零件和工具,非本岗位作业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设备。(_分)1.2设备使用人员发现设备有严重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班组长处理,班组不能处理的,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维修,同时

7、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_分)_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的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_分)1.4对设备进行扫除、加油、检查、修理时,为防止他人启动设备造成意外,应有适当的安全装置和明显标志。(_分)1.5使用部门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使用办法,各班组长对本班组的作业人员进行设备使用考核。(_分)七、附件1、本制度由斜交胎事业部编制并解释。2、本制度由装备部会签,栗总批准发布。3、本制度自发行之日起执行,原同类制度同时废止。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范文(二)一、目的:制定本公司新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并切实执行

8、,确保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新设备的完好率,减少和防止新设备事故的发生。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新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公用工程设备的管理。三、责任者:行政部。负责本规程的制定及审核并按照本规程对新设备实施全面的管理工作。生产部:负责确保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按本规程规定执行。质管部:负责本规程的批准并对设备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内容:1、新设备管理的定义新设备管理是以新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新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新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

9、。2、新设备管理的内容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新设备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规定,严格执行新设备管理有关规程,确保新设备符合生产工艺,达到gmp相关规范要求。新设备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新设备的日常管理新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的选型购置、开箱验收、安装调试、验证确认、调动、停用、启用、事故处理、润滑、配件、更新、报废、压力容器、设备档案等方面的管理。(2)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贯彻执行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sop),加强操作人员的操作培训,认真做好新设备运行记录,抓好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提高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3)新设备的检查与维修认真做好设备的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

10、决,做好日常检修和定期维护工作。认真填写新设备巡检记录,新设备检修及维护记录。(4)新设备的更新与改造每年底制定出下一年度车间新设备大检修计划,结合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出设备更新和改造计划。检修或改造方案经过讨论批准,并贯彻执行。(5)计量器具的管理质管部计量负责人应按生产工艺及质量检验的要求制订计量器具的校验程序和管理制度,负责对用于生产和检验相关的仪器、仪表、量器、衡器等的适用范围和精密度进行校验,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必须有明显的状态。3、新设备管理要求(1)新设备的选型要求1)新设备应适合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其各项技术参数应适合批量设计的能力并留有一定余地。主要新设备能力应与公用工程系统(

11、水、电、汽、冷)相配套。2)新设备结构应简单,便于操作,避免有死角,砂眼,易于拆装,清洗,灭菌和维修。设备传动部位应密封良好,3)防护装置齐全,有防止润滑油、冷却剂对生产物料污染的保护装置。4)与新设备配套使用的各种计量、检测控制仪表,其适用范围和精度应符合生产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计量标准。(3)新设备的布局1)设备应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2)新设备应有足够的空间位置,定位恰当,不拥挤,便于操作。在同一室内安装多台设备时,要考虑操作的方便和整体布局的美观。(4)新设备维修周期结构:本公司新设备维护采用“日常巡检维修加定期维护”结构。1)日常巡检。车间操作人员在设备使用之前对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12、包括新设备表面清洁情况、润滑情况、零件完整情况等工作;机修人员每周不少于一次对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新设备的使用情况、润滑情况、易损件的磨损情况、易松动件的紧固情况、管道及密封件的泄漏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障生产正常运行。2)日常检修。新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者管道阀门等有跑、冒、滴、漏现象,操作人员应及时通知机修人员,要求机修人员及时进行修理。3)定期维护。每年对主要新设备分别进行一次大修和一次小修,对次要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次要新设备的检查。普遍对设备进行清洁、紧固件扭紧,以及防锈润滑,局部解体检查、调整等工作,由生产车间完成,一般一年进行一次。主要新设备的大修。分解整个设备,更换,

13、修复全部磨损件,恢复设备原有性能、精度及效率。由机修人员进行,新设备的检修周期视不同设备而定。4)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过剩性修理,一般次要设备及停机修理不影响生产的设备采取事后维修方式(主要生产设备采取计划修理方式)。4、新设备管理职能(1)行政部主管的管理职能行政部主管全面负责公司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2)行政部新设备员的管理职能行政部设专职新设备员,负责设备日常管理工作以及起草设备管理相关文件。1)负责制订各新设备标准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sop)以及安全注意事项2)负责编制年度(季度)的备用配件计划,新设备单机大修、更新计划,计划批准后,要组织落实图纸资料,并做出材料,备件等

14、预算报,完工后进行决算验收。3)负责办理生产车间的新设备调拨、更新、报废、改制、技改完工手续,经常保持账、卡、物三相符。4)积累有关资料,建立建全新设备档案,负责新设备事故的档案,负责新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填报事故报表。5)完成生产车间或公司下达的技革项目,协助有关部门完成大修,工艺改革,技措方案的制定,材料预算,图纸设备,组织措施等工作。6)经常深入车间班组,与车间新设备员密切联系,了解新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运行情况和计划检修执行情况,发现故障或隐患及时组织排除,为消灭跑、冒、滴、漏、脏、乱、松、锈、缺做出不懈的努力。(3)机修人员的管理职能设机修人员负责本生产车间新设备维护

15、保养及检修等具体工作。保证新设备的安全运转,提高新设备完好率,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做好生产车间的新设备管线保温、防腐、防静电、防雷等工作,定期组织维修人员检查受压容器,安全阀及安全仪表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安全生产。(4)生产车间兼职新设备员的管理职能生产车间设兼职新设备员全面管理本车间的设备。1)在生产部主管的领导下发动员工认真执行新设备规程,做好维护、清洁、润滑和静新设备的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做好记录。2)班组员工应合理使用机械新设备,遵守操作规程,预防事故的发生。了解新设备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车间设备员联系,及时排除,提高新设备利用率。3)积极组织本组人员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为用好、管好、修好新设备出谋划策。4)对本组新设备维护保养不良或违反操作规程人员,有权批评与制止,对新设备维护保养优良的人员,要提出表扬奖励的意见。(5)生产车间操作人员的管理职能各生产车间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持“上岗证”进行操作。1)对所用新设备精心维护,正确使用,合理润滑,对安全运转负全部责任。2)熟悉新设备性能结构,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执行维护保养,做到“三好”(用好、管好、修好)“四会”(使用、保养、检查、排除故障)。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