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景观工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476869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景观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景观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景观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景观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景观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景观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太湖湿地公园景观工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科技学院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调查报告学 号:0920102211 专 业:城市规划姓 名:沈斐2013年10月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调查报告沈斐摘 要: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坐落于太湖之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是苏州高新区西部生态城的“中心花园”。景区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开放2.3平方公里。是目前环太湖地区规模最大、文化底蕴最丰富、原生态保护最完善的省级湿地公园。景区融原生态人文自然保护、休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及吴文化展示于一体,规划了生态展示、渔业体验、生态培育、科普教育等7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特有的湿地环境,自然古朴的地理

2、人文,勾勒出无数人心中“印象太湖画境江南”的山水田园梦。关键词:苏州;太湖;湿地;文化;原生态1 公园概况1.1 地理位置苏州太湖湖滨湿地公园位于太湖度假区景观大道中心区,东起度假区入口处,西至太湖明珠度假村,全长5.5公里,是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集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免费开放湖滨型湿地公园。图1:公园在苏州的位置1.2 地理特色 公园的地理特色是在现状鱼塘基础上,通过整合、修复、补充,表达了太湖特有的渔文化、刺绣文化、田园文化。公园提出大地景观艺术化等设想,勾画了芦白稻黄、桑青水碧、竹翠桃艳、鹭舞燕翔、蛙鸣鱼跃的生态湿地景象,更大的发挥湿地公园与环太湖生态旅游带紧密相联的优势 促进高新区西

3、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公园由风车堞影、栈桥探幽、悠然双亭、八仙过海、鸥鹭栖归、芦荡迷宫、渔舟唱晚、落日听涛等八大景观串连而成,于2007年2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它的建成为久居在城市钢筋水泥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太湖、释放心灵的场所,建成后深得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喜爱和好评。1.3 发展历程从2003年起,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始对湖滨沿岸进行综合治理,着手恢复生态湿地,对度假区入口处向西全长约5.5公里的太湖岸线进行总体策划和设计。2008年又进一步对中心区9公里太湖岸线全面实施湖滨生态湿地保护与恢复。继2008年获批“省级太湖湿地公园”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2009年

4、12月正式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截至2011年,太湖湖滨湿地公园已完成改造湖岸线14.5公里,完成围堰清淤100多万立方米,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逾万株、树木24000棵,在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设计景观小品 修复名胜古迹,建成大型景观标志水风车和5公里人行木栈道,形成了风车堞影、栈桥探幽等八大生态景观,成为都市人走进太湖山水、亲近自然生态的绿色长廊。2 设计理念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一项利用太湖综合治理的清淤工程,在太湖沿岸纵深200米范围的湖面进行高底错落的地形改造,种上各类水生植物,营造野生物种栖息、衍生的自然环境,营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特色景观。将长期以来一再加固加高,作用于

5、水利,却丧失自然湖岸湿地功能的防洪大坝,一道硬生生地切断了山、地、水的自然组合与过渡的人工大坝,重新恢复了太湖沿岸大自然的亲和力,将生态湿地,回归自然。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遵循生态性、艺术性、多样性、社会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将湖河岸线空间与水体有机融合,充分体现自然特性、创造充满生态情趣的湖滨环境。生态湿地公园共设计7个分区,同时,在沿湖岸线种植乔木、草坪,设计景观小品,修复名胜古迹,是一个集水生植物观赏、生态科普、候鸟栖息、步道游览等旅游项目以及芦苇荡、生态湿地景观为主的生态主题公园。太湖湿地公园设想通过不断完善与发展,不仅发展成为了城市的绿“肺”,也正逐步成为具有苏州太湖特色的旅游胜

6、地。图2:公园景点3 规划特点湿地公园的规划特点是以场地内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城市发展与因素为基础的圈层发展模式,即内圈以生态完善的湿地为核心区,中部为服务、休闲、展览、新农村产业等功能区,外圈为湿地公园协调区。4 功能定位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是集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度假休闲、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根据承载的不同功能和比较优势,合理划分功能区,规划了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培育区、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生态休息地、湿地展示区、原生湿地保护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的七大功能区。图3:园内区域划分5 景观建设5.1 熊猫主题广场熊猫主题广场占地近3000平米,紧邻苏州太湖大熊

7、猫科普馆,是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配套最完善的三大集散广场之一。熊猫主题广场作为娱乐,餐饮,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广场,还包括了公园新项目湿地探险XD影院,近200平米,可容纳90人同时进餐的熊猫主题餐厅,超过100平米的熊猫主题商店,以及熊猫主题休闲长廊等配套设施。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景观标志物太湖水风车是2004年底,由“名城苏州”、“中国苏州”网站等媒体上公示,在六套设计方案中投票产生的,共投资450万元,在此基础上,太湖度假区今年又投资150多万元,修复了湿地公园湖滨栈道,建造公共设施,充分展示苏州太湖所特有的自然生态情趣和地方人文特性,为旅游观光者提供休闲、娱乐、运动、交流的自然绿色

8、空间,成为现代人走进太湖山水、亲近自然生态的绿色长廊。5.2 XD影院XD影院采用XD播放技术,全面超越6D电影技术,是苏州第一所XD影院。 “追赶、奔跑、穿梭于最原始的非洲湿地之间, 真实体验湿地探险的感官刺激, 赶快加入你的湿地探险之旅。”5.3 太湖风情湖滨浴场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太湖风情湖滨沙滩浴场是太湖板块推出的夏季玩水游乐场所,占地近万平米,湖滨沙滩浴场身处太湖湖光山色和湿地的层层绿色环抱中,金色的沙滩、碧清的湖水形成和谐共存、浑然一体的独特景色,是集游泳、水上娱乐、沙滩运动、休闲度假于一体的 湖滨休闲娱乐区。5.4 世博苏州新馆千年水城的灵动,百年世博的精彩,借助苏州人的巧思和高

9、科技的设施,世博苏州新馆淋漓尽致得重新诠释了2500年苏州古城的悠久文化与文明。粉墙黛瓦、假山长廊、小桥流水突显出姑苏迷人的古韵今风。5.5 七桅古船七桅古船,是我国淡水渔业中最大的捕捞船。因船上竖有七根粗大的桅杆而得名。又称“七扇子”。该船历史悠久,有“活化石”的美称,也是太湖的标志物。6 发展优势6.1 保护开发持续发展太湖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千方百计保证湿地原生态,保持水体、滩涂、岛屿、山林、草地、水生植被等自然生态本色。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人类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对

10、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一种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类型,公园注重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通过保护开发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激活苏州西部的太湖旅游环境。6.2 绿色旅游生态地标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拥有典型的自然生态风光,与东太湖唇齿相依,沿湖古镇星列,人文景观比比皆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

11、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凸现湿地生态环境、科普教育的功能,挖掘太湖湿地在生态景观、自然风貌、文化内涵、区位条件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富有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科普理念的专项休闲产品,使至成为一流的湿地“品牌”。在建设和管理中,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秉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协调的宗旨,建设发展“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人文生态为精髓,以生态休闲为载体,以科普展示为亮点”的苏州生态旅游新地标。7 存在问题7.1 自身感受 景区之间的游船摆渡安排不合理,人多的时候等待时间非常久;景区标示引导牌不科学,容易误导;乐活林那边的稻草迷宫性价比不高,十块钱

12、一个人,三分钟不到;公园的绿化服务设施还需要改进提升,好多处的绿化灌木都病虫害苦死了,树木养护修建也不行,基本上都找不到大树;乘凉也只有一些亭子和回廊里面坐坐;熊猫馆那个岛有些地方的路面是不规则碎石铺设的,走路和推婴儿车都不是很舒服。8 可能建议对公园的一些硬件设施做些改善,比如增加游船的数量,规范化管理;定期对公园里的绿化做维护;道路分为人行休闲通道和特殊人群通道,适应不同人群需要。参考文献(小四号黑体):1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升格为“国字号” .名城苏州,引用日期2013-10-29 2公园简介.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官网,引用日期2013-10-29 3田园画境.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官网,引用日期2013-10-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