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474567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_,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2诗句中“_”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_”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句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B.这两句诗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特别是“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寒凉之感,又有远离家乡的凄凉之意。C.诗句实际上描写的是诗人在他乡看到美丽景色后的激动和

2、欣慰的心情。2. 精彩回放。1.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你能根据诗句的意思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吗?看谁的想象最丰富,最有创意!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两岸青山相对出,。2.你还记得李白或苏轼写的哪首诗,请选一首写下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我喜欢的原因是:3.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写出这首诗中的两组反义词。()()()()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诗人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A.自己没有好好看。B.自己身在庐山之中。C.庐山太大了。4这首诗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相同的诗句是_,_。4.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3、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是指()。A.清澈明净B.清醒明白C.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4月4、5或6日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描写。A.动作B.神态C.外貌3诗中用“欲断魂”形容行人悲伤愁苦的样子,请你写出三个表示“悲伤愁苦”意思的成语。_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纷”既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2)“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问酒家,是想“借酒消愁”。()(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遥指”是摇着手指。()5你

4、知道清明节里有哪些习俗吗?把你知道的写下来。_6清明这首诗意境特佳,诗句极美,可以改成各种体裁。请你试着将下面的独幕短剧剧本补全。时间:_幕景:雨纷纷地点:路上人物:_ _表情:_动作:遥指台词:_杏花村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人杰:亦:鬼雄:。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怀?()A.爱国主义。B.英雄主义。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6.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下列各题。绝句_,_。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3这首诗的前两句选用了_、_、_、_四种意象

5、描画了春天的景象。4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7.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体裁是( )A.七言绝句B.七言律诗C.五言绝句D.五言律诗2下列有关作者的说法的一项是( )A.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B.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C.杜牧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D.杜牧还有一些诗篇,如清明忆江南秋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积累。3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山行:在山中行

6、走。B.径:小路。C.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D.坐:坐下。4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5全诗的中心句是( )A.远上寒山石径斜B.白云生处有人家C.停车坐爱枫林晚D.霜叶红于二月花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A.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B.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C.“霜叶

7、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D.诗人与许多一般的封建文人一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王昌龄_,芙蓉向脸两边开。_,闻歌始觉有人来。(1)默写古诗。,芙蓉向脸两边开。,闻歌始觉有人来。(2)解释下列词语。芙蓉:闻:(3)这首诗写的是,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与罗裙一样绿,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

8、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9. 课外阅读理解题。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给下面的字注音。清()魂()牧()遥()2.解释词语意思。纷纷:借问: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10. 你会读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梳头花落未成茵。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诗中描写了种景物,分别是2“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11.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山行远上寒山斜,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晚,红于二月花。(1)补全古诗。(2

9、)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句诗中可以看出。(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是按照由及的顺序来观察的。主要写了。四种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12. 补全古诗夜书所见,完成习题。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1补充古诗内容,这首诗写的是(季节)的景色。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3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的思想感情。4诗中“挑”的意思是_,“促织”就是_。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13. 补全古诗,完成习题。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秋风动客情。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1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2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的思想感情。3诗中“挑”的意思是_,“促织”就是_。作者看到_ _,料想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4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14. 课内阅读。望洞庭湖光秋月_,_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诗中的“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指( )A.月光 洞庭湖B.洞庭湖 君山C.洞庭湖 青海螺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