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共3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47391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共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共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共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共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共3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李海龙 10级汉语言文学3班 我们都知道,郁达夫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以自我抒情小说为主,代表了自我抒情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在1921年10月于创作社成立后出版的小说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也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大胆的抒发了“性的苦闷”,抒写出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正当满足的苦痛,借此抨击了封建的陈腐的道德对人性合理发展的压抑。本篇小说采用自叙传的形式,作者在此着重抒发自己的情感,整篇小说充满着感伤的抒情格调,开掘了人的灵魂深层的感情。那么郁达夫的抒情小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它的影响和意义又何在呢?我们且先来看看他的

2、抒情小说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采用自叙传的写法,大胆的进行自我暴露,思想真诚,言语坦承,内容透明。 如在沉沦中,作者毫不掩饰的书写着人的性欲,情欲,用酣畅的笔调表现出人的本能,用这样的方式追求人的性欲的解放,用感伤的语言抨击封建道德的伪善性,将人的自然本能和心理透明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文章结构不以情节变化为线索,而以情感变化为依托。 郁达夫大部分小说为抒情小说,这就决定了其小说的结构依据人的情感变化来安排,通过情感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凄凉和人的悲哀。郁达夫在沉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具体,但却通过抒情的手法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将内心的所悟所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三、语言的

3、感情色彩浓烈。 郁达夫在小说的写作中使用大量的感叹词放纵感情的流淌,在语言上不讲究含蓄,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只要能抒发情感,任何语言都是其小说创作所必需的,如沉沦最后主人公自杀前的话语“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哪里受苦呢!”集中体现了郁达夫在语言使用上的特点。 那么在了解了其小说在写作上的特点后,我们接下来就来探讨一下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我们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推动了以“自我表现”为中心的新艺术观的发展。 个性自由和“自我表现”是郁达夫为自己的文学世界树立的标杆,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的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4、于是他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加之他吸收了日本德田秋声等人的“私小说”创作的特点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手法,于是他结合自己的创造,主张表现作家“自我”的生活和心境,减少对外部行为感观的描写,着重于袒露作家的思想和心理,其中也包括坦露私生活以及作家的灵与肉的矛盾世界,借此跳战旧道德旧礼教的文学艺术手段。这是富于个性和青春气息的文学艺术形式,郭沫若把这种艺术美学称为“主情主义”,因为它是通过主人公的自我抒情,而不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表达艺术,它是以某种思想意识去打动读者、教化读者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完美的表现出了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社会压抑的年轻一代的矛盾心理极其欲挣脱枷锁的强烈愿望。

5、它不再强调文艺创作的“事真”,“理真”,不再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准绳,而是在意人的情感和直觉,它改变了五四时期写实小说的历史地位,冲击着文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心灵,使他们不再拘泥于对现实的表现,而是随意的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因此我们说郁达夫的抒情小说推动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观,即“为艺术而艺术”。 二、促进了青年人的思想启蒙和人性解放。 郁达夫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紧紧抓住青年人的生理或者心理的病态,而且还努力找出了导致这种病态的根源病态的社会。由此激励了很多青年人投身于改变自己病态的命运中,郁达夫以其小说饱含爱国主义情怀感染着青年一代,他在五四退潮之后抨击社会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

6、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和个性解放,在沉沦中,他注意到了性欲和情欲在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他对此进行深刻的剖析。郁达夫认为人的合理欲求应该得到自由发展,因此他在著作中毫不遮掩的直接写“性”,对虚伪的传统道德及国人的矫饰习气进行了公开的挑战,“艺术的写出升华的情色”,这些将人性主义,个性解放表现至极,他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一时间引起强烈反响,出现了“郁达夫热”的局面,从此青年人开始试图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爱与情欲,中国人的情欲开始逐步得到释放。 三、开创并推动了“自叙传”小说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中国现代小说的最初体式是“自叙传”抒情小说,而作品多集中于创作社,其实“自叙传”小说的真正开始应该始于郁达

7、夫1921年的沉沦。郁达夫在五四后竭力标榜“文学家的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的很多作品,如茑萝行,青烟,春风沉醉的晚上,迷羊,银灰色的死,怀乡病者,采石矶等无不映射着他自己的身影,这些著作大部分素材取材于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变化,郁达夫深刻的认为“除了自己之外,实在另外也没有比此更真切的事情了”,他觉得作家的作品就该“赤裸裸的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行了”。因此他在创作过程中,用充满激烈的情绪和语调抒发感情,力求做最坦率的作家,我们后人将他开创的这种文学体式称为“自叙传”,毫无疑问的,这种体式保存了下来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四、郁达夫的抒情小说饱含了爱国主义情感

8、,对中国人的觉醒起到了激励作用。 郁达夫一生中所创作的作品,无一不表露出其强烈的爱国情感。从其开始创作至终,一直都是中国文坛抨击旧道德,旧礼教,宣扬个性解放的代表和先驱。他对拘泥人性的衰落的社会原则进行了毫不避讳的强有力的抗争,以文人式的不乏夸张情绪的激愤在当时获得了青年人的共鸣,他一直抒发着对这个任人凌辱的弱国的忧伤,并不断替妇女和下层人民鸣不平,他憧憬着有一天在中国的大地上会重新出现光明,终于他的苦闷化为激愤的控诉,他用大胆的暴露及无所顾忌的语言文字充当革命的武器,尽管很多文字语言有失理性元素,尽管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但他却实实在在的是一个革命者,他以一个文弱书生的形象为救国图强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激励了一代年轻人的继续奋斗。 总之,贯穿郁达夫一生的是个性主义和爱国情感,这两大元素在其短暂的生命旅途中不断得到延伸和升华。我认为他的“自我抒情”抒的不是“自我情”,而是“民族情”。因为他汇聚了一个时代的情感,说出了一个被压迫民族的历史要求,他的憧憬实际上是整个民族的憧憬,所以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闪耀明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