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中考实验物理及操作说明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647161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河北中考实验物理及操作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河北中考实验物理及操作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河北中考实验物理及操作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河北中考实验物理及操作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河北中考实验物理及操作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河北中考实验物理及操作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河北中考实验物理及操作说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市)区考点 学校姓名中考报名号物理试题1 测量蜡块的密度一、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称量200g、标尺分度值0.2g或相近规格)、砝码、镊子、长针、量筒(量程100mL,分度值1mL或相近规格)、烧杯、水。二、探究过程及评分标准探究过程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备注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蜡块的密度?设计实验并检查器材1在实验报告上填写实验原理(用公式表示)(1分)。2观察记录天平的称量、标尺分度值(0.5分)。3观察记录量筒的量程、分度值(0.5分)。2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1把天平放在自己正前方的水平桌面上,砝码盒放 在天平右侧。制动天平的同时用镊子把游码拨到零刻线处(0.5分)。2正视分

2、度盘,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格数相等(1分)。3把蜡块轻轻放在天平的左盘中(0.5分)。4估计蜡块的质量,然后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夹砝码,至加、减最小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再启用游码(0.5分)。正视分度盘,制动天平的同时用镊子拨动游码,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格数相等(0.5分)。5计算并记录蜡块的质量(1分),整理天平(也可放在最后整理器材)。6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观察并记录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水的凹面底部相平)(0.5分)。7把蜡块放入量筒,用长针使其浸没在水中,观察并记录总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水的凹面底部相平)(0.5分)。5进行

3、计算 计算并记录蜡块的体积(0.5分)、计算蜡块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0.5分)。1评估1你认为本次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在实验报告上写出一条即可)(0.5分)2去掉天平,请你用剩余器材测量蜡块密度。把实验方案填在报告单上,要求有步骤(0.5分)及表达式(0.5分)。 1.5整理器材 整理并将器材摆放整齐(0.5分)。0.5主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县(市)区考点 学校姓名中考报名号物理试题2测量课本对桌面的压强实验器材:课本、长细线、木制直尺( 分度值是)、弹簧测力计(量程5N或其他规格)、计算器。探究过程及评分标准:探究过程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备注提出问题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4、的课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有多大?通过实验检验你的猜想。设计实验并检查器材1 在实验报告上写出实验原理(用公式表示)(1分)。观察记录木制直尺的量程、分度值 (1分) 、零刻线在哪里。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竖直放置时指针是否指“0”刻线(若没有指零,请监考老师帮助调零)(1.5分)。3.5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尺的刻度线贴近课本,尺与课本长边平行(0.5分)。尺的零刻线或某一整数刻线与课本长边的一端对齐,然后观察另一端所对的刻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不要求估读)(1分)。3用同样方法测量并记录课本的宽(1分)。计算并记录课本的面积(保留两位小数)(0.5分)。手持弹簧测力

5、计的上部,将拴着细线的课本挂在挂钩上,避免指针、弹簧与外壳摩擦;待指针静止时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面板垂直,并与指针相平(0.5分)。记录课本重力的大小(0.5分)。4进行计算计算并记录课本平放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结果只取整数部分)(1分)。1评 估看一看课本共有几页纸,平均每页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报告单上(1分)1整理器材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0.5分)。0.5主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县(市)区考点 学校姓名中考报名号物理试题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标明焦距)、光屏、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的零刻线处)、 火柴。二、探究过程及评分

6、标准探究过程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备注提出问题 我们生活中所用的照相机、投影仪上都有凸透镜,放大镜也是凸透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那么凸透镜的成像有什么规律?设计实验并检查器材1了解并记录凸透镜的焦距(0.5分)。2安装凸透镜、光屏,使蜡烛和光屏位于凸透镜的 两侧(0.5分)。3 点燃蜡烛,调节高度,使凸透镜的中心、光屏中 心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0.5分)。1.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0.5分),观察并记录成像的情况(1.5分)。2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二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

7、(0.5分),观察并记录成像的情况(1.5分)。3使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移动光屏并观察光屏上能否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0.5分)。透过凸透镜观察并记录成像的情况(1.5分)。4蜡烛由5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然后逐渐向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0.5分)。5继续上面操作,使光屏上再出现两次清晰的像(0.5分),同时观察对比像的变化,总结出实像的大小和像距随物距变化的情况,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1分)。8整理器材把凸透镜、光屏取下并摆放整齐,熄灭蜡烛(0.5分)。0.5主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县(市)区考点 学校姓名中考报名号物理试题4 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一、

8、实验器材: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开关、电压表(量程03V、015V)、电流表(量程00.6A、03A)、滑动变阻器、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源、导线若干。二、探究过程及评分标准探究过程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备注探究问题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实验并检查器材1实验报告上画出设计的电路图(1分)。2观察并记录电流表每个量程的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0.5分)。3观察并记录电压表每个量程的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0.5分)。2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1把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压表的接线柱和量程正确(0.5分)。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0.5分)。2闭合开关,正视电压表表盘,

9、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将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填入实验报告(0.5分)。然后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0.5分)、观察小灯泡的亮度。3正视电压表表盘,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其额定电压,将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填入实验报告单(0.5分)。然后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0.5分)、观察小灯泡的亮度。4正视电压表表盘,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继续降低,将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填入实验报告单(0.5分)。然后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0.5分)、比较小灯泡三次的亮度并记录(1分)。5进行计算1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0.5分),指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0

10、.5分)及灯泡亮度与电功率的关系(0.5分),完成实验报告。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两个作用是什么(1分)?2.5整理器材拆下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器材摆放整齐(0.5分)。0.5主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县(市)区考点 学校姓名中考报名号物理试题1 测量蜡块的密度1检查器材: 实验原理:(用公式表示)_。 天平的称量_g,标尺的分度值_g。 量筒的量程_mL,分度值_ mL。2记录数据:蜡块的质量/g水的体积/cm蜡块和水的总体积/cm蜡块的体积/cm蜡块的密度/gcm-3(保留两位小数)3(1)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 (2)本实验中去掉天平,请你用剩余器材测量蜡块密度,把实验步

11、骤及表达式写在下面 的横线上。 。县(市)区考点 学校姓名中考报名号物理试题2测量课本对桌面的压强1 实验原理:(用公式表示)_。2木制直尺的量程_cm,分度值_cm。3弹簧测力计的量程_N,分度值_N;竖直放置时指针是否指“0”刻线_。4实验数据记录:课本长/课本宽/课本的面积/(保留两位小数)课本受到的重力/N课本平放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只取整数部分)5课本的一页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是 pa。县(市)区考点 学校姓名中考报名号物理试题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检查器材: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记录实验现象:物距范围成像情况(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实像或虚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在一、二倍焦距之间物距小于焦距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所成的实像 ,像距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县(市)区考点 学校姓名中考报名号物理试题4 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在右边方框中画出设计的电路图。2检查器材:(小灯泡标有“2.5V 0.3A”) 电流表00.6A量程的分度值是_A,03A量程的 分度值是_A,指针是否指零 。 电压表03V量程的分度值是_ _V,015V量程 的分度值是 V,指针是否指零 。3收集数据:小灯泡的电压U/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A小灯泡的功率P/W小灯泡的亮度(选填“亮”、“暗”或“更暗”)U1= =U额U2= U额U3= U2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