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并行地段电气化条件下路堑控爆施工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471516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并行地段电气化条件下路堑控爆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路基并行地段电气化条件下路堑控爆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路基并行地段电气化条件下路堑控爆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路基并行地段电气化条件下路堑控爆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路基并行地段电气化条件下路堑控爆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并行地段电气化条件下路堑控爆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并行地段电气化条件下路堑控爆施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并行地段电气化条件下路堑控爆施工 由于既有线已电气化,增建二线路堑开挖在石方地段采用控制爆破,防护形式有临时棚洞、多层钢轨枕木排架防护、轻型防护等三种类型。本标段距既有线50米范围内石方,全部采用控制爆破。根据工点地形、地质条件和各种复杂的环境因素,拟采取如下施工方案:1、对边坡高度较低,岩层面背向既有线者,从两端纵向对面开挖,纵向分成22.5m高度台阶。在开挖区与既有线间预留2.0 m厚纵向保护隔墙,先开挖墙外石方,当隔墙高度达到34m时及时用人工凿除。炮眼布置应使爆破最小抵抗线始终指向既有线平行方向。为彻底杜绝爆破飞石为害,除合理选择各种爆破参数、正确设计装药结构和起爆顺序、提高炮孔堵

2、塞质量外,还需对爆区有针对性地进行覆盖防护等轻型防护措施。2、对边坡高度较高或岩层面倾向既有线者,采用沿既有线边坡用钢轨枕木及木料搭设靠壁式防护排架进行控爆施工。如接触网导线紧邻边坡,为绝缘起见,排架主要采用木料搭设,如图所示。以梢径不少于14cm,长6m的杉圆木作立柱,每隔1m架立1根,用22锚杆固定于岩壁上(锚固深度不小于0.8m参看图),每根立柱锚固3点(底面以上1.5m、3.0m、4.5m处),锚杆与立柱用夹板螺栓连接牢固。水平方向以3排直径10 cm的圆木作为连系顺梁,长度均为5 m,间距为1.25 m。顺梁与立柱用8号铁丝绑扎。各层排架的长度,视相应边坡高度(既有线)而定,原则是保

3、证边缘排架稳定,并高出边坡不低于1.0 m。排架施工采用自下而上分层搭设的方法,下层排架搭好后,在其上端搭设一1.2 m宽的操作平台,再在操作平台上搭设上一层排架,上层排架立柱与下层排架立柱搭接100 cm,在搭接处用120120mm方木作为水平方向的整体顺梁,把上下各排架柱连成整体,如下图所示。爆破开挖时,排架与岩壁用竹夹板密封排架立柱间的空隙处防止爆破石碴落入轨道。6.0m整体顺梁底层排架1.25m1.0m0.5m1.0m5.0m立 柱二层排架一般顺梁0.8m31.5m31.5m1.2m既有线锚 杆夹板螺栓一般顺梁操作平台整体顺梁排架侧面及操作平台示意图排架网格示意图3. 对边坡高陡、岩质

4、坚硬、岩层面倾向既有线而接触网又紧邻边坡的特殊工点,采用其他防护措施难以绝对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时,则采用全封闭临时棚洞防护。鉴于接触网导线紧邻边坡,为绝缘起见,棚洞主要用木料搭成,如图所示。以梢径不小于20cm,长7m的杉圆木作立柱,每隔1 m架立1根,两侧间距5.5 m,立柱顶用长5.8 m帽梁连接牢固。为把立柱连接成整体,两侧立柱水平方向各以3排直径10 cm的圆木作为连系顺梁,长度均为5 m,间距为1.75 m。顺梁与立柱用8号铁丝绑扎。为增加棚洞牢靠性,在爆破开挖对面侧设立斜支撑,间距2.0 m。棚洞立柱及帽梁间空隙采用竹夹板密封,防止爆破石碴落入轨道。1.75m7m竹夹板密封5.5m

5、既有线接触网帽梁斜支撑连系顺梁立柱临时棚洞防护示意图 4 .爆破方法及爆破参数 爆破方法系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针对不同部位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选取。同时正确选择有关爆破参数,以便获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和确保施工安全。单位用药量和预裂爆破的装药集中度及装药结构,系通过单孔漏斗试验和排孔成缝试验加以确定;或按“宁撬勿飞”的原则,参照有关的经验数据,应用工程类比法进行选择,根据实际爆破效果再作调整。电气化铁路控爆施工,不仅要控制飞石和落石,还要考虑爆破地震波对既有线通讯、信号电缆和光缆的影响,因此,对爆破地震波速应进行检算控制。爆破地震波速检算根据我局宝成复线施工经验,爆破地震安全波速参照微震动爆破要

6、求,V安全取3.5cm/s。检算公式采用:V=K(Q1/3/R) V安全 。K、值参照有关经验数据分别取50和2.0。隔墙外纵向(拉槽)爆破由于有纵向保护隔墙作为保护线路的屏障,故采用多排微差浅孔控制爆破,并采取宽孔距小抵抗线爆破技术,以改善破碎效果提高爆破效率,降低爆破震动强度。为增大爆破规模,而又不致造成爆破震动速度超限,故采用孔内微差与孔外微差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加微差起爆的分段段数。钻爆参数炮孔直径d=42mm;前排抵抗线w=1.0m;排距b=0.8m;孔距a=1.02.0m(前排和靠近隔墙的孔用小值);孔深l=2.53.5m(垂直孔,到路基面时超深0.20.3 m);单位用药量:q=0

7、.280.32kg/m3 (两个自由面)q=0.320.38kg/m3 (一个自由面,靠近隔墙处用小值) 装药量计算单孔装药量Q=qwal或Q=qbal装药结构靠近隔墙的炮孔采用32、25乳胶炸药药卷和导爆索进行分段间隔装药。根据孔深一般分为34段。药量自上而下的分配比为:3段为0.25:0.35:0.40,4段为0.15:0.25:0.25:0.35。其余炮孔采用连续装药,对装药长度超过2.5m、25药卷超过5节(1.2 m)的炮孔,为防止出现管道效应,需要将所有药卷绑扎在导爆索上。堵塞长度取(1.21.3)w或(1.21.3)b(靠近隔墙处取大值)。起爆网络和起爆顺序采用塑料导爆管起爆系统

8、。在同一小台阶上,为便于施工,同时提高起爆网路的可靠度和降低成本,一律实行孔内微差,并采取反向起爆,孔外以并联方式将各孔导爆管联为一体。由于雷管自然分段的段数有限,难以满足开挖进度要求,故在台阶之间实行孔外微差,即根据需要在后边台阶的网路中串接适当段数的雷管,以保证各台阶上的炮孔自下而上的逐层逐排起爆。用击发笔起爆导爆管。纵向隔墙爆破纵向隔墙紧靠既有线,爆破施工对既有线安全威胁极大,必须严格按照控制爆破原理,采用“多打眼、少装药、多段起爆”的方法,使爆破能量得到合理的利用和控制。钻爆参数d=42mm;w=b=0.50.6m;a=0.71.0m;l=2.03.0m(垂直孔);q=0.260.31

9、 kg/m3(二个自由面,靠既有线侧用小值)q=0.240.27kg/m3(三个自由面)装药量计算Q=qwal或Q=qbal装药结构为将炸药均匀分布于岩体中,使用25乳胶炸药和导爆索进行分段间隔装药。根据孔深可分为47段,药量自上而下的分配比为:段为.15:0.25:0.25:0.35,5段为0.1:0.2:0.2:0.2:0.3,6段为0.15:0.15:0.15:0.15:0.15:0.25,7段为:0.1:0.1:0.15:0.15:0.15:0.15:0.2。堵塞长度取(1.31.5)w(靠既有线侧取大值)。起爆网路和起爆顺序使用215段非电毫秒雷管实现孔内微差起爆,并利用孔间微差顺序

10、起爆原理,使每个炮眼均在34个自由面条件下起爆,以提高岩石破碎度和降低爆破震动。孔外采用并联方式与纵向拉槽爆破起爆系统联为一体。自下而上逐层起爆。4预裂爆破为保持开挖边坡稳定,控制超、欠挖,边坡面均采用浅孔预裂爆破。钻爆参数d=42mm(不偶合系数为.68);a=4555cm;l=3.03.55m(钻孔倾斜度为1:0.4,比主炮孔超深0.3m);装药集中度Q1 =0.250.29kg/m。装药量计算Q=2Q1l1 +Q1l2式中:l1孔底加强段长度; l2中间正常装药段长度。装药结构使用25乳胶炸药药卷和导爆索进行分段间隔装药,分段间隔一般为1520cm。为克服炮孔底部的夹制作用,孔底.50.

11、8m范围的药量增加一倍。堵塞长度为1.01.2m。起爆网路和起爆顺序采用并联方式与隔墙外纵向拉槽爆破及纵向隔墙爆破的起爆系统联为一体,但预裂孔应超前主炮孔100ms以上起爆。为减少预裂爆破的水平推力,各层台阶上的预裂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逐层起爆。炮孔与段别布置如图所示。322315 1413 12 11 1011 109 8 7 615 1413 12 11 109 8 7 611 10 9 815 14 13 12 11 103 29 8 7 6 5 49 815 14 13 12 11 103 29 8 7 6 5 4爆破方向AA0.3m3.0m0.5m2.5mAA注:联结起爆网路时,在后两个台阶的网路中串联15段雷管,使其比前两个台阶延迟880ms起爆。预裂孔纵向隔墙炮孔布置及起爆顺序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