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视频会诊及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技术方案框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47090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7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视频会诊及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技术方案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远程视频会诊及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技术方案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远程视频会诊及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技术方案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远程视频会诊及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技术方案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远程视频会诊及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技术方案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远程视频会诊及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技术方案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视频会诊及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技术方案框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远程视频会诊及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架构21. 整体架构22. 基层远程会诊系统。43. 高端远程会诊系统54基层基础信息化系统55.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65.1建设目标65.2远程会诊软件技术指标75.3 技术指标要求165.3.1 HER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技术指标165.3.2 HIS-LIS 技术指标 215.3.3 PACS技术指标215.3.4 EMS技术指标215.4接口技术225.4.1 EHR 接口标准 225.4.2 HIS 接口标准 225.4.3 EMR 接口标准 225.4.4 LIS 接口标准 225.4.5 PACS 接 口标准 225.5 互通、互联

2、架构235 . 6设备配备要求2 35.7 远程会诊软件详细技术指标 24一、远程视频会诊及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架构1. 整体架构集医疗业务、医疗教育、医疗管理、公共卫生支持一体化的 远程视频会诊和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在设计和实际开发上需 要按四级结构来考虑,即省级(卫生厅)、三级医院、县医院和 乡卫生院。系统物理结构示意图如下:一 县医院县医院县医院三级医院县医院卫生厅县医院三级医院三级医院三级医院县医院县医院乡卫生院乡卫生院乡卫生院乡卫生院乡卫生院县医院四级做好互联互通,保障上级可以即时了解下级医疗、卫生 业务开展情况,下级能够高效率地得到上级医疗机构和主管部门 的支持。软件(数据)结构

3、示意图如下: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HIS、PACS、LIS、EMR)通过一个标准化的接口(集成平台)及远程医疗骨干系统对接,医疗卫生数据通过远程骨干网络存入电子健康档案。乡镇卫生院数字化影像设备(DR、彩色B超机)需配有标 准DIC0M3.0功能,同时具备DICOM打印、存储、传输和获取功 能、worklist功能,并提供给用户备份便于做标准接口。乡镇卫生院数字化医疗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 球计数仪、全自动尿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均需配有网络功能, 支持LIS系统,仪器具有RS232接口,通过联机软件可实现高级 数据库管理,仪器具有串口、并口、USB端口和PS/2输入口。2. 基层远程会

4、诊系统。在公立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开展县级综合 医院为乡镇卫生院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 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及影像、心 电的远程诊断功能。L交互武远稈会诊1远程会诊离线式远程令诊* 远程教育f远程数字资源基层远程会诊系统的功能示意图如下:彳视频会议|广孜向转诊及、1 远程预约:二厂* 远程废像诊断*远程专科诊断一一 远.琛芯电诊断3. 高端远程会诊系统自治区(地市)级三甲医院为县级医院提供高端远程会诊服 务,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远程 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及影像、心电、 病理远程诊断功能

5、。高端远程会诊系统的功能示意图如下:高端远程会诊系统T交互式远程会诊J远程会诊L匚离緩式远稈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 共双向转诊及1 远程预约 J远程虑像诊断二 :吞 XI3 卄 工远程心屯诊断卞屯桂石科妙囲L*远稈监护述稈病理诊断4视频会议4基层基础信息化系统乡镇卫生院需开发HIS (医院信息系统)、EMR (电子病历)、 LIS (实验室信息系统)和PACS (图像存档及通讯系统),具备 数字化信息接入、各系统互联互通能力。如果已经具备这些系统或其中部分系统,应该根据项目需 要,对其进行补充、升级和完善,使之能够及远程骨干网络良好 互联。几个基层信息化系统可以由省或县统一开发,由各县医院部

6、 署托管,乡镇卫生院具体应用。5.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根据国家有关卫生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发以ehr (居民 电子健康档案)和HIS (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为主线,包含 EMR (电子病历)、LIS (实验室信息系统)、PACS (图像存档及通 讯系统)等子系统,形成集医疗业务、医疗教育、医疗管理、公 共卫生支持一体化的远程视频会诊和综合管理信息软件系统。5.1 建设目标依据现有的卫生厅远程会诊系统和数据中心,结合三级医 院,要求将卫生厅医疗系统及三级医院医疗系统的无缝对接,通 过医疗骨干系统和标准的接口技术将远程会诊系统及基层医疗 机构系统以及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7、实现 乡镇卫生院数字化信息建设的目的。A、实现远程会诊系统及三级医院医疗系统的无缝对接;B、实现卫生厅数据中心及三级医院医疗数据中心无缝对接;C、实现各医疗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D、实现接口统一,按照国家卫生接口技术规范标准和行业 最新发布的技术和规范。5.2 远程会诊软件技术指标序号名称远程会诊系统技术指标数量1远程会诊 系统 软件远程会诊系统软件要求包含远程会诊子系统、病 历资料采集子系统、远程专科诊断子系统、远程监 护子系统、远程教育子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子 系统、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子系统八个子系统。系 统根据录入用户的身份判断、确定是否可以使用软 件功能;要求支持交互式远程会诊,实现患

8、者在病床上就 能实时接受专豕远程会诊服务,支持床边监护仪等 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传输,支持离线式远程会诊, 支持申请医生提交会诊申请信息和病历资料,支持 会诊专家浏览会诊申请信息和病理资料,并编写和 发布会诊报告,支持专豕角色和会诊申请角色参及 会诊,远程教育支持授课角色及听课角色;系统基于B/S和智能客户端架构;统计分析:按医生、医院、病种等进行统计分析。1远程会诊子系统模块:支持交互式远程会诊和离线式远程会诊,实现远程 医疗会诊申请、会诊管理、专家会诊、专家管理、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功能,保证远程会诊工作流 程的完整性。病历资料采集子系统模块:能实现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及会诊系统的对接提供医 学

9、影像采集管理平台,支持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实时生命体征信号的处理。远程专科诊断子系统模块:远程影像诊断:支持从标准DICOM 3.0接口的影 像设备或PACS系统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存 储、再现以及相应的后处理操作;建立基于DICOM 3.0 协议、B/S架构、WEB浏览方式的远程放射会诊系统;远程心电诊断。支持从数字心电图机采集心电图 信息,并进行无损的数据传输、存储和再现,把基 层医院的静态心电图数据传送给上级医院会诊专 家。支持专家对心电图的判读、打印,支持报告的 书写、发布。远程监护子系统模块:能够实现患者在病床上就能实时接受专家远程 会诊服务,支持床边监护仪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

10、时 传输。能够远程实时采集检查端1位或多位患者的常规 生命体征参数,如:体温、血压、脉搏、血氧饱和 度、C02结合率、心电监护等信息,专家能够在病房 外的任意地点如同亲临现场一样对患者进行远程同 步监测。可实时采集并传输床边呼吸机、监护仪等传送的 患者常规生命体征数据,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 动态观察及报警,远程监护支持及视频会议相结合。 远程视频会议子系统模块:远程会诊软件能够及视频会议系统高度集成,实现 远程会诊软件及高清视音频交互系统的联动,通过 远程会诊软件实现对MCU、音视频终端、录播系统的 统一控制,简化会诊人员操作流程。远程教育子系统模块:实现远程培训,在线、离线学习,考试,包

11、括课程 管理,题库管理,培训管理,在线报名,在线答题, 学员管理,成绩管理,支持实时交互和课件点播两种培训模式;视频点播系统模块:动态屏幕直播:能够将计算机屏幕内容,包括讲 稿、Flash动画、鼠标运动轨迹、电子白板等内容 流畅的直播到客户端, 直播图像及语音:实时直播教师的图像及声音,并 保持及屏幕的同步性,直播的视频可以自适应带宽,适合于多种网络环境下的直播,即使在极小的网络 环境下也能收看直播基于Web的课堂直播:学生用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即可收看直播。自动化程度高:服务器端自动化程度高,完成初始 化后,无需其它操作,自动启动直播。客户端自动 化,无需任何操作,通过

12、服务器端直接控制客户端 收看直播。直播延时小,便于不同客户端收看直播时进行交流。 一台直播服务器可以同时直播多个课堂教学情景。可以及学校现有的Web Server或学习管理系统进 行无缝连接。远程数字资源共享模块:支持公共资源上传、下载,上传和下载要求权限验 证;上传资源的大小不受限制,可以实时查看公共 资源。资源共享:可以上传病历、案例分析、手术 录像、教学资源、医学图书资料到服务器统一管理, 实现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能够对资源的分类检索、查 询。资源管理包括:资源分类、新增资源、删除资 源,其中资源包括doc、ppt、视频、音频文件。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模块:双向转诊包括转诊申请、转诊确认、回转

13、申请、会诊确认,实现上下级医院之间互相转诊。远程预约包括远程预约挂号、预约检查,使患者可 以在远端预约。远程会诊系统技术指标远程会诊系统软件要求包含远程会诊子系统、病历 资料采集子系统、远程专科诊断子系统、远程监护 子系统、远程教育子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子系 统、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子系统八个子系统。系统 根据录入用户的身份判断、确定是否可以使用软件 功能;要求支持交互式远程会诊,实现患者在病床上就能 实时接受专家远程会诊服务,支持床边监护仪等生 命体征数据的实时传输,支持离线式远程会诊,支 持申请医生提交会诊申请信息和病历资料,支持会 诊专家浏览会诊申请信息和病理资料,并编写和发 布会诊报告

14、,支持专家角色和会诊申请角色参及会 诊,远程教育支持授课角色及听课角色;系统基于B/S和智能客户端架构;统计分析:按医生、医院、病种等进行统计分析。远程会诊子系统模块:支持交互式远程会诊和离线式远程会诊,实现远程 医疗会诊申请、会诊管理、专家会诊、专家管理、 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功能,保证远程会诊工作流 程的完整性。病历资料采集子系统模块:能实现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及会诊系统的对接提供医 学影像采集管理平台,支持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实时生命体征信号的处理。远程专科诊断子系统模块:远程影像诊断:支持从标准DICOM 3.0接口的影 像设备或PACS系统获取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存 储、再现以及相应

15、的后处理操作;建立基于DICOM 3.0 协议、B/S架构、WEB浏览方式的远程放射会诊系统;远程心电诊断。支持从数字心电图机采集心电图 信息,并进行无损的数据传输、存储和再现,把基 层医院的静态心电图数据传送给上级医院会诊专 家。支持专家对心电图的判读、打印,支持报告的书写、发布。远程监护子系统模块:能够实现患者在病床上就能实时接受专家远程会诊服务,支持床边监护仪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传输。能够远程实时采集检查端1位或多位患者的常规生命体征参数,如:体温、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C02结合率、心电监护等信息,专家能够在病房外的任意地点如同亲临现场一样对患者进行远程同步监测。可实时采集并传输床边呼吸机、监护仪等传送的患 者常规生命体征数据,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动 态观察及报警,远程监护支持及视频会议相结合。远程视频会议子系统模块:远程会诊软件能够及视频会议系统高度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