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46835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嬉戏、哞哞、潺潺、眨巴、红润、孪生、痒酥酥”等词语。2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爱”的主题。能力目标1美读课文。感受课文纯真、友好的情感氛围,体会诗情画意。2培养学生多向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的能力。3涵泳品味文章,多角度多侧面感受作品的美。德育目标呼唤人间真情,把爱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教学重点1探究盲孩子的心理变化,并理解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2赏析课文的美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主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方法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美丽的童话。语言优美、简洁、凝练,有较强的表现力,而且有诗

2、的特质。教读本文,宜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正音读、范读、领读、分角色朗读、配乐美读等),读出语气、节奏,读出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理解文意。2讨论法。学生自己设疑解疑,通过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学生向老师提问等方式,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互助。3美点寻踪法。用美的眼光欣赏这篇美丽的童话,让学生自己发现美、赏析美。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分角色美读课文,感受童话“爱”的氛围和诗一般的意境;精读课文,美点寻踪,多角度感受作品美的特质;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多媒体显示一个盲孩子出

3、神地“望”着远方的画面)一个盲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侧耳倾听着身边一群同龄人在喧闹嬉玩,虽然他也被他们讲的笑话引逗得微微一笑,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沉默不语地侧耳倾听着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时,你的感受如何?今天我们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让我们随着作者金波灵动多思的笔触走进盲孩子的内心世界。设计(二)有一条河,从古流淌到今;有一片海,从过去喧腾到现在。这河叫爱河,这海叫心海。是爱让痛苦远离,是爱让无助走开,是爱让盲孩子重见光明,今天,我们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教师抽查预习情况,检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多媒体显示:(1)

4、给加粗的字注音。嬉戏() 哞哞() 霹雳()潺潺() 痒酥酥() 孪生()(2)依据下列例子仿写词语(尽可能用原文词语)。绿油油仔仔细细教师选五位同学回答问题,明确:(1)xmup lchnslun(2)阴沉沉痒酥酥孤零零蓝幽幽模模糊糊踉踉跄跄飘飘忽忽跌跌爬爬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选择温馨欢快的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文字作媒介,再现文章展现的画面,让故事活在学生心里。可安排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3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多媒体显示:请用自己的话介绍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故事。盲孩子的心理前后

5、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交流切磋。教师请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同学补充、评价。明确:盲孩子十分孤独、寂寞。“影子”的陪伴使他快乐,给他带来了温暖;困境中来自萤火虫的爱、影子的爱以及太阳、月亮的爱,使他得到了光明。学生筛选的能够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有:“他的日子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因为盲孩子受到了“影子”“萤火虫”以及太阳、月亮的关爱、帮助才感受到生活的光

6、明和美好,是爱改变了盲孩子。三、精读课文,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赏析课文的美1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学生交流看法。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请谈谈这篇课文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学生自由回答:这篇课文语言非常美,像诗歌一样,有一种节奏美,含蓄美。文章的题材非常美,写一个盲孩子的内心世界,影子像一个活泼的孩子,萤火虫像一群热情的伙伴,他们帮助了盲孩子,给盲孩子带来了欢乐、光明。文章立意非常美。用童话的形式来表现爱的主题,正像老师导语中所讲的,似乎有一条爱河流淌在我们心田。美在细节。文中写盲孩子逐渐恢复视觉时“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

7、一会儿又闪着翠绿的光”以第一次见到的景物和色彩渲染了一个神奇美好的意境。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进一步归纳,设计学习卡片。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派小组长来讲桌前抽卡片,领取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讨论完毕后,每组选一人作汇报发言,如觉不足,其他成员随时补充,看哪一组最有收获,发言最精彩。3小组交流,汇报人发言。第一小组:我们探讨的是文章的意境美。文中的盲孩热爱生活,渴望光明,他以耳代目,感受着鸟儿的欢叫,清风的轻拂、蜜蜂的纷飞,他借听觉感受的世界是多么柔美。盲孩子在影子的陪伴下,听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情调轻松欢快。在萤火虫的帮助下,盲孩子眼前出现了“一颗

8、米粒大小的光点”“在夏夜的微风细雨中,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儿又闪着翠绿的光。丢失的影子回来了。”“月亮出来了太阳出来了弯弯的彩虹各种颜色的花朵绿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姹紫嫣红,色彩纷呈,组成了一种绚丽多彩的境界。总之,意境的转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我们认为:美在轻柔、美在活泼、美在绚丽。第二小组:我们探讨的是文章的语言美。文章如诗歌一般,按句排行,短小、活泼、跳跃。文章大量运用叠词,如“静静”“轻轻”“哞哞”“咩咩”“潺潺”“阴沉沉”“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痒酥酥”“仔仔细细”“模模糊糊”“踉踉跄跄”“跌跌爬爬”这些词语不仅描写情态逼真,而且

9、琅琅上口,有一种节奏美。文章含蓄地表达“爱”的主题,耐人寻味。总之,我们认为语言美,美在跳跃,美在节奏,美在含蓄。第三小组:我们探讨的是文章的主题。我们小组内部意见难以统一,有几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盲孩子热爱生活,心中有坚定的信念,执著地追求光明,最终也拥有了光明,以此来表现“人活着应当有坚定的信念,信念不倒,人生不老”的主题;有人认为文章借“影子”“萤火虫”关爱、帮助盲孩子使他走出黑暗的故事表现了“我们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这一主题;有人认为影子由于帮助盲孩子最终得以变成一个衣着美丽的孩子,这表明“给别人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的主题;有人认为影子、萤火

10、虫、太阳、月亮、彩虹等为盲孩子展现了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文章借此表现“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一主题。主题的多样性正表现了文章意蕴丰厚,内涵深邃。第四小组: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各用一句话评价这篇文章。小组的意见有以下6种:“这是一曲爱的赞歌”“这是一幅充满爱意的画图”“这是一个新世界最美的童话”“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虚幻的,也是美丽的”“爱的呼唤”等。在每一个小组发言过程中,教师相机诱导点拨,纠正不足,赞赏优点,全面保护学生的探究心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热情。四、课堂练习读课文中“在夏夜的微风细雨中,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

11、儿又闪着翠绿的光。”这一句话,体会其优美的意境。以“在冬日的漫天飞雪中”为开头,仿写一段话,用上加粗的词语。选四名同学回答,其余同学评价。五、课堂小结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它塑造了盲孩子的形象,营造了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在感受作品意境美、语言美、立意美的同时,体会文章“爱”的主题,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爱充满人间!六、布置作业1将下列选项正确的填入横线,使之组成一个文意贯通的长句。春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连蜜蜂扇动翅膀的声音他也很喜欢鸟儿黎明时的叫声盲孩子还喜欢听 , ,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春天到来以后,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

12、,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昨天早晨,我在草地上做徒手操,安静在花树丛中 ,因为常常在花香中 ,她走得很 ,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终于,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了下来。安静是个细腻的女孩子。我们用眼睛看到浅绿深红的世界,安静用她的心来感受和理解。安静的面前,同样是一个层次浓淡有致的春天。我相信,她的没有视觉的世界,和我们一样丰富,甚至可能有比我们更丰富的地方。安静极缓极缓地伸出她的手。在花香的引导下,她的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白蝴蝶。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神秘的灵性抓住

13、。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眼,我深深地感动着。安静细细地感觉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离,安静仰起头来,在用心灵张望。安静的心上,此刻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飞行曲线。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自我的缤纷世界。安静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无言地告诉我这样的道理。(选自吴玉楼触摸春天,有改动)1从下面的括号里选出最恰当的词填在句子相应的横线上。安静在花树丛中 (A穿梭B穿行),因为常常在花香中 (A流连B徘徊),她走得很 (A顺畅B平稳),

14、没有一点磕磕绊绊的感觉。2除在开头点明安静是个盲童之外,文章还有哪些描写反映出她是双目失明的?请举出两个例句并加以分析。3“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离,安静仰起头来,用心灵张望。”句中的“用心灵张望”如何理解?4安静触摸春天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的话回答。5按照下面的指示,用简短的话说说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对春天:对蝴蝶:对人生:参考答案:1B(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安静是盲童,只能说“穿行”)A(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多指心事重重。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A(注意句中的“磕磕绊绊)2“在花香的引导下,她的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写嗅觉。“安静仰起头来,用心灵张望”写感觉。3安静是个盲孩子,只能用心灵感受春天。4“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自我的缤纷世界”。5安静对春天无限热爱;对弱小的生命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