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心情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46789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与心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疾病与心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疾病与心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疾病与心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与心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疾病与心情俗话说还怕什么人得什么病,就怕什么病得到什么人身上可能是心情影响导致疾病也可能 是心情影响加重病情如:过分依赖,幼稚,希望别人照顾,模棱两可的人易得哮喘;性格矛盾,逃 避愿望,被压抑的人易的背痛;听话,强迫性,抑郁,矛盾,吝啬的人易的结肠炎;忙碌,好挣,急躁, 善于把握环境的人易得心脏病;渴望得到情感,罪恶感,自我惩罚的人易得的荨麻疹;好高骛远, 易怒被压抑,听话的人易得高血压;追求尽善尽美,死板,好挣,嫉妒得人易的偏头痛;依赖,敌意 被压抑,情感受挫,雄心勃勃,有魄力的人易的溃疡病所以关键在于要适应和自我调节最为 重要,有必要时可以大胆的看心理医生,不失为明智之举!愿天下苍生都快乐

2、,健康.如果有人告诉你有65%的胃病患者是因为心理原因导致的器官病变,你相信吗?而这的确是 事实,在医学上类似这样的病症被称为心身疾病。有关调查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 中,略高于1/3为躯体疾病,不到1/3为神经功能症,其余1/3即为心身疾病。如此大的一 个比例,让人们不得不开始重视心身疾病。坏心情是一种“病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发展有着 重大的影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现在大家都已 经认识到人的心理、生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心情长期不好、性格抑郁或重大事件造成的急 剧刺激都可能会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

3、变,通俗讲就是:坏心情也是一种“病毒”,它也会 导致很多身体疾病。中医很早就提出了“暴怒伤肝、过虑伤心”的观点,现在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从一些尸 检的报告来看,长期抑郁或心情不好、情绪低落的病人,大脑结构的确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大量的临床实践也已经证明,情绪长期处在一个不正常的状态下,会导致肌体的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发生一些变化,一般表现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典型的就是胃病。由于人的大脑中 食欲饮食控制中枢和情绪控制中枢离得比较近,细胞活动会相互影响,所以人们心情不好的 时候往往直接表现为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只有极个别情况是食欲旺盛,如果长期处于这种 状态,肯定就会对胃造成一些伤害,引发疾病。另

4、外,现在人们还发现在重大事件尤其是创 伤性事件发生时,还可能会发生应激性胃溃疡。研究证明,与心情相关的病有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胃病、冠心病、神经性头痛、荨 麻疹、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几十种疾病。坏心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 病毒,我们绝不能对这些心理问题掉以轻心。知识分子要小心“文人病”心身疾病与性格、生活实践、工作环境、社会支持系统和身体状况都有密切的关系,与 文化程度的关系尤为密切。现在很多知识分子生活、工作的压力很大,而这些人一般对自身 的要求比较高,多愁善感、过分含蓄、缺乏户外活动等“文人病”大量存在,加之不少知识 分子自身缺乏承载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心胸和勇气,因此易

5、引起抑郁、失眠,最终导致一 些心身疾病的发生。另外从年龄的分布来看,心身疾病患者主要是集中在 20-40 岁之间;从性别分布上看, 女性患者则明显多于男性。专家认为这些分布情况说明了很多问题,首先年龄集中在中青年, 说明由于人到中年,父母的赡养、子女的教育、自身的事业以及临近更年期的一些变化,这 些都让中年人这个群体处于一个心身疾病高发的危险区域。而一般来讲,女性更多愁善感、 爱操心或过于敏感,这些习惯都让女性更容易受到身心疾病的侵害。 “心病”还需“心医”解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心理问题引起的,但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回避心理医生,宁愿从内科 到外科各个科室轮流转都不去找心理专家咨询。“心病”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都没有多大 效果,最多也只是起到一个治标的作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也是很多因情绪引发胃病的 患者反反复复治了几十年都治不好的原因。轻松愉快的心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再加上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健康的业余生活 就是心身疾病最有效的“预防针”,而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最好能向朋友倾诉一下,在问题 非常严重或已经影响到自身健康的时候,则一定要到专业人士那里进行咨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