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46752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绝弦导学案课型:新授 主备:何志春审稿: 领导审查:班级:六年级一、学习目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二、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准备1、学生熟读课文,注意读通句子,读准字音2、学生通过查资料,阅读课后的 “资料袋”,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的传说。3、结合注释,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绝: 鼓: 志在高山: 哉:洋洋: 兮:三、课堂导学 (一)汇报预习情况 (二)读懂课文内容、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2、?(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三)学生质疑,深入品析1、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2、感悟“知音相遇之喜”(1)、学生自学:你是从哪些句子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的,勾画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2)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3、感悟“知音离世之悲”(1)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 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2)学生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复杂情感。(3)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四、课堂训练 1、 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2、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五、教师小结六、教学思反思本课设计时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设计了拓展练习,再围绕“绝弦”,让我们感受到不仅仅是伯牙、子期心灵相通的情义,最后设计了高山流水的音乐欣赏,让从教者与学生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学时要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读、思、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理,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