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沪教版语文四下《祖先的摇篮》word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466028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春沪教版语文四下《祖先的摇篮》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春沪教版语文四下《祖先的摇篮》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春沪教版语文四下《祖先的摇篮》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春沪教版语文四下《祖先的摇篮》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春沪教版语文四下《祖先的摇篮》word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春沪教版语文四下《祖先的摇篮》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春沪教版语文四下《祖先的摇篮》word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春沪教版语文四下祖先的摇篮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

2、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2.把诗歌读熟。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6.指名朗读课文。三、理解课文。1.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

3、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4.配乐读课文。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五、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六、指导写字。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附送:33. 2022春沪教版语文四下苏武牧羊word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

4、“恭恭敬敬、旌节、气节、置之度外、屈指可数”等词语。2、尝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苏武的思想品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与学习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二、教学重点: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三、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苏武的思想品质。四、 教学准备:1、 老师:多媒体课件2、 学生: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理解。(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写出每一节的节意。五、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导入课题:1、背景介绍:故事发生在xx年前,西汉时期,那时汉朝和匈奴

5、经常发生战争。有一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苏武出使匈奴。(出示地图)2、 出示插图:他就是苏武。当苏武完成外交任务准备回国时,被匈奴扣留,一扣就是十九年。在这十九年里,苏武历尽艰辛宁死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3、 板书课题:苏武牧羊。齐读课题。(二)浏览全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讲述了哪些故事呢?指名分故事读课文,在此过程中指导读准、读通。2、默读:选择一个故事简要叙述。板书:以死抗辱 怒斥叛臣、荒漠牧羊。3、交流:听了这些故事,你觉得苏武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比如:坚贞不屈、忠于国家。(三) 抓住语句,体会气节1、 自读课文并思考:哪些词句写出了苏武的

6、高贵品质,并用直线划出。2、 交流:(1)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2)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3)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 要点:(1)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苏武怎样,体现出怎样的品质。(2)过渡:在朗读、交流体会的过程中,逐步捕捉到重点词语,并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从而领会句子的含义。3、朗读第五节(1)这一节,那些句子体现出苏武的坚强不屈。 交流: 北海边野草遍地,没有人烟,惟一和苏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节。

7、(内心是孤独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是在精神上有追求,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 师:这段话围绕着一个意思,从三个方面介绍。 出示:各种折磨: 饿 渴 冷 顽强地忍受:挖野菜逮野兔 捧一把雪 和羊群依偎(板书:饿 渴 冷) 师生对读: 师: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 生: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 师:渴了 生:他就捧一把雪止渴 师:冷了 生: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 苏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那支旌节,不论白天放羊,晚上睡觉总不离手。 理解:置之度外 (通

8、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并带入语境中理解语境中的词语意思) 语境意思:苏武不是为自己活,而是在为国家而活。将国家荣誉放在自己生命之前。 他经常仰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举着旌节回到祖国。 抓关键词:经常(换词)常常,时常,南飞的大雁:汉朝在南方,南方代表祖国,多想成为一只自由的大雁,早日回到祖国。屈指计算日子:再次体会归心似箭。盼望:望眼欲穿,归国心切小结:苏武就是这样一个宁死不屈,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人,让我们充满深情地读读这一节。(四) 观察句子,找到全文线索旌节 1、出示刚才交流的部分句子,自由读,思考:这些句子除了同样都写出苏武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还有哪些地方也是相

9、同的?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苏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那支旌节,不论白天放羊,晚上睡觉总不离手。他经常仰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举着旌节回到祖国。2、 学生交流:抓住人物语言、神态、都提到了旌节 出示图片,介绍旌节3、老师引读:当匈奴王侮辱他说他参与匈奴内乱的时候,他当卫律前来劝降的时候,他当他在荒凉的北海边牧羊,忍受着各种折磨的时候,他4、 思考、讨论:为什么一再写到旌节? 因为旌节是

10、一个国家的象征,苏武一直拿着旌节表现出他对于祖国的忠诚。(五) 想像说话,表达感受1、师范读第6节,生想像当时的场面。2、生朗读第6节。3、自读,想像,然后交流: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六) 总结课文1、过渡:学到这,你觉得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在敌人面前不屈不饶,坚持正义,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人。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爱国志士。2、 评价:后人是这样评价他的。牧羊十九年,留胡节不褥。任海枯石烂,心如铁石坚。因此,同学们要学习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板书: 33 苏武牧羊(坚贞不屈)以死抗辱 握 侮辱 怒斥叛臣 举 旌节 利诱 饿 荒漠牧羊 持 折磨 渴 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