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496432163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山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吉林省白山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吉林省白山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吉林省白山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吉林省白山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山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山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白山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默写题1请在下面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诗可言志,文能传情”,历代文人雅士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诗经中,(1)“蒹葭苍苍,_”两句以景起兴,渲染萧索的氛围;王维使至塞上中,(2)“_,_”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虽是描绘大漠风光,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晏殊浣溪沙中,(3)“_,_”两句借助“花”“燕”等景物,将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欧阳修醉翁亭记中,(4)“_,_”两句描绘了琅琊山春夏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二、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面对大自然,诗人常常洞察一切秘

2、密。这些秘密可以分成两份,他呈_现出来的一部分,就是他写出的诗歌没有呈现的,就被他守藏在内心成为他的生命z_养,护佑他在写诗的路上继续走下去。如果哪一天他倾囊而出,内心的那部分不再保留,那他在诗歌的道路上也将要走到头了。他将感到自己内部世界的空虚轻飘,仿佛田野上随便的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刮倒。2给语段处加粗字填写拼音,处填写汉字。呈现_z养_3语段方框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逗号;句号B.分号;句号C.逗号;逗号D.分号;逗号4下面选项中与“秘密”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生命B.道路C.轻飘D.田野5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复句类型是_关系复句。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岳阳楼记庆历四

3、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系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

4、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6本文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_(人名)。7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引凄异(三峡)B.北通巫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C.去国怀乡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长烟一空晴空一鹤排云上(秋词)8文章开篇交代滕子京在巴陵郡很有作为的目的是什么?9“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思想情感有什

5、么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10小博同学在笔记上写下疑问:“作者非岳阳人,也不在岳阳为官,甚至根本就没有来过岳阳楼,为什么要为岳阳楼作记?”请你结合链接材料解答。【链接材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庆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王)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则姊恒执女红,篝一灯,使拯读其旁。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读日出,乃遣入塾。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注释】篝:罩灯火的

6、灯笼。用作动词。11文中“持小几就园树下读”中“持”的意思是_。1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B.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C.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D.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13选文中,王拯读书“熟于他童”,小博分享了自己的启示,请你补充一则。小博:在学习过程中,我要像王拯一样,听从家人的督促。我的启示:_。现代文阅读。在语文课前“文海拾贝5分钟”环节,小雅同学推荐了下面两篇文章,请你阅读并完成题目。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一种味道叫麦香又到初夏,我站在田垄上,向

7、远处眺望,曾经葱茏的麦田,仿佛一夜之间换上了金装。一阵阵微风袭来,金色的麦浪起伏跌宕,向我奔涌而来。田野里弥漫着一种属于家乡的味道让我久违的麦香。小时候,每到夏收时节,被布谷鸟叫声催熟的麦子,一片一片金黄的色调,开镰的日子就在眼前。天色微明,父母亲和我,坐上摇摇晃晃的马车抢收麦子。一望无际的麦田,在朝霞映照下,闪烁着古铜的颜色。镰刀在麦子的根部挥动,麦丛中传出唰唰痛快的响声,倒下的麦子,从来不知道喊疼。割麦是件苦差事,第一次干这个农活儿,我还有几分新奇,跟随在父母身旁,低头弯腰向前割麦。谁知才割了一个多小时,头顶的阳光失去了往时的和煦,像一团炽烈的火焰,包围烘烤着我的全身,汗水迷住了我的双眼,

8、麦芒在我的脸上摩擦,火辣辣的刺痛。等我好不容易割到地头,已是汗如雨下,气喘吁吁,我就势仰面躺在田边的树荫里。我休息一会儿再提着镰刀,一头扎进麦田,淹没在一垄麦丛中,麦子在我面前纷纷扑身倒下,再被扎成麦捆,挺立在田间,等待着一捆捆垛上马车。傍晚时分,那轮夕阳像一头老牛,慢慢吞吞地走下地平线。我费尽最后一点力气,才爬到装满麦捆的马车上。晚饭也懒得吃,就一头扎在床上睡着了。割完麦子后,我带着妹妹,和一群孩子拎着布袋子,走进麦茬地。在田间捡麦穗的我们,看到一把麦穗,就欢呼雀跃着奔过去,像一只只蹦蹦跳跳的小鸟。天色一点一点暗下去,我们拖着一身疲惫和装满麦穗的袋子回家,父亲把麦穗用胡杨木舂臼捣出麦粒,再转

9、动手摇石磨,磨出浓稠的麦浆。母亲三下两下就摊出薄薄的新麦煎饼,一股清新的麦香扑鼻而来,卷上辣子炒鸡蛋,更是香辣焦脆,嚼劲十足。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生活虽然也很艰辛,日子还勉强过得去。父母亲热情好客,家中人来人往,细粮和肉食都用来招待客人,我们只能吃粗粮。至于那些雪白的馒头,只能指望在梦里吃到了。有一次,父亲在亲戚家买了几袋麦子,推着一辆破自行车,带我一起去换面粉。整个磨坊就是建在溪水之上的木屋,湍急的水流驱动硕大的木质水轮,带动磨盘飞快转动,锥形的木制方斗里漏下的粮食,准确无误地落进磨眼。磨盘边的木槽里,源源不断落下小麦粉,再经过反复回磨过筛,就成了如雪的白面。磨坊中充满麦子的香气和粉尘呛人

10、的味道。昏暗灯光里,磨面的师傅都成了来回晃动的雪人。石磨轰隆隆的旋转声,流水哗啦啦的冲击声,筛子哐当当的震响声,这些嘈杂的声音混合在一起,两人面对面都听不到说话声。他让父亲卸下小麦,过秤后倒进一条敞口的麻袋,又称出两袋面粉给我们。父亲和我回到家中,已是深更半夜了。我兴奋好久才睡着,又梦见雪白的馒头,飘溢着香喷喷的麦香多少年后,每到夏收时节,我都会回到家乡,走进麦田,俯下身子,从远处涌来的麦浪拥在我身旁,用手拢住一把麦子,一粒粒金黄肤色的麦粒,在我掌心中轻轻摇动,我贪婪地吸吮清新的麦香,甜润的麦香。这是家乡熟稔的味道,一种无法磨灭的念想,常常让我回到遥远的少年时代,那些艰辛的日子,那些苦痛的记忆

11、,那些值得用一生怀想和铭记的岁月。一粒麦子就是一滴汗水,一粒种子就是一份希望。一粒麦子在自己生命的四季中轮回,从萌发到成熟;一粒种子历经风霜雨雪,可以变成一捧,变成一堆,变成一仓,成为赐予我们生命的粮食。对粮食的尊重和珍视,其实就是对生命的崇尚和敬重。但愿今天丰衣足食的人们,还能多一点对粮食的感恩,多一些对粮食的珍惜,多一份对粮食的敬畏。14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15文中割麦的辛苦有哪些具体表现?16请从下面语句中任选其一,按要求品析其表达效果。(1)在田间捡麦穗的我们,看到一把麦穗,就欢呼雀跃着奔过去,像一只只蹦蹦跳跳的小鸟。(从修辞手法角度品析)(2)石磨轰隆隆的旋转声,流水哗啦啦的冲击声,

12、筛子哐当当的震响声,这些嘈杂的声音混合在一起,两人面对面都听不到说话声。(从词语运用角度品析)17小雅同学认为,“美文推荐”时间有限,删去第两段并不影响选文的完整。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京长江大桥是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的特大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6788.55米。双线铁路在大桥下层,宽14米。公路在上层,宽15米,可并排通行四辆卡车,两侧各有2.25米宽的人行道。铁路桥和公路桥都由正桥和引桥组成,正桥长1576米,两端与引桥连接处设有桥头建筑。南京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下游,江面宽阔,水深流急,地质复杂。岩层埋藏在正桥河床33至47米以下。岩石种类多,断层纵

13、横,硬的地方像钢铁,软的地方似“千层糕”。为了让桥墩牢固地扎根在岩盘上,设计人员根据各个墩位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九个桥墩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水下桥墩基础结构。这是中国在建造桥梁深水基础中带突破性的技术,为胜利建成大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桥墩基础施工中,1号桥墩重型混凝土沉井,其面积比篮球场还大,高度相当于10多层大楼,混凝土总量达1.7万立方米。为将这个庞然大物下沉到河床面55米以下的砂砾层,建桥人员连续奋战17个半月,终于将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有些桥墩沉井基底在水面以下65米左右,基底清理时的质量检查,都是通过潜水员多次潜入水下62至67米,最深达80米进行探摸。仅在7号桥墩基础施

14、工时就累计潜水207次,一次水底停留作业时间10至20分钟,创造了中国桥梁施工中大规模潜水作业的新纪录。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规模最大的一座桥梁。它的建成,结束了70多年来津浦线与沪宁线客货运过江靠轮渡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有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独立解决重大、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标志着中国的桥梁建设,在勘测设计、科研试验、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备制造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材料二】在伦敦萨默塞特宫开幕的第二届伦敦设计双年展上,由南京大学教授鲁安东策展的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荣获本届组委会破例额外增设的特别荣誉奖。在鲁安东看来:南京长江大桥不仅仅是南京的,全中国的人民都和这座桥产

15、生关系。而大桥的记忆组成部分也非常复杂,既有微小的个体情感的一面,又有宏大的国家情感的那一面。展览主体是一条10多米长的红色半透明长廊,其间串联起3个空间,分别以声音、影像和立体视角展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第一个空间内挂着数台老式收音机,摘下墙上的耳机,参观者会被与大桥有关的声音包围,包括5首为南京长江大桥创作的歌曲,以及采集自大桥周边环境的真实声音。第二个空间展出的是以大桥为背景的人物摄影。这些黑白老照片的拍摄地并非真的大桥,而是当时全国各地的照相馆。第三个空间中央摆放着大桥实体模型,周边墙幕上是装饰镜、首饰盒、日历、杯子等印有大桥经典形象的物品图片,展现了大桥当时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自1968年建成之后,这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先后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被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