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496431921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世界上所有独立起源的文字,其最初都来源于图画,这一点绝无例外。人们最早用图画表达简单的意念,当这些图画经过以不按语序的“连环画”形式表达一个语段,到表达语言中的一句话、一个个的词,最后与语言紧密地结合起来并按语序逐词记录语言时,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字。文字来源于图画,但不等同于图画。必须注意区分严格意义上的文字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字”的差别。从广义上讲,一切表达概念的符号都可以称之为“文字”,而严格说来,只有逐词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才能称之为“文字”。我们以下谈到的“文字”

2、都是指严格意义上的“文字”,而广义上讲的“文字”则称之为“记号”。文字的来源是一回事,文字的构成应用又是一回事,必须注意区别这两个不同意义上的层次。汉字的大部分基本形体都来源于图画,但是一旦这些图画变成记录语言的文字形体,它就再也不是图画,而是变成了“符号”。它本身的构成演变就不再是图画的构成演变,而只能是符号的构成演变。从文字性质上将汉字看成是“象形字”的观点早已被学术界所否定,但这一观点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依然存在,有相当数量的人是把甲骨文当成图画看的,认为都是“视而可识,察而见义”的图像,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我们不否认甲骨文形体的图画意味较为浓厚,但是从这些形体与其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看

3、,从这些形体在构造新字时所起的作用看,它们已经变成了一种“记号”。甲骨文已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符号系统,去图画已久远,需要具有特殊训练的专家才能加以辨识分析,而绝非是什么人都一看便“视而可识”的。我们说汉字来源于图画,是就文字的整体来说的,绝非是说汉字只有一个来源。比较文字学的成果表明,所有独立起源的文字的来源也都不是纯一的。古文字的基本形体绝大部分来源于图画,但也有一些形体来源于汉字产生前的记号。一些人总想在这些形体中猜测出其最早的“所像”,推测与形体所记录的词之间的“联系”,这都是徒劳无益的。另外古文字中还有许多抽象的符号,都不能确指所像为何物。这些形体并不像“形”,而是像“事”,完全没有必要

4、枉费心机去寻觅其最早的形体之“源”。文字的产生是与文明相伴随的。为了延长文明的历史,常常有一些人将文字的产生上溯得很早。近些年出现一些论证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划记号”是“原始文字”的文章。如果把这些刻划记号当作广义上的“文字”,说它们具有表达某种“意念”的作用,其实也未尝不可。但许多文章的结论显然不只是这样,而是进一步把它当成严格意义的文字,并以此为依据,将汉字产生的历史上推了几千年。这些文章无例外地把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各种几何线条状的刻划与早期汉字等同起来,试图将其与甲骨文进行比附,并对一些形体进行考释,这是非常荒谬的。把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划记号当成“文字”的人,就是犯了以图画意味的浓厚

5、与否来判断一个形体是否是文字的错误。(摘编自刘钊古文字构形学)材料二:有人认为,表音文字是对语言的记录,而表意文字则是对事物的直接摹写,是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的。这是一种对表意文字的误解。表意文字的形是直接从物象上获取的,但必须与语言结合有了音和义才是文字。中国素有“书画同源”之说,这个说法的内涵是:文字起源之一是图画,书法的艺术性,与图画的艺术性,在构图与取象上,有共同之处。但这绝不是说,图画与文字是同样的事物。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文字是与语言结合的。一个仅仅有意义而没有语音、不以语词为基础的形象不是文字。且看下面一些表义符号:上面的符号分别表示步行、人行道、左转弯车道、禁止超车、禁止行人通行、

6、前方施工、禁止吸烟、注意路滑。这些符号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它们的意义具有规定性,也是约定俗成的,可以从图形中理解和记忆。这些特征都很像表意文字,但没有人会认为它们是文字。人们之所以不认为上面这组符号是文字,是因为它们没有固定的读音,不属于统一的语言单位,也不能再组合为句子。这就说明,不是能表意的符号都是文字。从个体看,文字记录语言是它的本质属性;从整体看,文字是语言的再编码,是第二性的符号系统。有人说,在远古的时候,不是也有一些岩画和刻符并没有与语言的单位结合吗?是的,在文字正式起源前,确实有这样一些视觉符号存在,例如:图2的符号为西安半坡遗址刻符。这些刻符的时间距汉字起源的时间比较接近,但它们

7、的形体与已经证实为汉字的符号没有形体上的关联,当然也就不会与语言关联,我们称之为“前文字现象”。文字的起源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前文字现象”可以算在文字起源阶段之中,而严谨的文字学家认为,只有证明了一批符号已经具有了音和义,并用来组成言语,才能确立为文字起源的下限。我们不可以因为前文字现象的存在而否定“文字记录语言”“汉字对汉语来说是第二性的符号”这一科学的论断。(摘编自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独立起源的文字,最初都源于图画,却不等同于图画,并且这些文字的来源也不是唯一的。B.大部分汉字的基本形体都源于图画,但这些图画变成记录语言的文

8、字形体后,就变成了表达概念的符号。C.文字的起源过程漫长,并非能表意的符号都是文字,它们只有具有了音、义,并用来组成言语才能称为文字。D.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密切,文字的本质属性是记录语言,文字是语言的再编码,是第二性的符号系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文字的基本形体绝大部分来源是图画,也有部分形体来源是汉字产生前的记号,还有许多古文字来源于抽象的符号。B.一些人把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几何线条状的刻划等同于早期汉字,当成严格意义的文字,目的是延长中华文明的历史。C.中国有“书画同源”之说,书法与图画的艺术性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但书法与图画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与语言结合。D.西

9、安半坡遗址刻符虽然已经具有了音和义,但并没有与语言的单位结合,所以不能看成文字,只能看作是“前文字现象”。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认识汉字的中国人,如果没有学过“六书”或古文字,就连甲骨文中最简单的(牛)、(羊)、(上)、(下)都不认识。B.有人曾在一个大学的本科班级中做过一次实验,让学生在一些最简单的甲骨文字下面写上现代汉字,结果辨识率极低。C.新石器时代陶器上,有些用简练的几何图形画成的动物形象或图案,是某种祭祀仪式的具有宗教意味的“标识”或是代表部族的“图腾”。D.如果人们不知道英语字母“A”最早是“牛头”的象形字,就不会把“A”与“牛头”联系到

10、一起;一旦人们知道了,就会认为字母“A”很像“牛头”。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片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陶符”A.从形体上看,这些“陶符”虽有浓厚的图画意味,但不能表明是文字。B.这些陶器上“陶符”的考古发现,可以将汉字产生的历史上推几千年。C.这些“陶符”如果没有证明是来记录语言的,不能断言它们是“文字”。D.把这些“陶符”当作广义的“文字”,可以称之为“前文字现象”。5两则材料都论述汉字的构形学,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二者在内容上的异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罗罗锅冯骥才罗罗锅家住城东,在南斜街摆摊,世代做鞋修鞋补鞋,靸鞋尤其做得好,远近有点

11、名气。虽说靸鞋大路货,但他用青色小标布做面,鞋帮结实,白色千层布纳底,浸过桐油再纳,不怕水,还有软硬劲儿,走起路来跟脚。鞋脸上有两条羊皮梁,既防碰撞,又精神好看。不管嘛样的脚肥脚、瘦脚、鸡爪、鸭掌、猪蹄子,往鞋里头一蹬,那舒服劲儿就别提了。罗罗锅的爷爷把这门手艺传给他爹,他爹把手艺原原本本传给他。手艺是手艺人的命根子。罗家几代人都是独生子,一路单传下来。人单传,手艺也单传。罗罗锅天生罗锅,从背影看不见脑袋,站在那儿像个立着的羹匙。可是这身子却正好干鞋匠。他姓罗,人罗锅,人就给他一个好玩的号,叫罗罗锅。罗罗锅人性好,小孩叫他罗罗锅,他就一笑。不认为人是骂他。从嘉庆年间,罗家的鞋摊就摆南斜街慈航院

12、的墙根下,直到现今的光绪,还摆在那儿。一个小架子上,摆着大中小号三种鞋,摆的都是单只,你试好这只,他再拿出那只给你试。南斜街上人杂,怕叫人拿去。他腰上系一条褐色的围裙,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卖鞋也修鞋。南斜街东西几个大庙,香客往来;北边隔一条街就是白河,河边全是装船卸货的船,脚夫成群。他不愁人来修鞋买鞋。可是,他从这些穷人手里能赚到多少钱?穷人一个铜子还要掰成两半花呢。可是富贵的人谁会来买他的鞋?一天,他想起祖辈曾经有一种靸鞋,专做给富人穿。样子超艳,用料讲究,做工奇绝,是他罗家的独门技艺。这鞋叫作鹰嘴鞋。不过他打小也没见过。据说他爷爷把这鞋的做法传给了他爹。为嘛从来也没见他爹做过这鹰嘴靸鞋就不知

13、道了。只记得他爹说过一句“有钱的人不好伺候”,而且他爹也没把这鞋的做法传给他。现在他爹他娘全不在了,谁还知道鹰嘴鞋是嘛模样?罗罗锅总琢磨这事。一天忽想起他娘留下一个装破烂杂物的小箱子,一直扔在柴房里,扒出来一看,居然有个小包袱,解开再瞧,竟然就是他要找的东西,是不是祖先显灵了?这东西扔了许多年了,怎么没叫老鼠啃了。里边花花绿绿,不仅有各种鞋样子、绣花粉稿、布缎小料、锥子顶针、针头线脑,居然还有一双完完整整让他喊绝的鹰嘴鞋!细品这双鞋的用料、配色、做工、针法,叫他傻了眼。罗罗锅想,人愈将就穷就愈穷,为嘛不试一把拼一把?于是他把自己关在家七七四十九天,几成几败,用尽了心血心思心力,还有一辈子做鞋的

14、功力,终于把先人的鹰嘴靸鞋一点点复活了。尤其鞋子前边那个挡土又盖脚面的“鹰嘴”,叫他翻过来倒过去做了十八遍,才做出神气来。他这才明白,先人的本事不在样子上,都在神气上。等到他把这双鹰嘴靸鞋往南斜街上一摆,惊住了东来西往的人。有人出高价要买,出的价钱高出市面上一双好鞋的三四倍。但罗罗锅不卖。他没卖过鹰嘴鞋,不知道该嘛价;再有就是他舍不得卖,害怕卖了,手里这东西就没了。这样一连三天,每天早早晚晚鞋摊前都聚着一些人,很快就有从城里闻名而来的了。到了第五天,忽有一行人从天后宫那边过来。旗罗伞盖,衙役兵弁,前呼后拥,中间一顶八抬绿呢大轿,不知是谁,一准是个大官。待这行人马走过眼前时,忽然停住,轿帘一掀,

15、走下一个人。瘦高的个子,气质不凡,带着一股威风与霸气,竟然朝自己走来。他觉得好像过来一只老虎。他想跑,但两条腿打哆嗦,迈不开步了。这人已走到面前,对他说:“我远远就瞧你这双鞋做得不凡,拿过来叫我试试。”罗罗锅赶忙取了鹰嘴靸鞋往这大官脚前一摆。马上三个差役上来,两个左右搀着大官,一个半跪下身给大官脱鞋、穿鞋,一边还说:“请中堂大人站稳。”罗罗锅听了差点吓晕,竟然是李中堂!只见李中堂把脚往鞋里一伸,跟着情不自禁地说:“真舒服,踩进云彩里边了。”罗锅一直吓得脑袋扎在怀里,不敢抬头不敢看,只听李中堂的声音:“这鞋好像就是为我做的。”说完,中堂大人穿着他的鞋转身就走。等到开道锣“哐哐”再响起来,抬头看,中堂大人的人马轿子早往西走了,一直拐出街去,罗罗锅还傻站着。在街对面开古董店的吴掌柜过来,笑嘻嘻对他说:“中堂大人喜欢你的鞋,这回该你发了!”罗罗锅说:“发嘛,鞋穿走了,也没给钱。”吴掌柜笑道:“中堂大人穿鞋,嘛时候花过钱?可你这鞋叫中堂大人穿上了,还不发?”罗罗锅说:“怎么发?”吴掌柜说:“你在天津这么多年还不明白这道理。不论嘛东西,没名分,不值钱;沾上名分,就有钱赚了。我若是不说我腰上这玉件是老佛爷当年丢在避暑山庄的,谁买?不就是块破石头吗?现在你的鞋要卖高价,不是你做的好,是中堂大人穿在脚上了。”罗罗锅将信将疑,回去赶出来几双,拿出来一摆,当天抢光!这几双鞋卖的钱,顶他一年摆摊赚的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