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430173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河北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河北省“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发布日期:12-02-02 11:11:00 点击次数:99 前 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是河北省加快工业发展、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制定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对于鼓励和指导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实施“工业

2、提升计划”,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河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规划,结合我省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一)基本情况“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技术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新技术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制造能力日益提高,新产品层出不

3、穷,质量档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1、新技术开发取得显著成效。期间累计开发新技术1.5万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0项,申请专利近4.8万件。开发完成了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及设备、高速列车关键技术与装备、丁苯酞原料及软胶囊、高效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照明高效白光LED关键技术等成果,涌现出天威特高压变压器、唐车动车组、石药丁苯酞、晶龙太阳能电池、同辉LED等一批优秀新产品。2、企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共有国家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达到22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达到18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41家。全省19.4%的

4、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科技机构,成为全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力军。3、产学研联合不断向纵深层次发展。产学研合作快速发展,多家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涌现出晶龙集团等产学研合作的典范企业;推动成立抗生素、维生素、半导体照明、兽药、饲料等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4、工业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十一五”以来,我省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截至“十一五”末,我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4件,中国名牌产品49项,省名牌产品814项。5、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

5、新一代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力度,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已达25万人,其中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近10万人,占企业从业人员的13.4%。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二)存在问题1、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创新机构不完善,创新基础条件薄弱;企业整合信息资源、科技资源的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渠道不畅,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公共平台建设不健全,设施落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中介服务机构发育不成熟,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服务对接。2、资金投入少。“十一五”期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尽管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0年,全国工业企业技术研

6、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重平均水平为1.62%,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重为0.55%,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3、产业结构层次低。2010年,我省钢铁、建材、石化等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仅为9.8%,远低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4、工业产品质量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企业质量责任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质量信誉不高,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标准结构不合理,部分技术标准水平低、贯彻实施不力;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基础能力建设投入不足,质量公共服务与管理能力薄弱。5、技术创新人才不足。目前我省技术人才结构中,高层次人才、创新

7、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偏少;对科技人才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对薄弱,使得企业人才流失较多,优秀人才较难引进,企业普遍存在创新人才不足的状况;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本环境和条件难以改善,使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型领军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三)面临形势当前,科学技术正在孕育一系列重大突破。世界各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展开了新一轮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新一代工业产品呈现集成化、智能化、复杂化特征,研发生产日趋全球化与网络化的趋势,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正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

8、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和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工业产品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省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基础相对薄弱、高附加值工业产品较少,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未来五年,我省工业经济发展要坚持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调结构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工业提升计划,推动工业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核心

9、竞争力,使经济发展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之路,构建创新型河北。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重点,遵循“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创新形象,支撑发展”的方针,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加强集成创新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努力把我省工业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全省工业经济向注重效益、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二)基本原则坚持企业主体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

10、挥企业的积极性。坚持自主创新原则。注重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坚持突出重点原则。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质量提升原则。加强行业准入、标准贯彻、品牌培育,推动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坚持人才引领原则。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优化人才结构,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建立较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河北省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具有前瞻性的共性、关键性技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

11、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造就一支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促进工业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推动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加速工业转型升级。具体发展目标如下:1、重点提升“十一五”期间培育发展的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技术水平,使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物医药、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在全省工业领域中,突破100项有前瞻性的关键技术,重点推广200项量大面广的共性技术。3、每年开发1000项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其中30%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2015年专利申请达到9万件,全省重点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以上

1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4、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00家以上,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0家以上,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达到300家以上,7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5、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0.55%提高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6、培育壮大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150家,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促进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以上。7、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

13、牌。到“十二五”末,在全省培育100家名优品牌企业和国内质量领先企业,促进全省产业向集约型和质量效益型转变。8、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产品产值比重达到9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质量全面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三、发展重点(一)原材料工业1、钢铁工业开发高速铁路弹簧钢、高强度造船板、高层建筑结构钢板、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高强度汽车用钢、压力容器板、纯净钢及超纯净钢、深冲及超深冲冷轧薄板、硫系易切削钢、新一代特殊用途普碳钢、低碳低硅拉丝用线材等精品线棒材,耐候板、桥梁板、涂镀层钢板、电工钢、工模具钢、高强度机械用钢;油气专用管深加工,机械加工用管,特大口径高压锅炉管

14、等重大工程与重大装备用关键钢铁材料。开发推广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废弃物再资源化、再能源化及物质循环关键技术。推广真空精炼、少渣冶炼等生产技术和关键工序检测与控制技术。2、建材工业重点推广水泥行业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低碳化生产技术,开发4000t/d规模的大型水泥生产线。开发节能低碳、绿色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大力发展利用非金属矿、尾矿等资源综合开发及高效深加工技术,以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脱硫石膏、冶金和化工废渣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玻璃深加工技术,推广玻璃熔窑全氧及富氧燃烧、低温余热发电等节能降耗技术。重点发展节能、节水、环保、多功能卫生陶瓷。3、石化和化工工业石化重

15、点开发推广DCC化工型催化新工艺加工原料油技术,加氢精制处理油品技术,环己烯法生产环己酮技术,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和集成技术,甲醛尾气与合成氨联产技术,环己酮仿生催化氧化新技术,SBS阴离子快速聚合技术,利用甘油生产环氧氯丙烷新技术等。化工重点开发推广水基化复配制剂等农药新制剂生产技术,多品种的微量元素肥料、复合菌肥、水溶性叶面肥、新型控释肥料、超高浓度复合肥和生物活性有机肥等肥料精细化技术;信息用化学品、电子用化学品和生物化工产品等精细化工产品和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用于提高轮胎使用寿命和安全等级的高耐磨优质炭黑产品生产技术;改变传统喷涂工艺的萤光级水基甲基纤维素产品生产技术;水型、环保型、耐候性涂

16、料生产技术;中低阶煤分级转化技术,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技术,煤液化技术,煤气化甲烷化关键技术,煤制烯烃、煤制甲烷和煤制乙二醇技术等。4、钒钛产品及新材料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特种陶瓷材料、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和高品质特殊钢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开发推广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新技术、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剥岩等含铁原料选别利用技术、尾矿细磨选别综合再利用技术,在钒钛磁铁矿利用的基础上实现钒资源的回收利用,资源中伴生的铬、钴、镍等稀有金属实现规模化回收利用。(二)装备制造业1、机械工业开发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及核电站专用阀门、核电管道管件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开发2MW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