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413629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一、“三违”的含义“三违”是指矿山企业职工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或行为。“三违”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发生事 故的主要因素之一。1. 违章指挥违章指挥是指煤矿领导对矿工下达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 操作规程的指令,并强迫矿工执行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违章指挥是领导的特定行为。煤矿企业班组长以上的各级领导都有可能发生违 章指挥行为,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指挥、发号施令的权力。违章指挥很可能给煤矿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违章 指挥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凭老经验办事,认为过去这样做行之有效, 忽视了指

2、挥的科学性原则;二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把安全置于脑后。领导拥有一定的权力,虽然煤矿规定矿工对于违章指挥可以拒绝执行,但 是领导权力给矿工的心理影响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此违章指挥行为往往会 带动、促进矿工的违章作业行为,使之具有连锁性,即领导的违章指挥和矿工 违章作业、违反劳动 纪律行为会同时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者的违章指 挥行为的危害性往往要大于矿工的违章作业行为。思考:为避免违章指挥情况的发生,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有怎样的要求?2. 违章作业违章作业,就是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不懂 安全常识及技术或不听从有关人员的劝告及阻止,冒险蛮干进行操作及作业的 行为。这是人为制造

3、事故的行为,是造成矿井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带电检 修电气设备、井下爆破时不检查瓦斯等。违章作业主要发生在矿工和直接操作 的班组长身上,尤其班组长是矿工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其行动会对矿工的行为 造成很大影响。个别班组长违章作业,会影响部分矿工效仿班组长的违章作业 行为。因此,在制止违章作业方面班组长起着重大的作用,为了杜绝违章作业, 应对班组长提出严格要求,使他们成为维护安全的模范。启示:基层管理人员要树立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榜样!3. 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劳动纪律,即违反企业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的现象和行为。违反劳动 纪律的现象在任何单位都经常发生,煤矿虽然制定了严格的劳动纪律,并有严 格的惩罚制度,但

4、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还是时常发生,如井下吸烟、睡觉、晚 下井、早上井、脱岗等。劳动纪律是煤矿企业对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不规范行为的约束,它对煤矿 安全生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煤矿职工成千上万,分工细密,如果缺乏铁的劳 动纪律,成千上万的职工将会成为一盘散沙,各工序将会混乱不堪,无法进行 正常生产。纪律是生产的保证,劳动纪律可以保障矿工的安全。反思:企业中实施惩罚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二、“三违”的危害 煤矿由于“三违”而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全国每年有上千起,伤亡数千 人。安全事故与“三违”有着直接联系。据调查 90%以上的煤矿事故均是由“三 违”造成的。我们职工队工中的有些人,由于综合素质较差、安全意识

5、不强、 法制观念淡薄,“三违”现象时有出现,屡禁不绝,严重地威胁了矿井的正常 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了矿井的惨重灾难,其影响极坏、危害极大。 因此,对“三违”的现象和行为,绝不能宽宽恕、忽视。我们只有坚决与“三 违”作斗争,才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三、“三违”产生的原因 导致“三违”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心理及生产 环境、管理等因素都会对“三违”行为的产生有所影响。1. 从业人员的素质煤矿的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员工往往文化素质较低,这就直接导致其 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萄位,对安全生产作业技能掌握不 够,对违章作业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2) 煤矿生产

6、的复杂性、艰苦性等特点致使技术工人严重缺乏。职工学技术 的积极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志愿到煤矿一线工 作的人数逐年减少。目前,煤炭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出现“青黄不接”现象。(3) 受利益驱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争 时间抢速度,不严格按工艺流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操作,在安全与生产发 生冲突时,仍以生产为主。2. “三违”心理的表现 职工的文化素养、工作阅历、家庭情况以及性格因素都会对其心理造成影 响。“三违”行为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麻痹大意心理。麻痹就是失去警惕或疏忽大意,麻痹心理的形成往往与 经验有直接关系。有的人由于从事某项工

7、作时间较长,认为情况熟、作业环境 熟,导致思想麻痹,对作业中出现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或者虽然引起注意,但行动上没重视,仍以习惯的经 验方式作业。也有的因为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 一些职工就不自觉地松懈下来,把规程措施抛至脑后。习惯心理。这种心理是长期逐渐养成的,并且一时不容易改变。有些工 人不顾井下多变的场所和条件,沿袭原有习惯活动方式,把领导的教育提醒当 作耳旁风,表面上答应,领导不在场时为省事而“习惯成自然”地违章作业。 也有的由于工作内容和操作方式单一重复,有的职工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 思想上不以为然。警示:井下不是耍小聪明的地方!蛮干心理。啥都不在乎、啥都没

8、有关系的一种逞能行为,不管违章不违 章,磕磕碰碰不在乎,认为按规程束手束脚,活儿就没法干了;你说你的,我 做我的。也有些职工,只顾埋头干活,无视事前事中作业场所有否安全隐患, 是否会造成事故,有的甚至发现隐患也不及时处理。侥幸心理。有些职工几次违章均没出事,就盲目自信,以为自控能力强, 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把握,就摒弃自认;为与生产无关的安全规定,经 常抱着投机取巧、侥幸过关的态度。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一是在井下干的时 间长了,熟悉情况,认为抽烟、不抠柱窝等小违章不会出事;二是部分安监人 员对“三违”查处不力;三是利用不正之风作掩护,违章了能有人说情庇护, 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警示:井下

9、无小事!人情埋藏了安全隐情!厌倦心理。有的职工因长年累月在井下作业,井下艰苦危险的工作环境, 时有发生的工伤事故,思念亲人的情绪等,都可能使其产生厌烦情绪,有这种 消极情绪的人,反应迟钝,工作起来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责任能力下降 对遵守作业规程,处理不安全因素持消极态度。唯心心理。个别职工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 不过”的错误想法,唯心地对待安全操作规程的实施。警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急躁情绪。完不成任务、遇到恶劣的生产条件时,都容易产生急躁情绪。 还有的年轻人班后要去跳舞或看电影,都可能在工作中表现出急躁情绪。这种 情绪,往往使人理智受到限制,意识范围狭窄,不能正确

10、评价行为的后果,表 现为感情冲动、行为鲁莽、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在这种情绪支配下,最容易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懒惰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认为按程序作业麻烦,为了省事而减少工序, 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即使发现隐患也熟视无睹,听之任之。无知心理。对本岗位的设备、技术、规程等知识不了解,或一知半解, 对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模糊不清,看到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也学着干, 盲目从众,认为照别人的办法做不会错。马虎心理。有的职工在工作中一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当他遇到连续 或特殊作业时注意力不会高度集中,依然我行我素,应付了事,易引发“三违” 行为。(11)逆反心理。表现为对某些人或某个领导的言行不

11、满。产生抵触情绪。要 求遵章守纪,我就偏不听、顶着干。提示:管理人员要学会沟通!随时掌握员工工作状态。(慌张心理。探亲及休假前后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探亲前或休假前矿工 归心似箭,表现为思想慌、干活慌、快干活、快升井、快回家、不沉着,急切 忙乱,慌乱易出错 。(13)恐惧心理,也是一种恐惧情绪。初次接触陌生事物,过度紧张会带来一 系列的行为紊乱。(随意心理。表现为凭兴趣决定活动内容和行为方式,一切凭兴趣情绪来, 自己想怎样干就怎样干。(15)悲观情绪。悲观情绪的产生常常是由于受到事故的影响,或在完成任务 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而失去信心。悲观情绪使人信心不足,忧郁惆怅,抑制人 的积极性,使队伍丧失战

12、斗力。(16)盲目乐观情绪。当安全生产取得一些成绩,受到上级表扬时,就骄傲自 满、盲目乐观、放松警戒,往往接着就出事故。盲目乐观情绪易于导致麻痹、 松懈、疏漏,只看到成绩,看不到潜伏着的危险,工作粗心大意,使安全生产 在一定的周期内恶性循环。3. 环境因素作业条件恶劣。由于受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工作环境恶劣艰苦,生产条件复杂多变,特别是不可预知的环境突变因素仍随 着采矿业长期存在,职工在生理和心理上很容易产生疲倦,而引发各种不利安 全的因素。社会环境影响。随着改革开放,职工接触社会生活面不断扩大。一方面, 各种信息大量涌入,造成职工思想活跃,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或操作行

13、为走样 另一方面,职工对收入期望值提高,与有的行业相比有差距,造成心理失落, 引发思想不稳定;此外,职工家庭或亲属发生矛盾或遭遇生老病死等重大事件 也会造成职工思想情绪波动,导致安全行为上的失调。装备设施方面。我国大部分煤矿的生产工艺和装备设施与世界上其他主 要产煤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装备水平上不去,有的长期带病运转或存 在不健全不完善,这一现象在国有重点煤矿存在较少,突出集中在地方或民营 煤矿。4. 管理因素:(1)管理不科学。主要体现在有的经济实体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干部 不讲究方式方法,缺乏民主公正,动辄罚款、训斥、高压强管;一些干部不能 以身作则,违章指挥,强行要求;职工违章

14、作业,造成职工安全观念错乱;有 的单位不从作业现场;的实际考虑,工作任务安排布置忽视安全,违章蛮干, 这些都严;重挫伤了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规程、规章制度“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目前各单位安全管理的各 项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作业规程、施工措施、操作规程等 应该说是比较齐全完善的,但贯彻落实不到位;落实规程、规章制度“重形式,走过场”。各种技术规程、规章制度的 贯彻落实严肃性、实效性不足,缺乏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 在查处“三违”方面,对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执行 较严,而对于违章指挥的责任追究,特别是没造成重大事故或伤亡事故的违章 指挥

15、的责任追究则失之于宽,这是在安全管理上的偏差,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从深处分析,违章指挥要比后两者严重得多,因为有违章指挥资格的都是管 理人员,都有一定的公共权力。对于违章指挥,明目张胆的管理人员可以说是没有,但“隐性”违章指挥 的居多。隐性违章指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职工违章作业持默许和回 避态度;二是没有给单位职工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工作行业环境;三是关注 结果,不注重过程,只对工作的最后结果关心,而对完成工作的措施、流程漠 然置之。隐性违章指挥的危害性在于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全在于具体工作人员 管理人员只负相应管理责任,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无其直接或硬性违章指挥的 有力证明,这是管理人

16、员的素质问题。“四个关系”处理不好。在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 定、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上,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 全,造成抓生产增效益,忽视安全抓产量,给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心理 学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在当时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们心理活动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感知觉器官,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觉 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思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形成思想,指挥 行动,产生行为。所以,只要有不安全思想,就必然会造成不安全的行为和事 故隐患,也就存在着演变成事故的可能性。四、煤矿“三违”防范对策1.运用安全心理学控制人的违章行为1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要激发和鼓励职工的上进心。正确运用 激励机制,才能让职工全身心地做好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